安史之亂是怎樣平定的(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是怎樣被平定的)
2023-08-22 11:39:10 1
上元三年二月,安史之亂已經到了最後的決戰關頭,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淮西節度使王仲升在與史朝義部將謝欽讓的激戰中被敵人生擒,申州(今河南信陽市)城陷,淮西震駭,叛軍通往江南的門戶再次洞開。好在李光弼反應迅速,得到消息立即來了一招聲東擊西,調派侯希逸、田神功和能元皓前去圍攻汴州(今河南開封市),迫使史朝義急令謝欽讓回軍救援,這才使得淮西的局勢轉危為安,有驚無險。
而經此一役,朝廷意識到想要在東南有效地阻擋住叛軍南下的鐵騎,穩固朝廷的財賦命脈,非李光弼坐鎮不可,於是李光弼的名字便消失在了平叛主帥的候選名單上。李光弼走不開,郭子儀不招太監(魚朝恩、程元振)待見,統統與平叛主帥的資格無緣,在這種情況下主帥的位子只有一個人做得了,那個人就是僕固懷恩。
十月,唐朝方面終於一切準備就緒。此次出徵,唐軍的中軍由皇帝的長子、天下兵馬元帥、雍王李适坐鎮,由於這年雍王殿下只有二十歲,因此事實上的軍事主官是他的副手,剛剛榮升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僕固懷恩。事實上,皇帝陛下還曾想起用郭子儀,讓他以副元帥的職務加入團隊,誰知程元振、魚朝恩雙雙出面強烈反對,唐代宗不得不放棄想法。
十月二十三日,各路唐軍幾乎在同一時間正式出徵,分別直奔他們的對手,完成他們的任務。
陳鄭節度使李抱玉率軍從河陽南下,直插中原,他的作戰目的是分散叛軍注意力,混淆視線;河南等道副元帥李光弼揮軍從陳留進入敵佔區,其戰略意圖是阻敵增援,同時牽制叛軍兵力;至於與叛軍進行最後決戰的重任則落到了從陝州出發的這一支唐軍的身上。
這支唐軍以僕固懷恩及回紇大將左殺為先鋒,觀軍容使魚朝恩、陝州節度郭英乂為後殿,自澠池進兵。由於出兵前將雍王李适留在了陝州後方,所以僕固懷恩再無顧忌,再加上他又是唐軍的實際統帥兼回紇可汗的老丈人,說一不二,因此在他的統領下,大軍很快便進駐同軌。
同軌這個地方就在今天河南省洛寧縣的東面,距洛陽市區也就八十多公裡的路,唐朝的時候如果馬不限速,最多也就半天的時間。
所以當唐軍大舉進攻,先鋒部隊已進駐同軌的消息傳來時,史朝義當即大吃驚,即刻下令召集眾將商議對策。此時此刻,在史朝義身邊眾將中最有發言權的是阿史那承慶。作為叛軍一直以來的謀略擔當,他向史朝義獻計看人下菜,具體說來就是唐朝如果只派唐軍前來,那就傾巢出動,與之決一死戰,但如果唐軍是在回紇人的陪同下一道殺過來的,那就要避其鋒芒,主動退守河陽。
史朝義考慮了一下,就果斷地拒絕了阿史那承慶的建議,因為在他看來,暫避風頭什麼的實在是太慫了。如果一聽說回紇騎兵到來就主動撤退,那以後憑什麼奪取天下,而奇取天下後又怎麼面對回紇!所以史朝義下定了決心,無論唐軍是獨自前來還是與回紇人結伴而來,他都要與對方對面決戰,並親自擊破對方。事後的發展證明,正是這個念頭導致了史朝義的敗亡。
史朝義下定了決心,僕固懷恩則在全力行動。
十月二十七日,唐軍和回紇騎兵進抵洛陽北郊。僕固懷恩下令分出一部分兵力攻取懷州(今河南沁陽市)。
二十八日,唐軍攻克懷州,完成了對叛軍北歸道路的封鎖。
二十九日,唐軍各部就地休整。
三十日,戰鬥正式打響。
這一天一早僕固懷恩便率領唐與回紇的聯軍出現在黃水(《資治通鑑》作橫水),這裡是數萬叛軍的營壘所在地。僕固懷恩似乎並沒有一上來就強攻敵營的打算,他率軍在西原列陣,與叛軍正面相向,然後派人前去挑戰。
但是叛軍似乎並沒有出戰的意願,任憑僕固懷恩怎麼派兵呼喝叫罵,營寨裡的叛軍士兵就是堅守不出。決戰無門這就很尷尬了,不過在僕固懷恩的臉上卻沒有流露出任何表情,有的只是淡淡的微笑。因為他原本就沒想著與叛軍正面對決,挑戰什麼的只不過是轉移注意力的煙幕彈,此時此刻,由唐軍精銳騎兵和回紇軍組成的真正的進攻部隊已經繞道南山,出現在了敵人營壘的東北面。
當看到敵營東北角招展的紅旗,僕固懷恩知道了部隊已經抵達進攻位置,於是他搖動了帥旗。此時,隱藏在敵營後身的唐軍精兵及回紇騎兵突然以雷霆萬鈞之勢突入叛軍營寨、對叛軍展開了輪番衝擊,聯軍騎兵在營房之中來往縱橫、刀砍箭射,所向披靡!大部分叛軍士兵還沒有搞清楚發生了什麼就被疾馳來的騎兵砍倒。
背後遭此痛擊,又被僕固懷恩率軍正面突破,叛軍很快撐不住,全線崩潰,數萬人被唐軍當場斬殺(一鼓而拔,賊死者數萬)。可是,僕固懷恩沒有說話,因為多年的作戰直覺告訴他,戰事還沒有結束。很快,他的預測得到了驗證。史朝義親自統領叛軍的真正主力趕到了現場,其兵力總計十萬人,還是清一色的騎兵。
得到史朝義兵臨昭覺寺的消息後,僕固懷恩意識到決一生死的關鍵時刻終於來臨了。於是他下達了命令:全軍奔襲昭覺寺,與敵最後一戰!
這最後一戰果然打得很辛苦,列陣於昭覺寺的史朝義軍在唐軍和回紇兵的聯手猛攻下展現了他們令人生畏的戰鬥力。雙方先是騎兵對衝,然後變成了短兵相接最後居然發展到了部分人直接肉搏。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一批又一批的士兵倒在了血泊中,但戰鬥仍然呈現出一片膠著的態勢。雙方打了半天,一點進展都沒有,即便是僕固懷恩這樣的猛人親自帶了騎兵上陣衝鋒,也沒能打開突破口,叛軍大陣依舊巋然不動。
叛軍的抗擊打能力真的超出了僕固懷恩等人的預期,但事已至此,別無他法,只有作戰到底,繼續玩命,就在這個時候猛人馬璘登場了。
馬璘,字仁傑,岐州扶風(今屬陝西)人,將門出身,開元末仗劍投效安西軍,因作戰勇猛,屢建奇功,深得李亨、李光弼賞識。此時此刻他也身處戰場,不過由於這個時候他已官拜鎮西節度使,早不再是帶頭衝鋒陷陣的尖兵,但眼見仗打到這種程度,部隊依舊沒能取勝,這位馬璘兄也按捺不住了。
事情危急了!這是馬璘的心聲,也是他衝殺進敵陣前,士兵們聽到的最後一句話。當眾人反應過來時,馬璘的人已經單槍匹馬,執旗衝進了對方大陣。
在縱馬砍倒擋在自己馬前的兩名敵方盾牌兵,並奪過他們的盾牌後,馬璘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在敵陣中左衝右突,砍殺了無數叛軍士兵、雖只ー人一馬,但在萬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
其實經過長時間的激戰,叛軍士兵們的體力也損耗嚴重,只是靠戰鬥意志在死,突然殺過來這麼個猛人,意志力就不管用了。叛軍士兵開始潰逃,陣腳隨之大亂,ト固懷恩看到了敵陣的破綻、隨即重新組織了大群士兵、並將他們重新整隊編排,發動了最後的攻勢。
無數唐軍沿著馬璘殺出的血路一擁而上殺入了叛軍大陣,叛軍陣型就此被完全衝垮,走向崩潰。
大勢已去,真的是大勢已去。史朝義目睹了十萬大軍在一瞬間被消滅殆盡,驚慌失措之下,他統領衛隊先行逃出了戰場。
但史朝義到底是史朝義,他是不會輕易接受失敗的。很快他便整頓好殘部在石同再戰,被擊敗,緊接著,他又帶著殘部的殘部在老君廟又與僕固懷恩交手,又被擊敗。
老君廟戰敗後,史朝義決定不打了。因為他剩下的能打的兵已經全部躺在了尚書谷,所以他只得帶著身邊殘存的幾百名輕騎兵向東逃。至此,唐軍終於獲得了黃水決戰的最終勝利。
經過這次艱苦卓絕的奮戰,唐軍斬首一萬六千級,生擒四千六百餘人,收降兩千人,可以說是憑藉此役徹底殲滅了史朝義的主力。
這一回有完全自主指揮權的僕固懷恩可不會再錯過追殲殘敵的機會了,他率軍乘勝追擊,相繼收復了洛陽、河陽,而在意識到史朝義的底牌真的打光了後,僕固懷恩便將回紇軍留在了河陽(因為回紇軍是按裡程和作戰次數收費的),僅派出自己的兒子僕固瑒協同北庭兵馬使高輔成統領一萬騎兵繼續追擊。
不出僕固懷恩所料,在唐軍面前,史朝義和他的殘餘部隊已然再無還手之力。僕固瑒率軍追到鄭州很輕鬆地便將叛軍接連擊敗,逼得史朝義不得不繼續一路向東狂奔。
從鄭州跑出來後,史朝義到的是汴州,可他的部將張獻誠卻不肯開門讓他進城,無計可施之下史朝義只好連夜渡過黃河,逃往幽州。
史朝義已經很慘了,但僕固瑒依舊窮追不捨,在接受了張獻誠的投降後,他立即馬不停蹄地北上,先收復了滑州,又在衛州追上了史朝義,痛擊一頓,再追,然後,他就看到了一片隊列整齊,嚴陣以待的叛軍。
說來史朝義的運氣還不算背到家,在衛州戰敗後不久他便與田承嗣、李進超、李達廬等叛軍將領先後會合,因此史朝義手中的兵力ー下子又增長到四萬人,足夠同僅帶了一萬人的僕固瑒一戰了。所謂手裡有兵,心裡不慌。有了四倍於唐軍的人馬,跑啥。所以他決定,不跑了,回頭,再戰僕固瑒。
事後的發展表明,這對叛軍而言絕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這一決定產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間接結果是促使杜甫先生即興創作了流傳千古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不過在當時,史朝義並不認為自己會輸。首先,他的兵力比唐軍多。其次,身邊的田承嗣也是個很有能力的人,是叛軍上下公認的智謀水平能躋身前十的智將。最後、,朝義還佔據了地利,他集中全部兵力在河邊列陣,準備跟僕固瑒玩次「擊其半渡」,等待唐軍前鋒上岸立足未穩,後軍還在河中跋渉之際,發動攻擊,將他們趕進河裡去
應當說,這樣看來還真不像會戰敗的,然而史朝義終究還是又敗了,因為他估了對手的實力,具體說來,是低估了僕固瑒的實力。
要知道,僕固瑒「鬥將」的名號可不是白來的,那是打起仗來真像風一樣,同時也像瘋了一樣、不但速度快,而且力度強。一般士兵根本打不住。史朝義不知道這一點,直到來到戰場上,他才確切地知道了。
在僕固瑒的帶頭衝鋒下,史朝義部署在河岸的軍隊完全抵敵不了,別說擊其半渡了,連還手之力都沒有,於是叛軍全體紛紛跑路,僕固瑒一直追到了昌樂(今南南樂縣)以東,直到叛軍來自魏州的兵馬到達,才告結束。
雖說源源不斷有部隊過來,但史朝義依舊打不過僕固瑒。
帶領驍勇的魏州兵,打了一場,戰敗,大將李達廬投降唐軍。會合了大將薛忠義的三萬生力軍後,在臨清再打一場,又敗,潰退。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率軍背水一戰,與唐軍大戰於下博縣,卻又遇到了回紇騎兵,復大敗。
看著這樣的成績單,史朝義簡直欲哭無淚,幾近絕望。就在這時,一直冷眼旁觀的田承嗣發話了:請陛下允許我指揮下場對戰,我自有妙法可破唐軍!
對田承嗣的話,史朝義已經無所謂信與不信了,既然你說你行,就且去試試。畢竟如今已是屢戰屢敗,難道還有比這更慘的狀況?
田承嗣領命之後,隨即開始了他的部署。他先命人找來了軍中的所有車輛,然後下令環車為營,將沿途擄掠來的女子放在車中,而後是輜重。緊接著他出兵列陣,擺出了迎戰的架勢,靜候僕固瑒來攻。
僕固瑒如願到來,像以往一樣揮軍進擊,叛軍也同之前一樣,在抵擋了一會兒後就抵敵不住,全線潰退。於是唐軍奮起直追,叛軍倉皇撤離,一切照舊,但很快情況開始出現了變化。
在追擊過程中,很多唐軍士兵發現了田承嗣事先留在戰場上的車輛,當有好奇的士兵走近發現裡面的財物和美女時,不由得慢下了腳步,然後越來越多的士兵慢下了腳步,開始不約而同地爭搶車中的財寶。
唐軍已經走入了圈套,同時走進了田承嗣設好的伏擊圈。於是隨著田承嗣一聲令下,早已埋伏在周圍的叛軍發起了突然襲擊,另一支叛軍部隊則以奇兵繞出猛攻僕固瑒的側翼,唐軍就此戰敗,被迫後撤數十裡。
田承嗣這一手說實在的,真的把僕固瑒給打蒙了。他做夢都沒有想到,一直被自己追著打的叛軍居然戰鬥力尚存,還如此善用詭計。這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是全車覆沒的節奏啊。
看來光憑手下的這點兵力,要想全殲史朝義,是很難做到的。因此經過此戰僕固瑒決意不再單打獨鬥,他也要搞團體合作,於是他向外派出了使者、去邀請幾個關係不錯,還能打的人來助陣。
經過不太漫長的等待,人終於到了,他們分別是都知兵馬使薛兼訓、兵馬使郝廷玉、汴宋節度使田神功以及一個關係並不怎麼好的人——兗鄆節度使辛雲京。
雖說不是完全如意,但是僕固瑒可以確定在這兒股力量的幫助下,他能夠初底戰勝史朝義和他的任何屬下,史朝義的死期已然不遠。
此時的史朝義已經退守莫州,正在為今後的出路做打算,但沒等史朝義想清楚,他便驚喜地發現自己無路可走了。因為僕固瑒、辛雲京等人的部隊已然將莫州城層層包同、現在想要走,早有些晚了。
不過這在史朝義看來並不算啥大事,反正手裡有兵,打出去就是了。於是在接下來的四十天裡,史朝義指揮部隊同參與圍城的唐軍交手八次,然後被打回來了八次,還折損了一個尚書。竟愣是沒能解圍,最後被迫在圍城之中度過了新年。
史朝義終於清醒地認識到,如果再不採取一些有效的行動、這個年恐怕將是自己這輩子過的最後一個新年了。幾經沉思後,史朝義終於做出了決定:檢閱精兵,然後出城決一死戰,誰怕誰啊!
別介啊!聽說史朝義有意帶兵出城死磕,田承嗣馬上跑來勸諫。他告訴史朝義如今事態的發展還沒有到要拼個魚死網破的最後關頭,大燕還有出路,陛下不要絕望。這一回史朝義是將信將疑了,他看向田承嗣,那意思是,計將安出?
田承嗣先生不慌不忙地說道:「陛下不如親率驍騎精銳返回幽州,找到李懷仙。然後帶上他手下的五萬大軍回師解圍,如此裡應外合,可保勝利。臣願堅守此城等待陛下來援,僕固瑒雖然厲害,但一時間也無法破城。史朝義認為田示嗣的話很有道理,因而當晚他就統領五千精銳騎兵突圍而出。
史朝義走後的那一天深夜,田承嗣召集眾將,宣布決定,投降,所有的人都贊成。於是次日黎明,田承嗣派人登城大喊,反覆重複著同一句話:史朝義昨夜出城逃跑了,你們為什麼還不派人去追?
誰信你啊!
懷疑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有唐軍士兵將這一重要情報報了上去,因為很多人都親眼看到了田承嗣率部出城投降。田承嗣不僅把莫州城雙手奉上,還親自押著史朝義的老婆孩子外加老母前往僕固瑒營中。
驗明了史朝義家人的身份無誤後,僕固瑒立即帶上高彥崇、侯希逸、薛兼訓等將,領兵三萬狂追史朝義。
經過而不舍的猛追,僕固瑒終於在歸義縣趕上了史朝義,打了一仗,完勝。但卻還是讓史朝義脫身逃走了。沒說的,喝完這口水咱繼續追就是了,反正料想他跑不了太遠。然而此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本來急匆匆地要把史朝義追到手的僕固瑒居然搖了搖手,沒有同意。
不同意出兵,是因為不需要出兵。僕固瑒剛剛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史朝義委任的範陽節度使李懷仙已向中使駱奉仙送表請降,皇帝陛下則已接受了他的申請。現在僕固瑒要看的就是李懷仙的實際行動了,如果他是真心投降,那麼他一定會抓到史朝義,再乖乖地送人過來。而如果他是假意,那也無所謂,屆時將兩個人一起消滅就行了。
此時的史朝義並不知道這一變故,他依舊在堅定不移地逃往範陽。在他看來只要抵達範陽、他便可以絕處逢生,東山再起。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史朝義走到了自己老巢的門戶範陽縣(今河北涿州市),卻進不了城。因為在此駐守的兵馬使李抱忠奉李懷仙之命,拒絕了史朝義的入城要求。
史朝義怒了,他派人向李抱忠發出了最強烈的譴責,斥責對方不顧君臣大義,但已於事無補。雖然如今道不同不相預謀,但李抱忠對於前任主公的態度還是值得表揚的,他沒有打算抓住史朝義去唐朝邀功(李抱忠手上有三千兵馬,此時史朝義身邊僅剩下千餘人)。
在低頭痛哭了一場後,史朝義向李抱忠提出了一個請求:給口飯吃吧!為了趕路,史朝義和他的衛隊從早晨到現在一口東西也沒吃,已經飢餓難忍而且按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趕,不吃些東西填飽肚子是不行的,因而史朝義硬著頭皮提出了這個請求。
說到底,史朝義並不是一個十惡不赦之人。他能寬厚待人,體恤士卒,在軍中的名聲一直以來都不錯,李抱忠對此也早有耳聞,所以他答應了史朝義的請求,命人在城東給史朝義一行安排了飯食。
餐畢,家在範陽的士兵紛紛辭別史朝義而去,轉眼間史朝義的身邊就剩下了幾百名胡人騎兵。
擦乾眼淚、史朝義再次上馬帶著衛隊前往廣陽,被拒;轉投契丹和奚,卻在路上被李懷仙的追兵趕上。雖然經過拼死廝殺,史朝義得以逃脫,但他已經意識到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終點,於是在一片黑暗中,孤獨的史朝義走向了那棵樹。
李懷仙的士兵們在那個叫作平州石城縣溫泉棚的地方搜索了很久,オ最終在林子裡找到了自縊身亡的史朝義。按照慣例、李懷仙的妻弟徐有濟斬下了史朝義的頭顱,傳首長安。
在史朝義自縊前後,他委任的恆州刺史張忠志、趙州刺史盧俶、定州刺史程元勝、徐州刺史劉如伶、相州節度使薛嵩以及李懷仙和田承嗣均以所轄州縣降唐,唐軍由此不戰而得河北全境。
唐朝的旗幟終於再次飄揚在了大唐的每一個角落,這場由安祿山、史思明主導的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終於完全結東了,這一次,是真的結束了。
廣德元年(763年)正月三十,僕固懷恩與諸將奉詔班師還朝。同一天,史朝義的首級被送入宮中。看到史朝義首級的那一刻,唐代宗李豫相信他親手終結了這個亂世,並確信自己將會重建一個太平強盛的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