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生日每年都不一樣怎麼算星座(生日是按陰曆還是陽曆)
2023-08-22 13:45:59 1
如果陰曆生日與公曆對不上,每年都不一樣,那如何確定星座?
十二星座是按陽曆(公曆)的出生日期,對應截圖的星座。
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金冇牛座(4月20日-5月20日)
雙子座(5月21日-6月21日)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獅子座(7月23日-8月22日)處冇女座(8月23日-9月22日)
天秤座(9月23日-10月23日)天蠍座(10月24日-11月22日)
射冇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摩羯座(12月22日-1月19日)
水瓶座(1月20日-2月18日)雙魚座(2月19日-3月20日)
每年生日都不一樣怎麼看星座
星座按出生那一年公曆(陽曆、國曆、新曆)日期算,
兩個相鄰星座分界日期和時刻每年都略有不同,
處於兩個星座交界日期的要根據出生年份和出生時刻確定。
白羊座(春分一穀雨3月20日 - 4月21日)
金牛座(穀雨一小滿4月19日 - 5月22日)
雙子座(小滿一夏至5月20日 - 6月22日)
巨蟹座(夏至一大暑6月21日 - 7月24日)
獅子座(大暑一處暑7月22日 - 8月24日)
處女座(處暑一秋分8月22日 - 9月24日)
天秤座(秋分一霜降9月22日 - 10月24日)
天蠍座(霜降一小雪10月23日 - 11月23日)
射手座(小雪一冬至11月22日 - 12月23日)
摩羯座(冬至一大寒12月21日 - 1月21日)
水瓶座(大寒一雨水1月20日 - 2月20日)
雙魚座(雨水一春分2月18日 - 3月21日)
每年的陽曆生日都不一樣怎麼算星座?
按出生那年陽曆生日算
星座是按陽曆來算,那每年陽曆生日都不一樣,星座也不固定啊?
陽曆是陽曆,陰曆是陰曆。互不相干。
因為星座和陽曆都是來自西方的,所以星座是按陽曆生日日期劃分的。
用陽曆生日對照下表可知:
白羊座(3/21
-
4/20)
金牛座(4/21
-
5/20)
雙子座(5/21
-
6/21)
巨蟹座(6/22
-
7/22)
獅子座(7/23
-
8/22)
處女座(8/23
-
9/22)
天秤座(9/23
-
10/22)
天蠍座(10/23
-
11/21)
射手座(11/22
-
12/21)
摩羯座(12/22
-
1/19)
水瓶座(1/20
-
2/18)
雙魚座(2/19
-
3/20)
生日是按農曆還是陽曆?
; 01
生日按農曆還是按陽曆是根據個人喜好。有些人過的是陽曆生日,有些人過的是陰曆生日。過生日,是為了紀念當年母親的分娩,慶祝孩子的出生。這個意義,不會因為日子是陰曆的,還是陽曆的,而有所改變。
生日是按陽曆還是農曆?
根據各自的習慣!
陽曆(即公曆),是世界上多數國家通用的曆法,由"儒略曆"修訂而成。儒略曆是公元前46年,古羅馬統帥儒略·愷撒決定採用的曆法。
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運動作為根據的曆法。它以地球繞太陽一周(一回歸年)為一年。一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積累4年共有23小時15分4秒,大約等於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閏年。但是4年加1天實際回歸年多了44分56秒,積滿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約多算了3天。
陽曆閏年規定:公元年數可用4整除的,就算閏年;為了要在400年減去多算的3天,並規定公元世紀的整數,即公元年數是100的倍數時,須用400來整除的才算閏年,如1600、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閏年。這樣就巧妙地在400年中減去了3天。陽曆規定每年都是12個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為的規定,現在規定每年的1、3、5、7、8、10、12月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
陰曆,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修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陰曆又有太陰曆之稱,是純粹的陰曆。我國使用"農曆",一般人叫它做"陰曆",那是不對的。農曆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曆而是"陰陽曆"。
陰曆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實際上一個朔望月並不正好等於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朔望月實際上要比354天多8時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陰曆30年中就要安插11個閏年。每逢閏年就在12月多加一天。陰曆的閏年是355天。這樣,陰曆每30年中就有19個354天,11個355天,平均一年的長度是354天8小時48分。它的一年比回歸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個多月,17年就要短6個多月了。所以使用這種歷時,新年不一定在冬天過,它可以在春天過,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過。它的惟一好處就是從陰曆上的每一個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狀。
陰曆作為一種曆法,由於它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相協調,所以當今世界上除了幾個伊斯蘭國家因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國家一般已經廢棄不用了。
農曆,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歷月的平均時間。這一點上和純粹的陰曆相同,但農曆運用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曆的成分,所以它比純粹的陰曆好。
現在所用的農曆,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曆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曆"。解放後還仍然叫做"夏曆",1970年以後我國改稱為"農曆"。至於"農曆"一名的由來,大概因為由於自古以農立國,所以制訂曆法必須為農業服務。
農曆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曆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曆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曆的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
農曆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或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曆的每100個歷月裡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曆是基本上以12個月作為一年的。但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3667日,和回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個多月。
為了要把多餘的日數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曆的閏月。有閏月的這一個也叫閏年。所以農曆的閏年就有13個月了。至於閏哪個月是由節氣情況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