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胡泳評價盈餘社會價值(養育是行進中的事)

2023-09-11 23:36:28

當胡泳的一對龍鳳胎兒女出生的時候,人到中年的他覺得自己仿佛迎來了第二次出生,小小的嬰兒「喚起了內心那些隱藏的、儲備了幾代的父母情懷」。

在社會層面上,胡泳是北大教授、知名學者;但在孩子面前,胡泳與愛人只是一對普通的父母,面臨讓他們同樣感到手足無措的育兒難題。

在陪伴一對兒女成長的12年裡,胡泳作為父親,為孩子寫下了24封信。從親情、友誼到慈悲,從小汽車、書籍、數字遊戲、家務勞動,到「你我他」、萬物生靈、星空宇宙……如今匯集成這本《像樹一樣自由:給孩子們的信》。

近日,胡泳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的專訪,談及自己作為父親的感悟與心得。以下自述內容整理自本次採訪及胡泳新書《像樹一樣自由:給孩子們的信》。

△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

孩子不如自己?

出這本書,我並不想強調我是「北大老師」,因為我恰好就是做了這麼一份工作而已,社會上360行,行行不同,但在養育問題上,父母遇到的困惑其實都一樣。所以我的小孩也不見得必須多成功,他們現在也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長大後也完全可能沒有出息。

說句實話,如何教育孩子,很多事情我也感到無能為力。因此這本書不是養育指南,而只是一份苦樂兼備、五味雜陳的心得手記。

我跟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也希望他們能夠自覺學習,成績好,上好的大學,最後能找到好的工作和好的配偶。在這一點上,天下父母皆同心。

但是,他們能不能走到預期的那一步?老實講,即使我是一位高校老師,我也沒有任何把握。孩子有自己的發展,我不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幫助」一定是有成效的,反而有時,我覺得是幫倒忙。

△ 圖書封面

「如果孩子長大後不如自己,怎麼辦?」我在北大、清華等學校的教師朋友們也總面臨這個問題。在這個人群中,有的子女會特別爭氣,我們就會開玩笑地講,「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吧」;也有不爭氣的,那麼父母的焦慮,一點也不比其他群體少。

對我而言,只能說,如果他們將來不成才,我也能夠接受他們不成才。不是說我在這方面拿得起放得下,而是我清楚,有些事情即使再焦慮,也沒辦法。

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叫做「孩子不如自己」——這不是一個個體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從社會層面上來說,「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是因為許多父母焦慮他們的子女未來的社會身份低於自己,他們非常想把眼下的社會地位「傳遞」給自己的後代,或者盡全力讓後代能夠在已有的階梯上向上攀升。這會造成一種相互競爭的狂熱,導致大家的壓力都被慢慢提高,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內卷」。

很多人希望改變自己命運,全力維持一種體面的生活,但他們會發現,自己被困在一個充滿壓力、同時也毫無成就感的工作當中,疲於奔命。內卷其實是一種沒有目的地的加速,人變得像機器一樣,沒有更高的目的。

贏在起跑線上?

有一句話叫「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從幾十年前就在說了,至今還被人常常提起。它發生影響的時間這麼長,倒是有點出乎意料。

這個口號其實與獨生子女一代有關係,從那時起,人們對如何養育子女的看法就產生了改變。當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她或他就會被高度重視,成為家庭的中心。中國的父母通常願意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並盡其所能幫助這個孩子成長和成功。

另一方面,現實是,教育資源總是有限的,尤其是考慮到中國的龐大人口。最集中的體現就是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大家意識到,如果孩子這一次考得不好,她或他的未來將與那些考得好的學生完全不同。

但如今,我們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還提這句話,就是個非常「昨天」的說法了。在劇烈的百米衝刺開始之前,父母應該停下來問問自己,這真的有必要嗎?與百米衝刺相比,人生更像一場馬拉松:即使你提前開始,也不意味著你會提前到達終點。

△ 書籍內頁

有沒有想過,二十年後,當現在的幼兒成為成年人時,鑑於快速的技術進步和社會經濟轉型,什麼技能、知識和才能才會是最受歡迎的?不確定性似乎是我們眼下唯一的確定性;哪怕你非要孩子在所謂的「起跑線」上學會一些東西,那麼這些技能在二十年以後還是不是像預期那樣有用,這是難以預測的。同時,我們也不確定,起跑線上的贏家是否能在長期內堅持到底。

所以,父母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是真正的「起跑線」?也許「起跑線」並非具體的學習內容,而是孩子們對學習本身的熱情,以及對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好奇心,還有堅定的心態和開放的思維模式。為了使我們的孩子成為終身的、自主的學習者,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並保持他們的好奇心和激情。

與其如此努力地幫助我們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如教他們追求全人的發展。品格建設比考試分數更重要。同理心、同情心和開放的心態等積極的特質將有助於他們的發展,並使他們有能力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者。為了幫助他們在變革的浪潮中航行,我們需要確保他們不陷入自卑和自滿的陷阱。創造性、適應性和不怕失敗的精神都很重要。

真正的自由,是生長

說到起跑線,馬上就可以認識一點,起跑線上存在社會不平等。出生在不同家庭的孩子在不同的條件下成長;他們甚至在一開始就不平等。此外,教育競爭對每個孩子來說也是不一樣的。城市裡的孩子比起鄉村裡的孩子,獲得了更多的教育資源和機會,甚至城市與城市之間也並不平等。

我在這本書裡提到孩子的「自由生長」,我認為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自由」。比如說我們常常聽到「財務自由」這個詞。對於不同的人來說,財務自由的標準可能是不同的,有些人想成為巨富,但有些人的財務自由可能不過就是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或者購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公寓,並由此獲得機會,找到同樣優秀的配偶。

但在追逐「財務自由」的過程中,有沒有想到,它恰好是一個喪失自由的過程?與初衷正好相反的是,對金錢的執著追求迫使我們放棄了許多自由。

△圖書封面與胡泳的孩子未未畫的《自畫像》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人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沒有什麼意義,但還是不得不拼命工作。很少會思考:作為一個人,我到底要什麼?我的尊嚴在哪裡?如果你一直不思考這樣的問題,不為自己的尊嚴提出要求,那就只剩下「我要怎麼獲得財務自由?」「我如何能在競爭中勝出?」如此,「內卷」的出現,即使有一定的社會因素,但自己也要負相當大的責任。因為你不清楚自己的目的地,你只知道從起跑線出發,但從沒想過:你的終點在哪裡?你到底為了什麼在邁步向前?這些問題很重要。

真正的自由,是生長。所以我叫做「像樹一樣自由」,而不是「像風一樣自由」,或者「像鳥一樣自由」,因為只有有根,才能生長。

屏幕會扭曲孩子

這一代孩子的生活環境脫離不了電子設備。我的兩個孩子從能夠和大人交流時起,就意識到了電腦和手機的存在,一歲多一點的時候,只要我們一打開電腦,他們就會雙雙湊上來看,動動滑鼠、敲敲鍵盤,一旦把他們從電腦前抱開,就會大喊大叫。兩歲的時候,他們會用媽媽的iPod Touch聽音樂、聽故事,經常問「媽媽的Touch呢?」或者說某一樣東西「Touch上有」。我去美國訪問時,只能通過視頻與他們交流,孩子還會說「和爸爸Facetime一下」……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格外關注這一代孩子如何在數字時代裡成長。

我們家對孩子的電子產品使用也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說,規定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或者規定「臥室裡和餐桌上不可以出現電子產品」……但是他們會和大人「打遊擊」,他們甚至想辦法破譯電腦、手機密碼。

我知道不可能做到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與電子設備絕緣,但我的確擔心,過度盯著屏幕可能會對大腦產生影響。一旦習慣於屏幕上那種刺激,假若現實世界中的事物不那麼令人著迷,我們就很難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持續縮短,記憶廣度也就會隨之出現問題,孩子就會時常出現走神、分心等情況。

此外,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家長是數位化移民,所以能對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做出人為區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兩者之間可能是無縫的。日常使用的社交媒體的一大問題是,人們在上邊不斷雕刻和製作一個經過修飾的、更「討人喜歡」的自我形象:每個人都在試圖讓自己看起來完美——但其實只是看起來而已。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好日子和壞日子,但社交媒體扭曲了這種平衡,炮製了一種空洞的美好。

如果過度沉溺於這種電子屏幕營造的虛假的美好之中,我們就喪失了此時此地體驗生活的能力,而「此時此地」才是真正的自我存在的地方。

△胡泳的孩子未未畫的《一家人》

我很擔心我的孩子,在還沒有形成鮮明的個性和個人興趣時,就被社交媒體裡趨同的「酷孩子」形象淹沒,導致他們可能做出的選擇變得乏味和值得懷疑。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更多地與家人在一起,與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對話和相伴,不必為虛擬的虛榮而費心記錄自己的每一刻,也不會因沉浸屏幕而錯過日落。

電子設備帶來的屏幕時間,當然並非天然就會傷害孩子,只是說孩子需要以更加積極健康的方式成長。他們需要與父母和關愛者進行高質量的互動,需要體育鍛鍊和玩耍。所以我認為父母不僅要自己具備良好的媒體使用習慣,還要幫助孩子管理媒體,扮演孩子的「媒體導師」,致力於最小化的技術使用,而不是讓孩子肆意浸泡在媒體中。

我覺得,當我們處於電子時代時,所有的覺悟,常常在不看手機時產生。我希望我的孩子們,看到屏幕之外更為遼闊的世界,走進那世界裡去。

以下為《像樹一樣自由:給孩子們的信》部分內容摘錄

爸爸媽媽是在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之前的時代長大的,我們的青春期和你們的迥然不同。區別不僅在於對世界的看法,而且在於如何度過自己的時間。你們這一代青少年,在社交媒體這類新空間中花費大量時間,而這會使你們更快樂嗎?

作為數位化移民,爸爸媽媽在網上和網下、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做了一個人為的區分,但對你們來說,兩者之間可能是無縫的。不過,爸爸依然認為,在這個階段,你們在虛擬空間裡需要我們,而我們作為父母,也需要在這個空間裡養育你們。

所以讓爸爸來明確一下大人的想法:

第一,正如有不同類型的食物,也有不同類型的屏幕時間。閱讀電子書的感覺可能與刷社交媒體不同;在流媒體平臺上看電影,可能與在電腦上看動漫不同。有些時間比其他時間更有「營養」,對你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更具積極影響,「營養」的高低,取決於內容、上下文和劑量。

屏幕的使用沒有絕對的對錯。關鍵是要分門別類地考慮你們的屏幕時間,而不是籠而統之,這樣就可以確定什麼是合適的混合比例。由此也可以推導出,哪些屏幕的使用是必要的,以及使用的限度又是什麼。

第二,任何屏幕的使用時間都必須是有限制的。至於所選擇的平臺和時間段,我們可以共同商量。在給定的時間裡,你們擁有使用的自由,爸爸媽媽並不會監控你們的在線互動。如果遇到困擾,我們願意隨時支持和幫助。特別是在受到網絡欺凌的情況下,爸爸媽媽將盡全力保護你們。

在專注於家庭作業或其他需要集中腦力的活動時,不可以接觸屏幕。有一條不可逾越的規矩:晚上不允許把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拿到自己的臥室裡,衛生間也不行。在睡前至少一個小時內,不得使用這些設備,以免影響睡眠。

它們也不得出現在餐桌上,我們召開家庭會議的地方,以及家庭旅行之中。在這些時候,家庭成員需要把注意力完全轉向對方。

第三,在高中以前,爸爸媽媽選擇不給你們配備手機,也不允許你們註冊社交媒體帳號。如果你們的同學或朋友有智慧型手機,或者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當你們受到邀請的時候,可以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們:父母還沒有同意我們擁有這些,我們可以選其他方法交流。

總之,爸爸媽媽希望你們:保持足夠的睡眠;不要與朋友失去現實生活中的聯繫;堅持體育和藝術活動,這對心理健康和幸福非常重要。如果你們能在這些方面照看好自己,爸爸媽媽將不再擔心手機和社交媒體的不良影響。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