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國寶翡翠」揭秘
2023-10-11 03:45:29 1
上海解放前夕,黃浦江碼頭,最後開往臺灣的一艘客船將開,船長下令扔掉所有吃重的行李,其中四隻箱子被士兵硬扔了下來,留在了黃浦江畔。很快,解放軍進城了,打開箱子,裡面是四塊沉甸甸的石頭。因事出蹊蹺,立即匯報了當時的市長陳毅。陳毅派專家察看後,認定其為罕見的翡翠,立即上報中央。不久,這四塊大石頭便坐著專機來到北京。此後三十多年不再有人提起。
到了上世紀80年代,親自參與了國寶製作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博生的導師王樹森突然想起了此事。他呼籲尋寶的聲音,立即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李博生回憶了自己第一次見到這四塊翡翠時的神秘情景。1982年秋季的一天,一輛麵包車來接他和導師王先生一行,車內,綠色的窗簾拉得很嚴實,規定任何人不許拉開帘子往外看。也不知走了多久,下車一看,眼前是個大山洞,4名解放軍戰士扛著槍在站崗。一位幹部模樣的人迎了出來,拿出周總理當年的批示(大意是可以把這四塊翡翠雕成工藝品),給大家看了看,便領著大家往裡走。終於,在幾隻大燈的照射下,四塊石頭呈現在人們眼前。
接下來,一個由全國知名的畫家、雕塑家、文博專家組成的顧問團成立。最後確定了王樹森先生的方案:將其製成能代表當代最高工藝水平的四件藝術品。這一工程被國務院命名為「86工程」,由兩位副總理親自負責。
真正開始動手做,已是1985年。一個個難題接踵而來。「岱嶽奇觀」,迎面是一個人工造成的90度角,很不好處理。李博生在與導師王樹森爭吵無數次後,最後聽從了導師的意見,將其完整保留下來,好似懸崖掛在那兒,頗具氣勢。「含香聚瑞」採用了套料工藝,花燻的蓋由主身中掏出,蓋中的料則掏出來做了底足,這是中國玉器藝術傳統的高難度技藝。「群芳覽勝」花籃上的兩條各40釐米長、各含32個環的鏈子,兩個高手花了整八個月的時間才完成。「四海歡騰」中的龍,全是王樹森老先生一條條畫出來的,它聚集了漢代龍和清代龍的最精華部分。李博生說,當時難的不僅是創意。還有製作工具的難題,幾乎所有的設備都是大師們和高級技工們自己研製出來的,有很多設備往往只有一次的使用價值。
四件國寶的出處經考證也終於有了答案:它來自頤和園,當年是獻給慈禧祝壽用的,它們合起來也只是其中的2/3塊,另有1/3作了別的用途,無法查明去向。
1989年,這一歷時8年、前後投入60名老中青三代藝術大師的工程終於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