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誰是兇手海報曝光引熱議(誰是兇手一舉提振懸疑劇士氣)
2023-10-11 01:03:55 1
相比於去年懸疑劇爆款頻出,今年愛奇藝備受矚目的「迷霧劇場」顯得暗淡了不少,直到《誰是兇手》出現,才一止頹勢,不論是口碑還是熱度都算得上可圈可點。
豆瓣開分達到7.1,愛奇藝站內熱度峰值達到8763,斷層超越其它同品類內容。
Vlinkage網劇播放指數也多次衝進top1。
該劇憑藉著信息量極大的快節奏,濃鬱的懸疑氛圍,縝密的故事邏輯,從開播伊始在社交平臺就有著極高的討論度,對人物內心細膩情感的挖掘,使得《誰是兇手》兼具了「本格派推理」和「社會派推理」的優勢,讓行業內外都看到了懸疑題材的更多可能,拓寬了類型表達的邊界。
而作為女主角,趙麗穎再次展現了自己紮實準確的演技,讓不少觀眾感慨,劇中她一改往日的甜美溫婉,多了幾分凌厲陰鬱的氣質,把一個偏執病嬌又帶有悲劇色彩的人物詮釋的淋漓盡致、恰到好處,角色與演員之間做到了互相賦能、彼此成就,可以說是她職業生涯中的又一部代表作。
善惡中不斷拉扯,被顛覆的徒勞人生
作為一部名副其實的懸疑劇,《誰是兇手》可以說在故事一開場,就以視覺衝擊力十足的「海舟案」,把氛圍瞬間拉滿,讓觀眾的心懸到了嗓子眼。
冷小兵和夏木作為當年被意外裹挾在這樁陳年舊案當中的人,選擇重啟調查,一點點抽絲剝繭尋找真相,如果說劇情發展到這裡還是中規中矩的「本格推理」模式,那趙麗穎飾演的沈雨的出現,讓《誰是兇手》一下子就脫離了「標準化」的沉悶,提升了內容的精彩指數,仿佛放出了一個「誘人」的鉤子,狠狠的勾住了觀眾的注意力,讓大家極度好奇這個角色內心的隱秘與其行為的動機。
作為一個外表冷靜優雅的心理醫生,沈雨一出場就給人一種神秘複雜,晦澀難懂,讓人猜之不透的感覺,面對警察的盤問,善於偽裝的她泰然自若、對答如流,找不到任何破綻,其實卻暗中遊走在正邪之間,在「馬煜案」中,她既以醫生的身份「治癒」了不斷遭受家暴的肖華軍,卻也「誘導」他犯下了殺人的罪行。
隨著「海舟案」的重啟,沈雨內心中那個最大的秘密開始浮出水面,從小相依為命的父親沈海洋在命案發生時突然消失,各種信息和細節都指向父親就是當年的兇手,在孤獨中艱難成長的沈雨只能像「清道夫」一樣,按「父親」信中的指令,消除掉他留下的一切痕跡,甚至不惜利用職業的優勢,暗示誘導自己的病人何偉光,讓他墜入噩夢空間,成為兇手的「替罪羊」。
為了自己對父親的執念,沈雨不惜以身試法,墜入黑暗也要創建一個自己想像中,父親還活著的理想世界,卻不曾想到作為心理醫生的自己,一直被真兇精神控制,不斷受到誤導,讓她為殺父仇人「洗白」,掩蓋犯罪的真相。
在這種不斷的反轉中,沈雨的人設愈發的豐滿,命運讓她在人性善惡的天平中不斷自我拉扯,已經很難用正派或者反派簡單定義,正如趙麗穎對人物的解讀,最終水落石出的真相顛覆了沈雨的整個人生,原來一切從一開始就已經錯了,無可挽回的釀成了徹頭徹尾的「悲劇」,而她只是一個缺失童年追尋親情的孩子。在國產劇中,這種層層遞進、矛盾立體的人物形象,可謂是鳳毛麟角,極為少有。
全身心投入,與角色同頻共振
通過沈雨,趙麗穎展示了自己對複雜的、灰色調的人物的處理能力,同時,這個角色也給了趙麗穎全身心投入,與角色同頻共振的生命體驗。
在採訪中,趙麗穎提到,出演《誰是兇手》之前,她一直模糊的覺得在被什麼「捆綁」著,想要去衝破什麼,而沈雨讓她有了這個「出格」的機會,可以不受限制的充分探索自己究竟有多少可能性,目前從結果來看,無疑是非常令人驚豔的。
作為一個演員,想要在出演人物時足夠真實、細膩,就必須吃透角色性格的來龍去脈,完善其內在的心理邏輯。如果對角色的認知只有「皮毛」,「不求甚解」,就會出現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的尷尬。為了更好的去呈現「亦正亦邪」的沈雨,趙麗穎不僅釋放了一個演員全部的感受力,去靠近角色、理解角色,如今她身上獨特的「故事感」,也起到了為角色添磚加瓦的重要作用。
例如劇集前期的沈雨,趙麗穎用精準的眼神戲塑造出了瀰漫在她周身的神秘氛圍,撐起了整個故事的脈絡和線索,冷靜的面對警察盤問後,吃巧克力時的勝券在握;夏木送來生日禮物時,綿裡藏針的冷漠與殺氣……都讓人在毛骨悚然的同時,又覺得十分帶感。
趙麗穎在拍攝期間完全與角色融為一體,不自覺中展現了陰鬱壓抑的狀態,清瘦到嘬腮的那種感覺,人物的戲劇張力躍然熒幕之上。
如果說遇見一個能激發創作欲的角色是演員最開心的事,那麼遇到一個能不斷碰撞出火花的拍攝團隊則更是天大的幸運,正如趙麗穎所言,這是一個「懂她」的劇組,《誰是兇手》的導演孫皓喜歡不斷挖掘演員的「心理上限」,甚至是大膽的追求新鮮感和「科研性」,特別是在情感達到爆發點的重場戲。
在得知沈海洋的死訊後,沈雨一邊消化著噩耗,一邊看著相關的物證,不可置信的看向冷小兵,想從他的臉上看到撒謊的痕跡,明明她才接到「爸爸」的電話不久,卻不得不用自己的眼睛確認事實。
最終,她無法克制,奔向洗手間,痛哭失聲,這場沒有畫面,只有聲音的哭戲,是大膽的即興發揮,也是演員無法復刻的真情實感,趙麗穎把沈雨幻想破滅的悲哀,白費力氣的荒唐,鑄成大錯的自責,都通過哭聲傳達的入木三分,極其強大的演技表現力和感染力,讓追劇觀眾很難不與角色產生深刻的共情。
好演員永不滿足,不懼冒險
從《花千骨》到《楚喬傳》再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趙麗穎的職業生涯貫穿著近年來的國產劇發展史,輝煌成績,無需贅言。
但跳脫出流量和人氣之外,趙麗穎從來沒有失去想要做一個「好演員」的初心,從業以來,她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磨鍊演技,塑造的不少角色都有別於國產劇中常見的「傻白甜」女性形象,以剛柔並濟巾幗不讓鬚眉的姿態給觀眾帶去耳目一新的觀感,《知否》中,聰慧靈氣、心有溝壑,卻內斂低調的盛明蘭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但是,哪怕是這類角色,也仍舊是屬於舒適區之內的選擇,而沈雨這個人物的稀缺性和先鋒性,意味著這絕不是一條穩妥之路,最終大眾的接受度究竟會有多高,難以預測,特別是風口浪尖上頭部演員,要承擔的壓力不言而喻。
但真正熱愛、尊重表演,把其視為畢生職業的演員,絕不會只權衡利弊,她們不會滿足於已經攀登過的山峰,已經取得過的榮譽,永遠對探索自己的邊界,拍出更好的作品,有著無止境的追求和渴望,對趙麗穎來說,正是如此。
哪怕參演「懸疑」題材,觀眾因為較高的期待值,會自動拉高對品質和演技的要求,從而引發一些爭議和不同的聲音,對演員來說仍舊是一種寶貴的價值,至少,證明了自己對多類型劇的掌握能力之後,她不斷開發自我潛能的「冒險」才剛剛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趙麗穎手上的兩部「存貨」,鄭曉龍執導的《幸福到萬家》中,趙麗穎飾演勤勞勇敢的農村女孩何幸福,在事業與婚姻、愛情與親情的多重考驗下不斷成長,自強自立的性格為新時代年輕女性樹立了榜樣。由阿耐原著《不得往生》改編的《野蠻生長》中,趙麗穎飾演上世紀90年代的女企業家許半夏,憑藉敢想敢闖的冒險精神在鋼材市場中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兩個角色一農村一城市,都是現實主義題材,風格卻截然不同,絕不重複,並且人物顯然非扁平化,有層次、有深度的角色,由此可見趙麗穎戲路的多元化,每次出現在熒幕上都必定帶來意想不到的新看點。
影視行業的創新與突破,必然伴隨著風險與勞心費神,但永遠打「保險牌」,市場又怎麼迎來健康的發展與「百花齊放」的盛景,而演員作為行業中最重要的一環,特別是頭部明星,她們的選擇也會一定程度上左右市場的發展,趙麗穎願意在選角上不吝惜「性價比」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既是對職業責任的承擔,也是一種成熟演員大格局觀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