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真正的解讀(論語華而不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2023-10-30 15:48:57 1
作者:林之眉
《論語。子罕》中有一句話,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孔子說:穀物長了苗而不吐穗,是有的;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也是有的!
所謂的「華而不實」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最早說的是只開花不結果。就像孔子本人,一生鬱郁不得志,很少有人欣賞他,甚至有權有勢的人想除掉他,這麼一個誇誇其談,整天講大道理的人,真的很礙事。
據說當時就連很多農民、樵夫都看不上他,對他冷嘲熱諷,甚至差點沒餓死,活得「惶惶如喪家之犬」。
就像諸葛亮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他為了自己的事業秉持一種鞠躬盡瘁的態度,只關注過程,並不在意結果。
記得一個小故事,說的是某人在院子裡種了一棵蘋果樹,年年開花,始終不結果。此人非常鬱悶,想著種一顆不結果的蘋果樹有什麼意義?於是想砍掉它。
家人卻說:它讓人明白一個道理,花能不能結果,不能由花說了算。花開了,也許結不出果子,但是如果先不把花開好,就肯定結不出果來。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這樣的事,不是你付出都有回報。生命是一個過程,是一種經歷,其實看過了花開,結果並不重要。
冰心說過:凡事順其自然,凡事不可強求。但求無愧於心。此身乃如草芥微塵,世事轉頭已成空。淡然的面對,坦然的渡過。
南非的荒漠中,黃沙漫漫一望無垠,升騰的熱氣讓天地間變得恍惚,熾熱的光影形成海市蜃樓幻像,讓人不斷靠近,景致卻不斷後退。
乾枯多刺的金合歡樹,只剩下可憐的枝叉,它是這裡最耐活的植物。復活草蜷縮成團,隨風滾到任意地方,它可以乾燥上百年。
一場雨後復活草幾分鐘就能重新舒展開來,即使大雪過後,還能發出嫩芽,幾周就會開出小白花。
德國馬登海的泥灘,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泥灘,海水的盡頭就是沼澤,只是比海平面稍高一點。潮汐的影響,美成一幅流動的畫。
波羅的海的黃昏,草灘被映成紅色,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空中俯瞰是一縷縷亮色。一簇簇綠草覆蓋的溼地,是鳥的樂園,一群灰鶴在這裡翩翩起舞。
秋天過後,海水湧動著浪花,沸騰的浪潮中,海鷗逆風而行。
世間萬物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適應這個變換莫測的世界。自然界中有乾涸、有風浪,也有萬劫不復的泥沼,但是可以逆風而行,也可以順勢開花。
其實《莊子·秋水》中早就告訴我們: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為聖人之勇也。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戰無不勝取決於他強大的內心,而這些都源於他在深知天命的奧義後,能夠養成耐性和心靜如水的淡然。
人生短暫,得失都是有定數的,只要盡力而為,其餘的交給時間。真正聰明的人,向來懂得凡事順其自然,與世無爭,有隨時上場的能力,也有適時離開的魄力。
看過四時的花開,看過人間百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感受內心的安寧才是真正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