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著石頭過河技巧(摸著石頭過河)
2023-10-30 06:04:38 1
《摸著石頭過河》解讀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是很多現代人的生活寫照。大家一邊熱衷於立各種flag,一邊又嚷嚷著自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結果等啊等,等到同齡人遠遠超過自己的時候,又開始嚷嚷自己當年也是有目標的人,只是沒行動而已,於是「拖延症」變成了「焦慮症」。
本書的作者楊石頭就見過不少這樣的年輕人。他曾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營銷顧問,由於經歷過的大項目多,周圍有不少人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因此在交談中難免聽到大家的吐槽。
對此,楊石頭有一大堆的話想說,有一籮筐的經驗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是一名初出茅廬的職場人,那麼今天趕巧,不妨一起來聽聽這位奧美廣告總監有什麼高招。
接下來,我將從如何制定人生目標、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如何成為做事靠譜的人以及如何搞定情緒問題這四個部分出發,帶你品味這本有趣的職場書。
第一部分,如何制定人生目標?
制定人生目標的方法不是「先定賺它一個億的小目標」,而是聚焦和倒推。
聚焦,指的是將目標縮小,在最重要的方向上全力以赴。尤其是在職業發展處於初始階段時,一定要懂得取捨,學會聚焦。有一項運動叫散彈槍飛靶射擊,飛靶會從八個位置拋出,一次拋出兩個靶。運動員在每次射擊的時候,都要聚焦,打完一個接著打另一個,如果哪個都想打則必輸無疑。在職場上也是如此,目標過大等於沒有目標。舉個例子,做品牌設計師的,不可能什麼品牌都做。合理的思路是從一個品類做起,等這個品類做出名堂了,再挑戰新的品類。
聚焦做的是短線的規劃,倒推做的是長線的規劃,也就是用五年後的目標指引你現在的行動。有空的時候,不妨想想「五年後,我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五年後,我想有多少存款和資產?」「以後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做規劃的好處是,可以讓人始終朝著一個大方向前進,哪怕中間有磕絆,也不會耽誤人的發展。這一點,看看我們國家的發展速度你就明白了。
第二部分,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根據緊急和重要程度來區分應該先做什麼事,這是大多數職場人都知道的一種時間管理技巧。但在這本書中,楊石頭講的是另外兩種時間管理的方式。
第一種方式,限定deadline,也就是截止日期。俗話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拖延症」的第一個病因就是沒有壓迫感,原本想做一件事,周五可以做,但下周一也行,那麼結果一定是拖到下周一才開始做。如果限定自己今天必須完成,其實很快就能幹完了。此外,有了deadline,還能解決「信息過剩」和「沒事愛瞎想」的問題。當你專注於完成某件事的時候,自然就顧不上刷手機、聊微信和胡思亂想了。那些所謂的高效能人士,其實就比你強在這一點上,要做的事馬上做完,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做,日積月累的就成了職場大神。
第二種方式,快就是慢。欲速則不達,越是職場老鳥,做事越穩重。年輕人不要急功近利,因為心急的時候,工作是做不好的。學習和工作本質上都是這樣的。學過畫畫的人都知道,素描是基本功,但是學起來比較枯燥。學素描的時候如果總是隨便塗塗抹抹,那麼後期作畫時,就會暴露形體線條、明暗關係、構圖審美等方面的短板,難以成為高手。
第3部分, 如何成為做事靠譜的人?
靠譜,是一個成年人最大的自覺。靠譜,也是晚輩給長輩的一顆定心丸。但靠譜的表現到底是怎樣的呢?
第1, 靠譜的人敢於實踐。在職場中,不是所有的事都有先例,也不是所有的事都有人可以解答。楊石頭原來是工藝美術系設計專業的學生,大學畢業後他不想進入熱門的裝修行業,而是想做廣告。他是如何打敗其他求職者,成功實現轉行的呢?答案就是實踐。為了能入行,他什麼實習都願意幹,甚至包括刷油漆廣告。實踐出真知,石頭積累了一些經驗後,終於敢出去面試了。也正是這些零碎的工作經驗給他帶來了工作思路,讓他順利地通過了面試。多年後,那位面試官黃升民成為了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的院長,楊石頭則成為了北京奧組委的官方執行顧問。
第二,靠譜的人在意細節。細節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我們談論細心時,都會認為這是一個人的品質,但實際上是因為這個人知道用心。你有沒有在下班前整理文檔的習慣?將所有的文件都標註好名稱,可以在需要資料的時候就能立馬找到。你有沒有隨時回饋信息的習慣?在與客戶溝通後,及時回復反饋郵件並做好訪談記錄。那些你以為無比強大的人,都是因為細節做得足,所以掌握的信息比你多。沒有人能一步登天,牛人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第四部分,如何搞定情緒問題?
看到這個話題你也許會感到意外,因為當下網上鋪天蓋地的觀點是「職場沒有眼淚,要哭回家哭去」。但現實一點看,人怎麼可能沒有情緒?人間世事無常,人會經歷苦難,就算是再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保證自己時時開心。沒有人能像打了雞血一樣,時刻保持高昂的工作狀態。所以關注自己的情緒,並且知道如何處理它,才是理性的做法。
一般情況下,人在得到一份新工作後,心情會有一個波動周期。剛開始時開心興奮,等到比較了解這份工作的時候,就會感到失望或者憤怒,等到非常了解這份工作的時候,就會感到絕望。面對這種低落的情緒,應該怎麼做呢?不要太把它當回事,人有七情六慾,這是很正常的事。但你也要學會疏解,疏解的方式就是為當下尋找一個意義。將目光放在意義上,你就會逐漸忘了那些負面情緒。
一個人工作得久了,如果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就有可能會感到迷茫或是焦慮。這個時候,可以嘗試與自己交談。交談從工作角度看是復盤,從心理學角度看是進行心理修復。交談的時候可以拿出紙筆記錄,或者利用手機錄音。過後,花點時間將自己的感悟心得或者是改進方法總結出來,並按照新的思路前進,相信你一定會有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