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3屏幕霧蒙蒙(屏幕漏液該不該修)
2023-10-29 23:28:22 5
屏幕作為智慧型手機與大家產生交互的第一步,一塊高品質的屏幕可以直接決定大家的使用體驗。而在屏幕的發展過程中,為了給大家帶來更好地體驗,手機廠商和屏幕廠商也一直在努力。
近幾年,手機屏幕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不僅屏幕尺寸越來越大,屏幕材料也在不斷的革新。不少小夥伴發現,雖然現在的屏幕顯示效果越來越出色,但同樣也會暴露一些更大的問題,那便是屏幕變得越來越脆弱,維修價格越來越高。接下來,筆者將為大家帶來一件屏幕以外損壞後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不同材質,不同效果
再開始之前,我們先來大致回顧一下手機屏幕的發展歷程。手機上的屏幕材質主要分為LCD和OLED兩種,LCD全稱為「液態晶體顯示器」,是介於固態與液體之間的物質,自身無法發光,需要藉助額外的光源才能發光。
OLED屏幕自身含有二級發光管,可以自己發光,無需藉助額外光源,屏幕自身也可以做得很薄,為手機節省更多的空間,OLED屏幕還能提供更豔麗的顯示、廣視角、高反應速率等優勢。
相比傳統的LCD技術,OLED屏幕的液態結構可以保證屏幕的抗衰性能,並且具有LCD不具備的廣視角,可以實現超大範圍內觀看同一塊屏幕。反應速度也是LCD屏幕的千分之一。並且OLED屏幕耐低溫,可以在-40℃環境下正常顯示內容,發光效率更高、能耗低、生態環保,還可以製作成曲面屏。
屏幕脆弱,重摔必壞
眾所周知,本站最近開始製作一項大型真人真實拆機類節目,為了探尋手機的內部結構,為大家自己修手機提供幫助,不惜重金推進該項目。恰巧,小米13系列發布,該機的拆解項目也正式提上日程。
如今,不少產品都具備IP68級別的防塵放水,為保證手機絕對的氣密性, 新機在出廠時就被打上原廠的防水膠以及防水材料。而小米13系列在發布之初就提到,全系標配IP68防水的特性,這也為我們本次拆機增加了不少難度。
在我們拆卸屏幕的過程中發現,即便是屏幕得到了充分的加熱,小米13屏幕與邊框間的防水膠依然保持著一定的粘性,想要將屏幕成功的取下來,就需要一定的外力加持,正因如此,我們本次的拆機失敗了,小米13的高端屏幕「漏了」。
可能很多小夥伴也經歷過漏液的現象,畢竟現在大部分的智慧型手機均採用的是OLED屏幕,在跌落、磕碰等受到外力強力擠壓後,屏幕內部局部就會損壞,液晶體便會慢慢滲漏,一段時間後屏幕可能會出現明顯的斑塊。
漏液不可怕,需正確處理
在手機屏幕發生以外損壞後,很多小夥伴對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並不是很清晰。事實上,在屏幕出現「漏液」的情況後,我們首先應該將手機內部的SIM卡拔出,然後再將手機放入冰箱冷凍層進行降溫。
當手機從冰箱取出後,可以放在乾燥通風處靜置一段時間,確保機器因冰箱冷凍後產生的水氣完全消失之後,再插上電池正常開機。所謂的屏幕「漏液」,並非是屏幕「漏了」,而是因為外部強烈的震動導致液晶分子排列混亂無法正常的工作。而處於低溫冷凍的環境中可以重新排列液晶分子,恢復正常的使用功能。
當然,如果大家的屏幕損傷和我一樣非常嚴重,放在冰箱已經無法拯救屏幕了,我們就要儘早去售後更換屏幕總成。官方授權售後的優勢在於更換屏幕更加放心,雖然價格更高,但是我們可以更換到官方原廠屏。如果大家去外面手機店自行維修,就要注意手機店更換的外屏是否為官方原廠屏,如果要是換成了副廠屏,那麼屏幕的質量很難得到保證。
筆者有話說:
屏幕碎裂的情況在大家的用機生活中不在少數,可能不經意的磕碰就會導致屏幕「漏液」,當大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也不用慌張,可以嘗試上述的辦法進行臨時補救,如果效果不佳,大家再去售後換屏幕也不遲,當然如果想藉此機會換一部新的手機也沒問題,現在性能強悍性價比高的產品也不在少數。
(81075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