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與張藝謀的關係(被張藝謀評價為)
2023-10-30 02:47:41 2
如果你去翻看豆瓣電影的top250榜單,你就會發現姜文導演的電影在其中就佔了三部。雖然自他當導演起到如今只導演了6部電影,可是他卻是入選這個榜單次數最多的中國導演,也是被中國電影界公認的電影「鬼才」。
1963年出生薑文在家裡排行老大,老二叫姜武,老三叫姜歡,父親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而母親則是一名人民教師。
作為家中的長子,姜文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被父母當成大孩子來使喚,而在爸媽不在家的時候,姜文還得負責去給年幼的弟弟妹妹做飯。
10歲時,姜文和父母一起搬進了北京內務部街11號大院兒,也是在這個時候,姜文遇到了好友英達。英達的父親英若誠是一名話劇團的演員,也是因此,年幼的姜文能夠得以和英達頻繁地出入人藝劇院。英達說,姜文可能是中國演員裡,看《茶館》看得最多的人,有演出就去看,沒票硬往裡混。對於姜文表演和戲劇的底子,也是在這個時候打下的。
1979年,姜文去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但是卻因為在考試時模仿的太逼真,導致主考老師們有些拿不準,要不要招一個如此擅於模仿的學生而落榜。
但是落榜後的姜文並不氣餒,第二年又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在表演一項中,姜文流利地背出了契科夫的《變色龍》,被當時表演系主任張仁裡從中聽出了他的理解力和幽默感,當場拍板:要了。
畢業後,姜文被分配到了青年藝術劇院,當時《末代皇帝》劇組想找他來演溥儀,籤了協議,可是劇組方又臨時改轍,換成了陳道明來演。等姜文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他跑到劇組去問,得到的回覆卻是:陳道明的形象比他更好,更討觀眾喜歡。
雖然沒能在《末代皇帝》中演上溥儀,但是他卻在導演陳家林的《末代皇后》出演了溥儀一角。在朋友的介紹下,姜文還見到了溥儀的弟弟溥傑,兩人一見面便相談甚歡,臨走前,溥傑還給導演寫了個條兒:此人很像我大哥。
在拍完《末代皇后》之後,導演謝晉緊接著又邀請他出演即將開拍的《芙蓉鎮》男一號秦書田,也正是憑藉著《芙蓉鎮》,姜文拿下了1987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而當年姜文只有24歲。
在《芙蓉鎮》中,姜文和女主角劉曉慶有一個長達4分23秒的接吻鏡頭,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突破之舉。
而也因為這部戲,兩人「假戲真做」,成就了長達八年的愛情,但因為劉曉慶是一個有婚姻的女人,最終這段感情也只能不了了之。
1987年,姜文主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紅高粱》,在劇組中,姜文對於角色的想法和點子咕咕地往外冒,以至於和導演張藝謀在片場從頭吵到尾,劇組的不少演員都印象深刻。
最終,張藝謀只好妥協讓姜文在這個角色中加入他自己的想法。最終,《紅高粱》在播出之後大獲成功,獲得了柏林電影金熊獎。
張藝謀評價姜文說,「他真的是一個心比天高的人。他就是個要當司令官的人,不會當底下的兵。我覺得他骨子裡一定想超越當代的中國導演,他比這些人都要強。他真的這樣想,但他嘴上不承認。這是我的看法。我也相信他是未來中國最好的導演。」
在《紅高粱》熱播後,姜文自己也動了自己當導演的心思。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姜文看到了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姜文說,「這部小說像針管插進我的皮膚,血「滋」地一下冒了出來。這小說讓他聞到了大食堂的味兒、聽到了西藏的歌。」
1992年6月,姜文將王朔6萬字的小說改成了9萬字的劇本,取名《陽光燦爛的日子》。很快,《陽光燦爛的日子》便讓姜文提名了威尼斯金獅獎,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
而且還讓當時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17歲的夏雨,獲得了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臺灣金馬獎影帝三項國際大獎,成為了最年輕的三料影帝,該片甚至還被《時代周刊》評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在嘗到了初當導演的甜頭之後,姜文隨即便開始了自己第二部電影《鬼子來了》的拍攝。為了給電影搜集相關的資料,姜文還專門前往過日本的靖國神社進行考察,然而卻被國內某些「惡意炒作「的媒體歪曲解讀,稱姜文前往參拜靖國神社。
如果這件事情放到如今傳播迅猛的網際網路時代,姜文大概已經被釘在了民族的恥辱柱上,但是好在當時姜文回應及時,自己是為搜集電影資料去的,也因此獲得了理解,而歪曲報導的「中國第一狗仔」卓偉,也因此被報社開除。
2000年,姜文自導自演的《鬼子來了》成功地獲得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但是卻因為這部電影在沒有通過廣電總局審核的情況下,便送到了坎城參賽,因此被廣電封殺,不僅《鬼子來了》被禁止公映,而且姜文本人也受到了五年內不能擔任導演的處罰。
《鬼子來了》過去五年之後,姜文在一個國際電影節上遇到了一位國內管電影的領導。領導問他:「姜文你怎麼不拍東西了?」姜文說:「讓我拍嗎?」領導:「誰說不讓你拍了?誰能攔得住你姜文拍電影啊?你姜文拍電影肯定有市場,應該抓住機遇。」在導演生涯得到了轉機之後,姜文隨即就回國拉起隊伍,籌備起了《太陽照常升起》的拍攝。
2005年《太陽照常升起》正式開機,到2007年完成拍攝,這次送審走的無比順暢,幾乎一刀未剪,然而最終的結果卻並不如人意。參賽威尼斯電影節,一無斬獲,而最後的票房更是不到1800萬,甚至不足成本的三分之一。
在經歷了七年的空窗期後,復出作品又讓人大跌眼鏡,換作常人,恐怕早已在行業中一落千丈,再難翻身,可是姜文卻憑藉著他獨特的才華,告訴眾人,自己依舊是那個「電影鬼才」。
在《太陽》的市場反映不如人意之後,一名年輕的製片人馬珂找到了姜文,兩人一拍即合,辦起了不亦樂乎電影發展公司。馬珂的出現,一舉解決了之前一直困擾著姜文的資金問題,從前因投資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再也不見了。
2010年上映的賀歲片《讓子彈飛》,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全民討論的熱潮,而且還刷新了國產電影的多項票房紀錄,斬獲國內大小獎項二十餘個,不少人都對這部影片讚不絕口,稱這回姜文真的是「站著把錢掙了」。
姜文說,一個導演無論如何標榜自己,其實他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拍一個他想看的電影,然後再說,同時有沒有別人也喜歡。
雖然後面的拍的兩部電影《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口碑參差不齊,但是已然將近耳順之年的姜文依舊保持著我行我素的模樣,無論如何,他都是中國電影史上那個鬼才導演,也希望之後能夠拍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