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對生離死別的感悟(生死場:激蕩歲月)
2023-10-10 20:59:42 2
民國女作家蕭紅的一生,短暫卻輝煌,雖然31歲因病逝世,但筆耕不輟,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今天我們來品讀她的代表作《生死場》。
小說主要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哈爾濱近郊一個村莊的鄉民「生」與「死」的故事。
小說僅有八萬字,雖然篇幅不長,卻道盡了生與死的悲涼與生存的不易。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來寫女性,寫她們嫁為人婦後的落寞與隱忍,寫她們孕育孩子時的痛苦與辛酸,寫她們罹患疾病時的無奈與悽涼。
01 明媚如花的姑娘,婚後黯然失色張愛玲曾說:「女人如花,如花的女人應保持如花的容顏,如花的才情,如花的品質。」
《生死場》裡的金枝正值十七歲,笑靨如花,青春嫵媚。情竇初開的年紀,提著筐子戰戰兢兢地走出菜圃,又在一聲聲口哨的召喚下,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往河灣走去。
河邊,大她三歲的成業在等她。相仿的年紀,相同的情愫,兩人滿懷深情,一番溫存。
等到成業回家後,和叔叔提起要向金枝家提親,嬸嬸則充滿悲傷地說:「等你娶過來,她會變樣,你也再不把她放在心上,你會打罵她呀,男人們心上放著女人,也就是你這樣的年紀吧!」
叔叔問他這十七歲的小姑娘娶過來,會做什麼活呢?成業回答:「她長得好看,什麼活都能做,很有力氣。」
當媒人上門向金枝的母親提親時,母親並不樂意。直到金枝向母親哭訴自己懷了孩子,母親才不阻攔。
這個年紀的金枝,原本就還是個孩子,若不是日益隆起的肚子,誰也不會把她當婦人看待。
結婚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金枝就變得像其他婦人那樣,開始詛咒自己的丈夫,她越發感到男人是最薄涼、最狠心的一類人。
每日天還沒亮,金枝就起床給丈夫做早飯,中午、晚飯又得燒飯,還得挺著大肚子去河邊洗衣服,她疲憊不堪,感覺腿痛得像折了一般。
有時天黑之前,她實在熬不住了臥床休息片刻,迷茫中聽到丈夫回來又匆忙坐起來。
雖然即將臨產,但丈夫並不特別在意她肚子裡有孩子這回事,欲望上來的時候,還是照樣找她溫存一番。
正如嬸嬸擔心的那樣,結婚後的成業對金枝不再上心了,也不體諒她懷孕做家務的辛苦。等到孩子出生後,他覺得自己才是最辛苦的那個人,擔負整個家庭的開銷。
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真是一點沒錯。
每當夜裡被小金枝吵醒的時候,成業總是說:「拼命吧,鬧死吧。」
過節的時候,他家什麼也沒預備,連一斤麵粉也沒買。他帶著怒氣回家,一看桌上連菜都沒燒,厲聲叫嚷起來。
這時,小金枝正躲在母親懷裡吃奶,成業依然不依不饒地嚷嚷:「我還有好的日子嗎?你們累得我,使我做強盜都沒有機會。」
金枝只能把孩子先放下,把飯菜擺好,然後去了廚房,不知是掃地還是收拾柴堆。
孩子仍哭著,成業發火吼道:「把你們都一塊賣掉,要你們這些吵家鬼有什麼用。」
廚房裡的金枝像火柴一般被點著,回答道:「你像個什麼,回來吵打,我不是你的冤家,你會賣掉,看你賣吧!」
成業摔了飯碗,金枝暴跳如雷,結果就是小金枝被成業活活摔死了。
可憐的孩子來到人間才夠一月,如此短促的生命就這樣戛然而止,帶著怨恨離開了這個薄情的世界。
02 生育孩子,女人的一場刑罰
有人說:「每一個孩子和母親都是生死之交」。
深以為然,女人為了誕下一個健康的孩子遭受了不少折磨。十月懷胎的辛苦,還要經受著孕吐、浮腫等不一而足的妊娠反應。幸運的女人順利分娩,不幸的女人可能搭上性命也沒能留住孩子。
《生死場》裡的幾個女人相繼生產,有一出生孩子就夭折的,也有意外早產的。但於她們而言,生孩子就如動物下崽一般,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夏天到了,不管是人還是其他動物都在忙著繁衍。房後的草堆上,狗在那裡生產,不消一會功夫,小狗順利落地。
房間內的女人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從黃昏到半夜,五姑姑的姐姐縱使熬得臉色煞白,也不見肚子有絲毫動靜。家人看到女人因痛苦而變黃的臉龐,都怕她熬不過去,甚至為她準備了葬衣。
直到天微亮,她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力氣,像死屍那般,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男人從外面進來,撒起了酒瘋,看到妻子像死屍那樣躺著,嘴裡責罵她在故意裝死,邊說邊準備用長菸袋砸向妻子,男人的母親過來把他拖了出去,每年都是這樣,男人一看到妻子生產就反對,像個瘋子一樣對待她。
過了一會,女人似乎清醒了一些,在產婆的幫助下,想盡辦法生產,好不容易將孩子生出來了。可惜,孩子沒一會就死去了。
作為產婆的王婆有時候一天得跑幾個地方,這日剛準備給二裡半的妻子麻面婆接生,門口又有人來催,說李二嬸子小產快沒命了,讓她先去那邊幫忙。她只能先丟下麻面婆趕向打魚村,等另一個產婆來的時候,麻面婆的孩子已經在床上哭著了。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生孩子對女人來說無異於一場刑罰。沒有現代醫學技術,無法人為幹預實施剖腹產,如果遇到難產,只能聽天由命。
當然,即使在醫學發達的今天,生孩子對女人而言,依然存在意想不到的風險。
紀錄片《生門》,聚焦每一個家庭都會面臨的生育問題,紀錄了4位遭遇極端情況的產婦及其家人在醫院生產過程中經歷的種種考驗。
在這部紀錄片裡,我們看到了女性生育孩子過程中驚心動魄的特殊情況,產婦和家屬揪心的瞬間,醫生奮力搶救,爭分奪秒的不易。
養兒方知父母恩,若不曾與死神擦肩,又如何能體會女性為人母的偉大和堅強?
03 疾病與死亡,無法逃脫的宿命
小說中作者不僅描寫了特殊年代女性卑微的家庭地位,她們在丈夫面前不敢大聲說話,甚至不敢笑得太久,只有在幾個女人在一起才能肆無忌憚說笑,而且還描寫了女性在疾病和死亡面前的無奈與辛酸。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描述是月英的悲慘經歷,月英曾經是打魚村最美麗的女人,脾氣溫和,從不高聲吵嚷和嬉鬧,生就一對多情的眼睛,每個人接觸到她的目光,都感覺如沐春風。
可惜紅顏薄命,如今的她臥病在床,喪失了自理能力,連喝水都要丈夫幫忙,晚上丈夫沒有回應她,她只能在床上低聲啜泣。
一年來,她沒能倒下睡過,她是完全癱瘓了,起初她的丈夫還替她請神,燒香,跑土地廟前索藥,連城裡的廟也去燒香,但就是不見好,之後丈夫覺得自己仁至義盡,並且月英的病一月比一月嚴重,丈夫就開始埋怨她,罵她,說自己倒黴,娶了一個祖宗供奉在家裡。
開始時,月英還和丈夫爭辯,丈夫動手打她,後來是連打都不想打了,絕望了。每天晚上,丈夫從城裡賣完柴回來,自己燒飯,吃完就睡下,只留下月英坐在一邊一夜呼喚到天明。
他們宛如一個人和一個鬼安放在一起,彼此不相關聯。
一日,王婆去探望月英,看到她說話只有舌尖在轉動,她的眼睛,白眼珠都變綠了,連牙齒也完全變綠了,頭髮像焦了似的,貼住頭皮。看上去,她就像是一頭患病的小貓,孤獨而無望。
王婆好心地給月英擦洗了身子,當擦臀部時王婆覺得有小小白色的東西落到手上在蠕動,王婆看清了是蛆蟲,她知道月英的臀下是腐了,小蟲在那裡活躍。三天後,月英死了,被葬在了荒山下。
曾經豔壓群芳的女子,最後卻腐爛而死,讓人不由得心生同情。
但死亡對她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她終於不用受丈夫的責罵,不用在夜裡苦苦哀求丈夫給水喝。
《生死場》這部小說,整個故事看下來讓人感覺悲涼和壓抑。
物質和精神的匱乏,讓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失去了該有的溫暖和親密,取而代之的是謾罵和漠不關心。
美麗女人月英的悲慘遭遇,小金枝的夭折,王婆的服毒,每個人物都充滿了悲劇色彩,既是時代的縮影,也是時代的無奈。
人和動物都在歲月的年輪裡,忙著生,忙著死,一刻不停歇。
而女性作為小說裡重點刻畫的一類人,她們的命運似乎從沒有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太多的身不由己,太多的卑微和無奈,為小說的悲劇色彩又增添了濃濃的一筆。
文/紫竹凌:多平臺籤約作者,自由撰稿人。歡迎關注@以書話人生,經典好書,與君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