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讀書筆記2000字
2023-10-10 20:51:24 2
培根是英國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科學家,他也算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出生於倫敦一個官宦世家,父親是朝中重臣,母親是有名的才女,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較早。
培根在劍橋大學深造期間,培根對傳統觀念和信仰產生了懷疑,開始獨自思考社會和人生的真諦。培根的父親突然病逝後,培根的生活開始陷入貧困。他一面攻讀法律,一面繼續求職。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取得了律師資格,並當選為國會議員,但他還是沒有任何職位。
這一時期,培根在思想上更加成熟,他決心把脫離實際,脫離自然的一切知識加以改革,把經驗觀察,事實依據、實踐效果引入認識論。這一偉大抱負是他科學的偉大復興的主要目標,是他一生為之奮鬥的志向。
而後培根得到新帝王的賞識。因此平步青去,但培根的志趣不在國務活動上,而在於對科學真理的探求上。這一時期,他在學術研究上取得巨大成果。培根死後,人們稱他為「科學之光」「法律之舌」。
這本書分58篇短文,我最喜歡其中的《論遠遊》和《談讀書》,遠遊和讀書這兩件事做好了可使人增長知識才幹,做不好則是浪費時間、金錢、精力。《論遠遊》開篇即寫道:「遠遊於年少者乃教育之一,於年長者則為經驗之一部分。」這一句話即寫出了遠遊的教育意義。作者認為年少者應被人提醒「有何事當看,有何人當交,有何等運動可習,或有何等學問可得。」我十分認同這種觀點,若無人點拔,青少年在遠遊途中可能會錯過良師益友、禮儀習俗而結交狐朋狗友,沾染不良風氣。另外,「遠遊者歸國返鄉後,不可將曾遊歷過的國家拋到九霄去外,而應該與那些新結識且值得結識的友人保持通信。」這些友人或許會使你下一次遠遊更容易些,甚至可以在另一個國家生活下去。
讀書之用有三:怡神、增趣、長才。怡神多見於蟄伏幽居,增趣添雅多見於高談雄辯,長才多見於處事辯理。「天資之改善須靠讀書,而學識之完美須靠實踐;因天生資質猶如自然花木,需用學識加以修剪,而書中所示則往往漫無邊際,必須用經驗和閱歷界定其經偉。」以上均是談讀書的益處。「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則使人善辯。」這一名言是說心智上的各種障礙都可以讀適當之書而令其開竅。
《培根隨筆》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教育和倫理等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對他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之見。讀《培根隨筆》就像聽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