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是幾級縣城(江蘇省的六合縣)
2023-10-10 21:39:15 6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各個城市發展建設的故事,例如江蘇省的徐州市、淮安市、蘇州市。在江蘇省的區劃變遷中,有一個情況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六合縣。在歷史上,圍繞六合縣的歸屬,南京與揚州之間,反覆10次爭奪。那麼,六合縣為何會這麼重要,南京與揚州為何要10次爭奪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江蘇省的具體情況。江蘇省是我國的經濟大省、糧食大省、人口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統計的數據,江蘇省的總人口達到了8400多萬人。在全國各個省份中,這樣的人口基數是非常高的。我國各個省份中,只有5個省的人口在8000萬以上。2021年,江蘇省的GDP總量排名全國第2位,達到了11.6萬億,這是非常不錯的水平。
從GDP總量來說,江蘇省甚至超過了世界上的部分中等發達國家。從人均經濟來說,江蘇省也是非常強的。目前,江蘇省下轄了13個地級市,俗稱為「十三太保。」分別是: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南通市、常州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鹽城市、淮安市、徐州市、宿遷市、連雲港市。其中,南京市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從區域來說,江蘇省由蘇北、蘇南、蘇中等部隊組成。蘇南地區屬於標準的江南文化,在飲食、口音、風俗、建築風格等諸多方面,擁有非常明顯的特點,例如口味偏甜、崑曲、園林等等,非常有特點。蘇北地區包括了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等地,很多方面更加接近於北方。例如徐州的飲食、口音等方面,非常接近中原和齊魯。
作者的一位朋友是徐州姑娘,非常能吃辣。說方言的時候,非常接近山東魯南口音。至於蘇中地區,則是標準的江淮文化,江淮文化在各個方面,堪稱自成一派。目前,六合區隸屬於南京市,六合區的前身就是六合縣。在歷史上,圍繞六合縣的歸屬,南京與揚州先後6次爭奪。
六合這個名字,出現於南北朝時期。在北周統治時期,在江北地區組建了六合郡。隋朝建立以後,隨著削減郡縣的推進,六合郡被降級為六合縣。在唐宋統治時期,六合縣一直隸屬於揚州管理。眾所周知,我國行省制度出現於元朝。12世紀後期,元朝先後消滅了金國、西夏國、大理國、南宋等一系列政權,建立了疆域面積空前遼闊的龐大王朝。
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對於元朝來說並不合適。元朝借鑑了金國行尚書臺的經驗,進一步改進以後,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遼陽行省、湖廣行省。當時,六合縣隸屬於河南江北行省的揚州路管理。請注意,六合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屬於整個江南的屏障與咽喉。
尤其是在軍閥混戰或者南北對峙的時期,六合縣非常重要。在南北朝統治時期,六合縣屬於整個南方政權的要地,被稱之為「京畿之屏障、冀魯之通道、軍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鎮。襟江控淮,屏障南京」。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繼承了元朝行省區劃以後,進一步調整和細化。在明朝建立的初期,六合縣仍然隸屬於揚州府管理。
明朝初期,朱元璋定都南京,稱之為應天府。為了加強應天府的防禦體系,1389年,朱元璋把六合縣劃入了應天府管理。17世紀中期,清朝逐步消滅了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南明勢力,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在清朝統治時期,南京地位下降,更名為江寧府,成為了江蘇省的省會。在這一時期,六合縣仍然隸屬於江寧府管理。
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時期。江蘇省經濟發達,地理位置重要,各地軍閥相互爭奪、進攻,對江蘇各地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再加上一系列的自然災害,百姓們的日子很苦。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時期。
出於實際管理的需要,江蘇省被臨時分為了蘇北行署區、蘇南行署區。行署區屬於建國初期的臨時性區劃,對標了周邊的各個省份。除了蘇北、蘇南兩個行署區以外,我國還陸續組建了旅大行署區、陝南行署區、川北行署區等一系列的行署區。建國之初,六合縣隸屬於蘇北行署區的泰州專區管理。1950年,六合縣劃入了南京市管理。
不過,僅僅幾個月以後,六合縣重新劃入了泰州專區管理。1952年,泰州專區更名為揚州專區以後,六合縣仍然隸屬於揚州專區管理。進入50年代以後,隨著我國經濟進入平穩發展階段,過分複雜的區劃,不利於經濟發展。1952年,蘇北、蘇南行署區被撤銷,重新組建了江蘇省。
1956年,揚州專區下轄的六合縣,劃入了鎮江專區管理。不過,這一段時間並不長,僅僅1年以後,六合縣又一次劃入了揚州專區管理。1958年,在江蘇省的區劃調整中,為了擴大南京市的管轄範圍,進一步擴大南京市的綜合實力。1958年6月,六合縣又一次劃入了南京市管理。
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交通、通訊水平有限,下轄的區縣太多,根本忙不過來。1962年,六合縣再次劃入了揚州專區管理。鑑於六合等地的重要性,1966年,江蘇省專門組建了六合專區。六合專區下轄了儀徵縣、金湖縣、江浦縣、六合縣、盱眙縣等5個縣,與揚州專區屬於並立關係。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以後,揚州專區、六合專區陸續更名為揚州地區、六合地區。
1971年,六合地區被撤銷。原本下轄的5個縣中,六合縣又又又劃入了揚州地區管理。南京市的管轄範圍有限,很多項目和工廠無法推進。1975年,揚州專區的六合縣,再次劃入了南京市管理。在此之後,六合縣開始長期隸屬於南京市管理。不得不說,從歷史長河中,圍繞六合縣的歸屬,南京與揚州反覆10次爭奪。最後,隸屬於南京市管理。
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南京市的飛速發展,南京市的城區面積越來越大,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南京市的區劃又出現了調整。2002年,六合縣與大廠區合併,組成了南京市六合區,並且延續至今。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