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最古老的樹(莆田深山古廟藏著一棵五百年山茶樹)
2023-10-18 18:42:53 2
清水寺位於秀嶼區埭頭鎮八仙山,為汀港村每年春節最為熱鬧的寺廟。寺廟古老莊重,廟宇內供奉著觀音神像。寺院後有一棵五百年老茶樹,花開不敗,年年「請花求子」者絡繹不絕。
寺旁杜松清水寺位於秀嶼區埭頭鎮汀港村八仙山山腰,寺廟周邊長著幾株八百年歷史的杜松。關於杜松,最早的傳說源於道教呂洞賓路過汀港,在後山飲山泉解渴時,遇見山腳下三家農家草屋。草屋內有一老婦,拿出幾個番薯給尚未成仙的呂洞賓充飢。
呂洞賓吃飽喝足後,被安排進東房休息,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躺在石頭上,再也不見草屋老婦,周身徒有杜松環繞,木香撲鼻。
呂洞賓正感詫異,只聽頭頂上有大道傳音:「小生保重,阿彌陀佛……」抬頭見祥雲託著南海觀世音菩薩遠去,空中飄落一片黃紙,上書:「杜松樹下享清夢,得道途中不得閒。」呂洞賓又驚又喜,忙磕頭作揖:「多謝觀音菩薩指點!」
這便是汀港山杜松最早的傳說,後由於一九五八年大躍進,生產隊為做獨輪車,砍伐村中不少杜松,十一株古杜松,只留下三株。悔恨不已的村民多次嘗試重栽杜松,或播種、或剪枝插種始終求而不得。
直到一九八三年重建清水寺,一九八四年四株杜松幼苗悄然發芽,到一九八五年再長出幾株。後清水寺廟修建完畢,至今再沒長出一株新杜松。
畫中之寺來到院埕中,右手邊是兩座矮石廟屋。石屋沒有門,唯獨只有門框。於石屋中向外看,可見門前沿伸的石道寂然,環繞廟宇的杜松青翠……
恍惚間,只覺得石門框是木畫框,門外景是天仙畫。晨曦暮曉,風吹雨淋,一年四季,門外景變幻無窮。而門內人臥床榻,感天地玄黃,窺宇宙洪荒,佛禪道義,頓悟萬千。
清水寺正寺於寂靜的院埕正中,寺廟為木架紅瓦硬山頂結構,白牆上有八仙過海、西遊記等彩繪,正殿門上的木牌匾豎寫「清水禪寺」四個大字。
古樸的寺廟,與院埕中高大的柚子樹相得益彰。沉甸甸的樹果散發的柚香與寺前香火味雜糅,能在記憶深處輕易留下神聖自然之味。
然柚樹非清水寺樹,穿越正殿,沿著狹窄的通道徐徐前行,踏上幾道泛白的石階,一棵傷痕累累的茶樹映入眼帘當中。
茶樹有五百年歷史,每逢春節,村民都會來此地「請花」傳說折下帶花葉的小枝幹,插在女人頭上,就可以如願以償地「開枝散葉」,據說特別靈驗。
雖然年年「請花」的人絡繹不絕,但百年山茶樹依舊花開不敗,於幽靜的寺廟內,自在生長,展臂擁抱青天。
寺與傳說八仙山面朝興化灣,由於海風常年吹襲的原因,清水寺基本都用山石搭建。撫摸來自大蚶山脈的古老石條,崎嶇的石面猶如笛孔,刻錄著最早的海風低語。那些關於寺廟古老的故事,仿佛也鑿刻在泛黃的石壁當中。
傳說乾隆皇帝南巡時,曾在清水寺歇腳。寺僧以寺前山泉泡茶招待乾隆。口乾舌燥的皇帝將清茶一飲而盡,只覺水清茶甘,歡喜無限,興起時徒然御筆留跡「清水清茶陪清客」,並為山泉賜名「湧泉」。故寺廟得名「清水」。
而另一則「伽藍現靈清水寺」的故事,講述的則是在正殿中央供奉著的伽藍和他的徒弟,曾經入夢於鄉民的夢中,勸誡鄉勿生貪念的美麗傳說。
時至今日,清水寺的傳說依然為村民們津津樂道。不少市區達官貴人,在聽聞清水寺的靈妙之處後,也時常悄然訪村,於殿前祈福。
「寺於汀港山東面,周圍杜松林立,前院柚樹結果,後院茶樹花開,內有老僧睡榻。門開見山,翠林如畫,禪意無限。常有達官貴人,悄然訪村,專為寺佛而來,得意歸去……」
一直有座清水寺,久在深山無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