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馬降龍碉樓簡介(開平百年馬降龍碉樓)
2023-10-18 11:06:39 2
開平百年馬降龍碉樓 融會中西建築工藝
據香港大灣區時報報導,開平地勢低洼,而且河流密布,所以每遇颱風暴雨,常有水患。另外該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混亂,清初已有鄉民修建碉樓作為防洪防賊之用。
錦江裡瑞石樓是開平現存最高、最美的碉樓,有「開平第一樓」之稱。
林廬是碉樓群的其中一座,位於慶臨村。
2001年國務院公布開平碉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評為「廣東最美的地方」。碉樓散布在開平市各個腳落,連路邊都輕易看到,其中馬降龍碉樓群位於開平市百合鎮百合墟東南面,由永安、南安、河東、慶臨、龍江五條自然村組成,是黃、關兩姓家族在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興建。
馬降龍居廬的三角形山花,仿希臘巴臺農神廟,花紋卻是西亞的西番蓮花朵。
掩影在綠竹叢中的馬降龍碉樓。
碉樓融合了中西建築風格。
馬降龍村背靠氣勢磅礡的百足山,有13座碉樓,皆建於20世紀初,保存完好,掩映於村後茂密的竹林中,與民居、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這裡的碉樓將本土傳統的人居環境與西方先進的建築工藝和文化內涵相結合,有中國硬山頂式,英、德古堡式和歐美別墅式等模式;有私樓和眾樓之分,由華僑、港澳同胞或鄉民獨資興建的屬私樓,集資建造的是眾樓。
圖:黎旭陽 文:張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