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姓氏發源地哪裡(從江夏世家看黃氏的由來)
2023-10-15 06:21:48 1
黃氏姓氏的由來,乃「以國為氏」,這是大部分黃氏後人所認同的。然而黃國建於何時?是怎樣產生的?這些問題便眾說紛紜了。
關於這些問題的解答,說得較可信的是《諸暨孝義黃氏族譜》,其中說道,「黃為贏姓十四氏之一,出於陸終氏,後受封於黃,今光州定城西12裡,猶有黃國故城。黃既為楚所滅,子孫散之四方,以國為氏。」
而在《百家姓考》中,對黃氏考證則寫道:「陸終的一支子孫,在3000年前周武王取得天下時,曾被封於黃國,也就是現在河南省潢川縣之西地方,列為當時周天子諸候之一。左傳上所記載的『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洧不會。』指的正是這個黃國。後來,黃國終於被野心勃勃的強楚所滅,於是子孫四散,開始以國為氏。我國的黃姓,正是這樣來的。」
但是,楚國何時滅了黃國?黃氏何時開始「以國為氏」?據《辭海》註:「黃,古國名,贏姓,在今河南潢川西。《春秋·僖(鏊)公十二年》楚人滅黃。」
以此推算,楚人滅黃是公元前648年,那麼黃氏的出現應在公元前648年之後了。
那時黃國在哪裡呢?《辭海》中提到是在今河南潢川西。當年秦統一全國後,建立郡縣制,黃國故址被劃入江夏郡的轄區內,轄境在現河南省東南部,及湖北省北部等大片地區內,約有十多個縣市。
因黃氏原來就在那裡聚居,後來發展成為大宗大族,由此江夏郡便成為黃氏的發祥地。
從東晉末年開始,遠在江夏繁衍生息的黃氏,為避免戰亂,大舉向東南遷移。到了宋代,已繁衍成為閩八大姓氏之一,而且遍及福建各地。
南宋末年至元代間,黃氏又從福建南遷入潮汕。內陸一路,從福建寧化、汀州、永定,經粵東大埔、梅縣,然後進入潮。沿海一線,則從福建莆田、泉州、同安、漳浦而入潮。
千百年來,散居在閩南和潮汕的黃氏,憑藉著「江夏世家」和黃氏認祖這條紐帶,在住宅大門都掛上「江夏世家」的匾額,把它作為黃氏尋親認同的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