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溶膠傳播比普通傳播快多少倍(氣溶膠傳播的威力到底有多強)
2023-10-15 05:02:43 1
近日,山東省臺兒莊一居民在外出挖野菜時,與同時間在該地方停留的一名無症狀感染者有過接觸,因未佩戴口罩,結果被傳染新冠病毒。據相關專家調查分析,該患者是通過氣溶膠傳播感染的,氣溶膠傳播威力有多強?我們該如何防範?平時還能不能開窗通風?
氣溶膠是固體或液體顆粒分散後並懸浮於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系統,平時我們看到的煙、霧等就是氣溶膠。而氣溶膠傳播是飛沫在空氣懸浮的過程中形成飛沫核之後,再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向更遠的地方傳播。
一些最常見的氣溶膠是自然產生的,比如樹木燃燒後的灰燼、植物的花粉、真菌、孢子等等,都是有一定漂浮力的氣溶膠,還有海洋中的巨浪會在空中形成鹽、乾燥地區風吹起的灰塵、火山爆發產生的火山灰等等。
其實氣溶膠本身並不可怕,我們平時都在接觸,但是如果有病毒的話,會很危險,比如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患者在咳嗽、打噴嚏,甚至在說話的時候都會排出含有病毒的混合物體到空中形成氣溶膠。這樣的生物氣溶膠能夠在空氣中懸浮幾個小時,然後向更遠的地方不斷擴散,當人體呼吸到這類氣溶膠時,病毒就會進入人體內,從而導致感染新冠。
同時,氣溶膠傳播的威力比此前大眾所熟悉的飛沫傳播要強上很多,飛沫傳播的距離一般不超過2米,而氣溶膠由於本身的懸浮性,它在空氣中的擴散範圍更大,傳播距離要遠上不少,從而也會導致無接觸傳播。
並且氣溶膠在空氣中存留的時間更長,長時間都漂浮在空中不下沉,所以它的危險性更強,就好比你走在路上聞到了煙味,但是旁邊沒有抽菸的人。而且,據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表示,氣溶膠傳播不僅僅是只傳播新冠,還會傳播流感、麻疹、感冒等引起的病毒。
其實,在平時生活中,常見的霧霾、吸菸、呼吸、說話、咳嗽等等,都會產生氣溶膠,甚至包括生理排洩活動也會產生氣溶膠。但是也不用太過於擔心,氣溶膠傳播並不等於空氣傳播,會有一定的距離限制。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人們咳嗽或者打噴嚏時,飛沫的傳播距離在2米左右,氣溶膠則在6-9米左右。不過一旦距離遠了,氣溶膠的濃度會不斷降低,其中含有的病毒顆粒也會變小,所以距離稍微遠一些的話人們不會什麼影響,也不影響正常開窗通風。
適當的通風可以有效減少空氣中懸浮的氣溶膠,因為氣溶膠在不通風的環境中,反而會停留得更久,尤其是一些密閉空間。比如說電梯,由於空氣流通較差,如果電梯中存在著有病毒的氣溶膠,那麼大眾搭乘電梯後傳染的風險會增高。
但如果處在疫情較嚴重的地區的話,要注意空氣流通的方向,尤其是家旁邊或者鄰居有人隔離的時候,不建議頻繁地開窗換氣。並且儘量錯開開窗通風的時間,避免別人家空氣和自己家空氣相互流通。
我們該如何防範氣溶膠傳播?一定要戴口罩!通常氣溶膠顆粒會大於10微米,所以通過口罩是可以有效阻擋的,不管是不是在人員密集的地方都儘量戴好口罩。包括除了家庭以外的所有室內場所和室外場所,比如辦公室、電梯、商場、電影院、衛生間、廣場、公園等等的一些地方,都要全程戴口罩。
其次就是要注意環境的消毒,對於較為封閉的空間,容易產生氣溶膠的場所,一定要進行環境消毒,包括對於空氣的噴灑消毒,這樣才能儘量的減少空氣中病毒氣溶膠的載體。
最後是保持社交距離,平時與其他人接觸的時候儘量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風險,就算平時見到朋友時也要儘量避免握手和擁抱等行為,相互的交流不宜太近。
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傳染性不斷加強,平時大家一定要做好基礎防護措施,外出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護。
好了,今天就到這兒了,關注過客,聽過客說,我們下期見。#多地通報「氣溶膠傳播新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