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的電影評價(臥虎藏龍圖文評)
2023-10-04 12:18:32
本文作者「南薰」,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算帳的人終於來了,一大幫武林人士,好不浩浩蕩蕩。酒樓這裡把之前宋明、李雲暗示的那個江湖網全盤託出來了。這群人高矮胖瘦兼有,各種武器具備,橫跨僧俗兩道,師父嘍囉齊全。從他們落座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各自地位和今天來這裡的任務差別。宋明和李雲都來了,可是一個跟著人群上樓,一個站在遠處看著,他們的確只是江湖網的一隻小結,今天這陣仗就輪不上他們出場了。
正對著玉嬌龍的是這一群人中的眾望所歸者。後面的老頭年輩更長,論功夫已不如前面這位正當壯年的男人,但位望更高,所以坐在後面,不用親自出馬。而正當中那個略顯突兀的和尚,恰給這張網做了一個絕妙的註解。熟知金庸武俠世界的我們對於江湖中的和尚並不陌生,甚至不會去想他為什麼出現在這裡。而後面玉嬌龍說:「和尚不念經,跑到這裡來開葷也該教訓!」,這一句訓斥好像才點醒了我們,「是哦,他不是和尚嗎,為什麼要來參與討伐玉嬌龍這樣的紅塵俗事呢。」這恰恰說明了武林其實也是一張世網,並不因為他們是習武之人而和這世上的大多數人有什麼不同。這裡沒有方外之人,江湖也不是一個天高任鳥飛的自由世界。
「鐵臂神拳」米大彪竟然被人坐著,空手,卸了袖子,真是不能更打臉了。這米大彪能作為江湖發言人外加頭陣先鋒來和玉嬌龍對話,地位、功夫自然都是這一群人中頂尖的,可是名頭和實力之間居然也相差這麼大,也難怪玉嬌龍看不起這些江湖人士。
這時候玉嬌龍已經把剛才那位踢下樓去了,這群人雖然生氣,但還是保持著最起碼的江湖規矩,看出了玉嬌龍功夫的路數,仍然堅持要問出她和武當派的關係。可憐了這群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對牛彈琴」呢。
雞同鴨講、互相看不順眼的雙方終於打起來了。這一段武打完全是玉嬌龍的個人表演,充滿了飛揚輕狂的少年意氣。玉嬌龍一邊打一邊喊出自己的江湖宣言:「我乃是,瀟灑人間一劍仙!青冥寶劍勝龍泉!任憑李俞(諧音「鯉魚」,真是淘氣)江南鶴,都要低頭求我憐!沙漠飛來一條龍,神來無影去無蹤!今朝踏破峨眉頂,明日拔去武當峰!」真是「幽并遊俠兒」一樣的豪情啊。但因為雙方實力差距太大,也因為是和並無害人之意的單純的玉嬌龍過招,所以這段打鬥在玉嬌龍碾壓全場的豪氣中卻又透著雞飛狗跳的荒誕。最後玉嬌龍「拔去武當峰」的一聲豪言是由酒店樓梯哐啷啷的倒地聲來回答。這個收束真是絕妙,一種熊孩子胡鬧的即視感撲面而來。不過青春就是這樣,熱血與中二並存。你可以笑她傻,可以氣她任性,可又不得不為那不知遮擋的生命的光彩叫好。畢竟看著她那樣釋放,你的心也會輕揚起來。
用光了銀子、無計可施的玉嬌龍只好來找「姐姐」俞秀蓮江湖救急一下。俞秀蓮看見她來,眉頭幾不可見地皺了皺。對這個傲慢、自私、任性的官家千金,俞秀蓮已經憋了一肚子氣,但還不能發作。她以為玉嬌龍在江湖上遊蕩了一段日子,見識了江湖是怎麼回事,那麼以前那種羅曼蒂克的江湖幻想應該破滅了,人也應該長大點了。現在走投無路地跑到自己這兒來求幫助,正好跟她講講道理,帶她回北京。可不曾想,已經卸下了一切偽裝,脫離了一切外在束縛的玉嬌龍,怎麼會再回到過去的生活。
俞秀蓮剛要拿出「姐姐」的樣子來跟玉嬌龍講道理,玉嬌龍馬上就開始裝可憐撒嬌。俞秀蓮看她這個樣子,心也軟了下來。她對玉嬌龍的判斷一直都不準確,她以為玉嬌龍只是個被寵壞了的千金小姐,玉只是因為感情和婚姻的事情不如意才離家出走,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她就會乖乖回去了。還是李慕白最早一眼看到了玉嬌龍的本質,「她不是那樣的人,她應該到武當山來做徒弟。」「這姑娘的心性需要約束,劍法也需要進一步的修煉,否則將來很可能成為江湖上的一條毒龍。」果不其然,接下來俞秀蓮提到了羅小虎,得到戀人消息、感情問題有望得到解決的玉嬌龍卻翻臉不認人了。她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受人控制,她憧憬江湖、離家出走就是想要自由自在,現在「李慕白已經安排了」的話讓她又嗅出了控制的味道,她立刻翻臉罵道:「你們都是一起的,給我下套兒我走!」
饒是俞秀蓮這樣好脾氣的人也忍不了玉嬌龍了,苦心不被接受,計劃總是被破壞,一直隱忍未發的她把對玉嬌龍的不滿統統發洩了出來。玉嬌龍則毫無內疚,傲慢又自負地回答道:「朋友本來就是假的,只是我懷疑,做我的敵人你能撐多久!」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受到烏鴉「你死我活」江湖觀的教育,配上玉嬌龍官家千金那眼高於頂的優越感和與生俱來的不羈性格,再加上武學天才的稟賦,種種因素糅在一起使玉嬌龍成了一把鋒芒畢露的劍。這劍對別人危險,對她自己同樣危險。她長這麼大恐怕連朋友都沒有交過,卻可以言之鑿鑿地說朋友都是假的。對這個世界和人心她其實知之甚少,卻簡單地揮舞著烏鴉傳給她的一套江湖哲學當作防身的武器,還自以為已經看透了這個世界。拿厚黑寶典當社會指南的年輕人大略如此,高談著對於人性之黑暗陰私的深刻見解,其實最傻最天真的就是他們。
俞秀蓮和玉嬌龍的第二次打鬥。這段武打是全片的高潮,張力十足,卻又優美如舞蹈,流暢如行雲。這段武打的節奏張弛有度,動作既有力量的真實感又有飄逸的動感,恕我語拙,實在很難用語言把它的美表現出來。百聞不如一見,還是親自去欣賞來得更好。
戰鬥開始前,兩人的心態是不同的。鑑於上一次對決的結果,俞秀蓮對這場打鬥是胸有成竹。對方雖然氣勢盛,但是缺乏經驗。她堅定的眼神和嘴角噙著的那一點微笑顯示了俞秀蓮的信心。反觀玉嬌龍這邊就略顯慌張,眼睛轉來轉去。俞秀蓮率先出擊,利用自己經驗上的優勢,做假動作騙對方吃了個虧。然後就開始了打打打。玉嬌龍拿著削鐵如泥的寶劍佔了很大的便宜,俞秀蓮拿什麼跟她打都被她廢了兵器。廢了雙刀,俞秀蓮就抄起長槍。長槍被斬成了兩截木棍,俞秀蓮又拿起兩隻鉤戟。最後惱羞成怒的俞秀蓮索性舉起鐧來應戰,可是就連鋼筋鐵骨的鐧也被砍成了上面那副德行。拿青冥劍沒有辦法的俞秀蓮以劍作刀,終於制住了玉嬌龍。
這一段武打中雖然有用到替身,但大部分動作是演員自己完成的,這保證了武打的真實性和電影的質感。要完成這麼一長段武打,演員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楊紫瓊是打星,應對武打動作更有經驗,但她畢竟不像李連杰那樣真的會功夫,要真人上陣、短兵相接地完成這段打鬥也是不容易的。章子怡就更不用說了,有舞蹈的底子,但沒拍過武打,甚至沒怎麼演過戲,可是整部電影的表演和武打都達到了很高的完成度,確實是一個天賦很高又十分努力的女演員。
玉嬌龍逃進了竹林中。大片大片的竹林,第一次肆無忌憚地在銀幕上鋪開。沒有窗框的束縛,沒有河流漁樵的陪襯,只有滿眼的竹在風中搖曳起伏,龍吟聲聲。開篇的時候講過,竹林在《臥虎藏龍》裡是一個重要的意象,它隱喻著人心、情感、欲望。李慕白和玉嬌龍在竹林裡的交鋒也是心之纏鬥的一個形象展示。玉嬌龍的內心正如肆意生長、沒有限制的竹林,她想要自由自在、任意而行,可是真的到了無拘束的江湖中的時候,玉嬌龍卻對那不可捉摸、無邊無際的江湖和人心感到迷茫和恐懼。玉嬌龍在竹林裡奮力掙扎著,好像稍微一不小心就會溺斃在這竹海中一樣。李慕白在竹林裡則是悠遊自在,遊刃有餘。他對江湖的體認遠非玉嬌龍可比,而多年來對內心的修煉使他完全可以從容不迫地面對波譎雲詭的心海。
在我接觸到的評論裡,對這段竹林戲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有人喜歡它對武打的想像力和詩意的畫面;有人則批評它飛來飛去不合乎武打的傳統,是對《俠女》那場經典竹林戲的不成功的致敬和模仿。這場戲確實把《臥虎藏龍》中獨特的武打設定發揮到了極致,非常的風格化,也非常的寫意。這段武打表現人物性格和內心世界的象徵意義遠大於武打動作本身攻防對抗的意義,而電影中的武打本來就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所以我個人認為也不必為動作是否突破了某種傳統的武打設定而感到糾結。
玉嬌龍心裡其實是怕李慕白的,不光因為李慕白武功強,也因為他身上具有強大的陽性、正面、力量的屬性。玉嬌龍手裡的青冥劍在李慕白的手劍面前也只能乖乖繳械。輸人不輸陣的玉嬌龍還想最後抵抗一下,說什麼三招之內能拿回青冥劍就跟李慕白走,李慕白早就看穿了她的軟弱,一把就把劍搶回來了。
玉嬌龍對青冥劍真是執著啊,李慕白把劍拋下瀑布,玉嬌龍居然也跳崖去追,殉情的情侶跳得都不見得有她那麼果斷。這時已經好久不見出場的烏鴉突然飛出來,撿走了玉嬌龍。可見她其實一直都跟著玉嬌龍,李慕白說的好:「她一定在附近盯著,我料她不至於傻到讓人發現,她遲早會想法子回到她的主子身邊。」
一邊說著溫情的話語,一邊準備著殺人的兇器。烏鴉算得很精,真刀真槍地打她不是玉嬌龍的對手,先下迷香把玉嬌龍迷暈,等香的效力發作了再從暗處向玉嬌龍射毒針,萬無一失。後來李慕白說師父江南鶴也是喪命在這九陰針下,想到烏鴉和江南鶴的親密關係,估計她用的也是同樣這一招。人心人情的刀劍才是殺人的兇器啊。
玉嬌龍之前說:「朋友都是假的。」可這只是她的觀念,她對什麼是假朋友一點體驗也沒有。江湖裡並不總是殺人的,殺人畢竟代價太大,並不是常態。可如果要殺人的時候,烏鴉大概堪稱是多數人的縮影,以最小的風險和代價,殺人於無影無形,連血點都不會濺到自己身上,這才是江湖的殺人方式。
玉嬌龍和李慕白之間的情慾色彩在這一段最濃重。這時玉嬌龍中了迷香,整個人都被欲望控制了,「要劍還是要我」的問話簡直是赤裸裸的勾引。不過李慕白的理性還堅守著陣地,沒有倒下。關於玉和李的關係有很多討論,最極端的一種是把李和玉的情慾關係落實,李慕白想收玉嬌龍做徒弟就是對她懷有非分之想,玉是了解到這一點才百般拒絕的。對此我想說的是,玉嬌龍對李慕白必然有一種情慾的誘惑,這毫無疑問,但這種誘惑和雙方都沒有關係。這種誘惑是人的年齡和性別屬性自然產生的,不是人物的主觀意願。而李慕白必然,也必須是堅守著自己道德修為的、不為所動的,這樣才能構成戲劇的張力,保持《臥虎藏龍》的品格。
關於張力,大家可以參考《青蛇》裡小青和法海的關係。極盡所能誘惑法海的小青和怎麼都巋然不動的法海正好形成了情慾和禁慾的一對矛盾,雙方的對抗如同巨浪衝擊在險峭的海崖上,轟鳴陣陣,水沫四濺,這樣才形成了戲,才有了一種美感。試想如果法海投降了,倒在小青的腳下,對抗和矛盾都消失了,那還有什麼意思。如果更等而下之的,法海根本一開始就對小青想入非非,那這人物和這戲整個就...ew,大概會跟噁心地吃了個蒼蠅差不多吧。返回來說李慕白也是一樣,他不能動,他一動,電影在前麵塑造的宗師形象就轟然崩塌了。試想電影的男主角在99%的時間裡都是德藝雙馨的大俠,到了片尾突然毫無預兆地變成了猥瑣男、負心漢,這滋味未免也太過酸爽了吧。各種神片兒裡大概會出現這樣的情節,但那絕不可能是《臥虎藏龍》。
圖窮匕首見,玉嬌龍已經被嚇傻了。烏鴉對玉嬌龍是真恨,也是真的有感情。正因為她真的對玉嬌龍投入了感情,她才這麼恨玉嬌龍欺騙、背叛了她,跟到天涯海角也要殺掉她。「嬌龍,我唯一的親,唯一的仇。」烏鴉臨死前的這句總結陳詞概括了她對玉嬌龍的全部感情。
全片感情戲的高潮來了。李慕白中毒已深,面臨著最後時刻的選擇,是用最後一口氣提升得道,還是放下這口氣,說出自己的感情,然後墜入幽冥。這段臺詞寫得很感人:
俞:「慕白,守住氣。…….給我一點希望。」
李:「秀蓮…」
俞:「別動氣。」
李:「生命已經到了盡頭。我只有一息尚存。」
俞:「用這口氣,煉神還虛吧。解脫得道,元寂永恆,一直是武當修煉的願望。提升這一口氣,到達你這一生追求的境地。別放下,浪費在我身上…」
李:「我已經浪費了這一生,我要用這口氣對你說,我一直深愛著你!」(說完這句話李慕白就倒下了。)
李:「我寧願遊蕩在你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你…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中毒,最焦急的人是俞秀蓮,她守在李慕白身邊,靜靜地承受著內心的煎熬。李慕白不行了,俞秀蓮必然悲痛萬分,可她還是克制住了自己感情的要求,優先李慕白的需要。她真是溫柔懂事得讓人心痛。從片頭李慕白因為「有些事需要再想想」而下山到現在,想了一整部電影的李慕白終於想通了。人生一世終將歸於虛無,如果有什麼能夠照亮孤獨的生命,在死後仍然能給靈魂以指引的話,那就是心中的愛了吧。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愛,多麼主旋律的主題,可是放在李俞這對把愛深藏在心裡,為愛付出了一生的人身上,又是多麼令人唏噓感動。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李俞大概也可以說:「朝聞愛,夕死可矣」了吧。
身心俱疲的玉嬌龍來到武當山和小虎團聚,卻在小虎許願回新疆之後跳下懸崖。前面我從人物的角度對玉嬌龍跳崖的行為試著解讀了一下。這裡我想從電影的角度再談談我的看法。這部電影的主線雖然是玉嬌龍從官家千金到江湖客的經過,但這並不是一部以青年成長為主題的電影。紛繁複雜的江湖關係,跌宕起伏的人物命運,恩怨情仇,所有這些都如過眼雲煙,終歸虛無。玉嬌龍縱身一躍,將一切都留在身後,自己化入天地之中。這個結局是非常中國式的,所謂「終篇接混茫」。沒有意義的結局,卻給人留下回味的空間,餘音繞梁,悠遠綿長。
--------------------------------------我是拖了太久稿非常不好意思的分界線---------------------------------------
這個坑從去年一直拖到了現在,雖然坑了好久,但畢竟還是填上了。說明我不是一個食言而肥的人~(用小丸子的口氣)(滾)
所以就一更完結啦,一個長長的結束篇,希望大家看得開心~
感謝滾滾毛催稿,沒有她,我還不知要拖到猴年馬月。
寫這篇文本來是自己心血來潮一時爽,沒想到因此而有很多朋友跟我討論這個電影,真是吾道不孤啊。對一部電影能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和解讀恰恰說明這是一部真正的好電影,還沒看過的各位親,推薦哦~
(全文完)
本文作者「南薰」,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13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南薰」關注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