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哪裡有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廣西南寧再見裡亭蔬菜批發市場)
2023-10-04 08:05:28
南寧農產品交易中心全景(效果圖)
南寧市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大門
廣西農業會展中心和賓館大樓已經拔地而起。
羅勁松 文/圖
它曾經是南寧最大的「菜籃子」,也曾經是商務部「雙百市場工程」扶持項目。如今,隨著城市建設現代化步伐加速邁進,它已完成歷史使命,一個更大規模的「菜籃子」,正在南寧市東部開發熱土上崛起……
1 難 忘
一段新聞探訪留存的記憶
早在10多年前,就傳出南寧市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要搬遷的消息。可是,10多年來,每次路過大學路與明秀路交叉路口,總能看到市場裡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情景。於是,我不得不感慨:這個和南寧人「柴米油鹽」息息相關的批發市場,生命力實在強盛!
臨近2018年年底時,終於得到確切消息: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定於12月29日正式關閉!這個曾經號稱「老大」的「菜籃子」,終於結束了它與南寧人23年的陪伴。
於是,我帶上相機,在它關閉前趕往五裡亭。作為一位曾經以關注市民「菜籃子」為己任的媒體人,在20多年新聞生涯中對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有著太深切的感受,我必須用相機為它留下永遠的記憶。
那天下午4時,我走進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大門,出乎意料,呈現在眼前的依舊是熟悉的景象——蔬菜成堆,水果成行,雞鴨成群,糧油成市。市場裡人來車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完全感覺不到拆遷的氣氛。
只是,在一排排鋪面的牆體上,隨處可見用紅漆寫著的一個個大大的「拆」字。
信步來到家禽交易區,只見在一般農貿市場裡罕見的彩鳳雞,在這裡卻成群結隊;叮噹土雞、小董閹雞,在鋪面裡隔欄相望,來回奔湧;獅頭鵝、欽州海鴨不甘寂寞,你鳴我叫,鬧騰不休……
當處於偏僻角落的一群羽毛鬆散稀疏,屁股、脊背露出紅彤彤皮肉的老母雞出現在眼前時,我的腦海裡瞬間跳出一個熟悉的名字來——河南老母雞。
許多上了年紀的南寧人應該還有印象:20年前,隨著《南國早報》記者一場追根溯源的暗訪,邕城曾經掀起過一場「河南老母雞」風波。
那是1998年元月,早報熱線電話接到讀者關於「在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經銷的河南老母雞可能有問題」的報料,編輯部決定派記者前往探訪。
凌晨4時,整個南寧市還在夜色中沉睡,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卻已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批發交易如火如荼。一輛輛大卡車拉著雞鴨、蔬菜排成長龍魚貫而入。車還沒停穩,一群群批發商便蜂擁而上,七嘴八舌,討價還價。
在家禽交易區,前往探訪的我們果然看到一車車來自河南等地的老母雞正在卸貨。在寒冬裡長途跋涉而來的這些雞一律無精打採,光禿著紅紅的脊背和屁股,雞群中還混雜著一些死雞。
在隨後的採訪中,我們對河南老母雞的來源、去向等情況進行了追蹤探訪,了解到這些來自北方的老母雞都是圈養下蛋雞,在「蛋盡毛脫」之後,被精明的商家繼續賺取「剩餘價值」,一車車拉到南方來當肉雞銷售。由於價錢十分便宜,很受南寧一些快餐店和小食攤的歡迎。這些老母雞最大的隱患,是在長途運輸中染病或死亡概率極高。
隨著早報記者對「河南老母雞」問題的追蹤報導,南寧市食品衛生監督部門迅速加強了對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家禽交易區的檢測。一度沸沸揚揚的「河南老母雞」風波,隨著市場監控的加強煙消雲散。
一晃20年過去了,沒想到,在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即將結束它歷史使命的時候,我又在這裡與這些來自北方的老母雞相遇。
如今,這些老母雞被冠以北方白雞、紅毛雞等名稱,標價低至每斤4.5元。路過的顧客見狀笑道:「哇,便宜過青菜!」
價錢雖然便宜,卻並不受南寧人青睞。市場裡最熱銷的,是廣西本地優良土雞。
2 回 顧
「菜籃子」從簡單到豐盛
從1995年開業到現在,佔地面積達7.22萬平方米的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擁有水果、蔬菜、糧食、家禽和綜合五大交易區,堪稱當年南寧最大的「菜籃子」。
在23年經營歷程中,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獲得過一連串響亮的頭銜——廣西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農業部「定點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菜籃子工程」、國家商務部「雙百市場工程」扶持項目……它見證了南寧人「菜籃子」從簡單到豐盛的過程,為眾多收入不高的民眾提供了擺脫生活困窘的機遇。
早在市場建立初期就進場經銷水果批發、零售業務的老覃,談起自己果攤的變化時感慨頗多:「市場剛開張那兩年,我主要經銷柑橘、橙子、芒果、蘋果這些『大路貨』,後來用禮盒包裝的獼猴桃、櫻桃、蛇果、提子等進口水果開始進入南寧,很快就暢銷起來。現在,藍莓、釋迦、貓山王榴槤等進口水果在我鋪面上應有盡有,不愁沒有銷路。」
遍布市內各個農貿市場的菜攤、果攤攤主,大多是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的常客。在多年交易中,他們中許多人已經和五裡亭的批發商結為彼此信任的生意夥伴。一捆捆蔬菜、一箱箱水果,稱重後提起就走;一袋袋大米、一包包麵條,直接搬運上車,不必拆封驗貨。
從縣裡移居南寧從事雲南等地蔬菜批發業務的韋老闆,已經在五裡亭歷經16個寒暑。每到凌晨時分,從雲南運來的蔬菜一進場,夫妻倆就「角色轉換」,由店鋪老闆變成搬運工。一車菜卸下來,整個人都要散架。雖然辛苦,但令韋老闆欣慰的是,如今夫妻倆已經在南寧買房立業,孩子也上了大學。
在蔬菜交易區,一位在麻村市場賣菜的劉姓攤主剛購入一大袋黃瓜和西紅柿。談起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她的感覺是:「20年前剛從工廠下崗時,我六神無主。沒有別的手藝,只好跟著人家來這裡批一點蔬菜,擺個攤繼續謀生。這個批發市場,真的就像是我的飯碗啊!」
固定鋪面700多間,經營戶1000多戶,從業人員9000多人,實行24小時全天候營業的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不僅讓眾多批發商、菜市攤主實實在在地看到光明前程,也為眾多食品小攤帶來商機。在這裡,米粉、麵條、牛雜、雲吞、包子、饅頭、糯米飯,應有盡有。一個個遊動的小食品攤,不論白天、黑夜,總是熱氣騰騰。
這裡,充滿了人間煙火味。
3 展 望
更大的「菜籃子」在東部崛起
如今,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終於和南寧人揮手告別了。那些終日活躍在市場裡的鋪主、攤販們,又將何去何從呢?
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有名的「水果西施」蘭姐,面對寒來暑往守護了20年的果鋪,自有千般不舍,但也淡定地表示:向前看,前景一定更光明!
向前看——分布在南寧市周邊的大型果菜批發市場,隨著近年城市規模的擴展,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在人民網開闢的供群眾向領導幹部表達訴求、反映問題的「地方領導留言板」幹群互動平臺上,當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商戶提問「市場拆除後我們往哪裡去」時,得到的官方答覆是——
由於道路狹窄,已經處於飽和狀態的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擁堵嚴重,對其進行搬遷改造,是城市發展的必然。商戶們的去向,根據實際情況有多種選擇:一是廣西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中心、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南寧農產品交易中心;二是位於西鄉塘區金陵河西產業園的東協農貿城,以及位於沙井大道正在建設中的南寧肉禽集散中心,等等。
目前,海吉星市場、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多家農產品批發市場已經接納了不少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的商戶。位於南寧東站附近的南寧農產品交易中心,也早就公開打出「承接五裡亭市場整體搬遷」大幅標語,並在近期開張試業。這個規劃佔地面積寬達200萬平方米的廣西農產品現代流通重點項目,集蔬菜、水果、糧油、幹雜、凍品、水產、肉類、畜禽等交易於一體,終極目標是成為廣西「南菜北運」樞紐和中國-東協農副產品交易集散地,農產品安全檢測平臺及電商基地。
來到南寧農產品交易中心,只見一期工程中的廣西農業會展中心主體建築已然落成,這裡將成為新的中國-東協博覽會農業展與中國農交會申辦平臺。水果、蔬菜、家禽、糧油、幹雜、水產品交易鋪面,果蔬冷藏、物流配送、賓館餐飲等服務配套建築也已經拔地而起,開業迎客。
南寧最大的「菜籃子」,這頂桂冠無疑將由規模宏大的南寧農產品交易中心承接。且讓我們期待這個全新的巨大「菜籃子」為百姓帶來更大更多的實惠吧。羅勁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