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智諫唐太宗
2023-10-09 09:53:04 2
貞觀年間,京都長安有個叫鄭仁基的。鄭仁基有個女兒,取名珠兒,長得伶俐乖巧,鄭仁基將她視作掌上明珠,百般疼愛,從小便請名師教她讀書習字。這年珠兒十六歲,竟出落成一位絕色佳人,琴棋書畫,更是無所不精。一時之間,珠兒的名聲遍及京城。
這一年正月元宵燈會,太宗一時高興,也去遊玩。就在這燈會上,太宗偶然見到了鄭珠兒,不禁春心大動。回宮之後,便再也不能忘記那珠兒了。
文德皇后見太宗整日神情恍惚,口中還時常念著鄭珠兒的名字,心中便猜中了幾分。於是,她對唐太宗說:「臣妾聽說鄭仁基的女兒鄭珠兒,才貌雙全,有這樣的絕色女子,皇上應將她召入宮中,才顯得您有敬賢愛才的胸襟。」太宗一聽,正合自己心意,連忙說:「既然皇后有這個意思,朕即刻便降旨。」於是,立刻就降下一道聖旨,令太監前去鄭仁基家傳旨。
沒想到鄭珠兒小時便已經許配給了人家,這時見皇上要召她入宮,竟寧死不從,幾次在家裡鬧著要上吊。鄭仁基既捨不得女兒,又不敢違抗聖旨,真正是左右為難。
消息傳開,京城頓時沸騰了,滿朝文武大臣更是議論紛紛。
這日唐太宗上朝,梁國公房玄齡出班奏道:「臣聽說皇上要召鄭珠兒入宮,臣以為,皇上此事還欠考慮。皇上乃九五之尊,天下的百姓,皆以皇上的言行作為自己的榜樣。今日您以龍威迫使一個已許配的女子毀婚入宮,這不是正風俗、明教化的舉動,望皇上三思。」
唐太宗本來興衝衝地上朝,沒想到房玄齡說出這些話來,不禁大怒,氣憤地說:「朕既為九五之尊,那麼,召一個民女入宮,怎麼又關風俗、教化了?真是危言聳聽。此事百官再不得議論,否則,以抗旨罪論。」文武百官一個個噤若寒蟬,再也不敢出聲,卻一齊用眼來瞟魏徵。為什麼?因為魏徵是諫議大夫,專管向皇上提意見的,而且魏徵一向敢於秉公直言。可今天大家見他站在班中,一臉平靜,雙目微閉,似在閉目養神,百官不禁大為失望。
散朝後,皇上回到後宮,便將百官齊諫鄭珠兒的事跟皇后說了。皇后一聽,惟獨不見魏徵提的意見,覺得有些蹊蹺,便問唐太宗,唐太宗也覺得奇怪,猜不透魏徵的心思。
正在這時,太監前來傳話:「諫議大夫魏徵求見。」太宗一聽,心說:真箇說曹操,曹操到。好,我且看看你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便吩咐西書房候駕。
唐太宗來到西書房,劈頭便問:「魏愛卿前來,可有什麼事?」
魏徵答道:「臣近日在家中閒散,領悟到一套棋法。前日已與朝中各大臣下過,竟沒有一個人能勝。」
唐太宗素來喜歡下棋,並且棋藝精湛,滿朝文武中,除了房玄齡,沒人能勝得了他。倒是魏徵平日很少下棋,偶爾與人下一兩局,也多以失敗而告終。唐太宗聽說他有了一套棋法,深為不信,問他:「真的?」
魏徵說:「真的。」
唐太宗又問:「連房愛卿在內,他也不能取勝?」
魏徵說:「與梁國公下了三局,梁國公三盤皆輸。」
太宗大吃一驚,當下吩咐:「快快擺下棋局,待朕與魏愛卿對弈幾局。不過,朕向來不與人下白棋,我們不妨下個賭注。不知愛卿可帶有何物?」
魏徵想了想,說:「老臣近日得了一種珍禽,做戲說話,惟妙惟肖,老臣甚為喜愛。既然皇上要個賭注,老臣就讓家奴回去取來。」
太宗一聽,更覺奇怪。想魏徵平日裡死板老頭兒一個,幾時見他玩過什麼貓兒鳥兒,這回卻得了一個讓他深為喜愛的鳥兒,定然是個稀貴的東西。太宗心中不覺奇癢難當,恨不能立時看看是個什麼玩意兒。於是連說:「我們一局定輸贏,如何?」魏徵也連連答應:「這樣更好。」
當下魏徵執黑先下。只見他拈子捋袖,啪的一聲,一枚棋子便落在了棋盤上。太宗定神一看,只見他將棋子落在了棋盤中心,不禁大惑。自古棋手下棋,總是自邊、角下子,謂金邊、銀角、豬肚子,卻從不見第一枚棋子便居中央的。太宗心中暗想:莫不是這老匹夫真箇有什麼絕著?可要當心。
其實,這魏徵哪裡有什麼絕著,更不曾悟出什麼棋道,依然是臭棋簍子一個。三下五去二,唐太宗便試出了魏徵的深淺,於是,連連幾次打、劫,便將這局棋結束了。
唐太宗望著一片白的棋局哈哈大笑,譏誚說:「愛卿所深悟的棋道,實在是臭得要緊。」
魏徵說:「聖上棋藝精湛,老臣甘拜下風。」
「那愛卿深愛的珍禽,也該讓朕見識見識了。」唐太宗急切道。只見魏徵面露難色,囁嚅著:「這……」唐太宗不悅:「難道愛卿也想不認帳?」魏徵連忙說:「微臣不敢。」說著,對門外一招手,喊道,「送進來。」
門外應聲進來一位書僮,手裡拿著一個罩了黑布的鳥籠。早有太監接了過去,遞與太宗。
太宗捧著鳥籠,喜滋滋地說:「且讓朕來看看愛卿深愛的珍禽究竟是何樣稀罕之物。」說著,揭開黑布。只見籠中兩隻玲瓏小鳥,羽毛五彩繽紛,璀璨奪目;紅嘴黃爪,煞是可愛。太宗一見,不禁大喜:「果然是好鳥!」便吹著口哨去逗那鳥兒。怎料那籠中的鳥兒不聽挑逗,反倒在籠中撲扇著翅膀,相互啄鬥,啄得美麗的羽毛片片飛落。
太宗見了大驚,問道:「這鳥兒怎麼這般好鬥?」
魏徵連忙回答道:「這鳥兒天性並不好鬥,只是因鍾情啊。」
太宗一聽,感到奇怪。魏徵忙說:「臣獲這鳥時,原本為兩對,且各自配偶也已經定下了。是臣自作主張,將它們的配偶相互調換。誰知這鳥兒只認原配,不喜新歡,因此在籠中啄鬥。」
太宗聽了,責備道:「愛卿好狠心。既然明知這鳥兒只認原配,不喜新歡,為什麼還要將它們拆散?這樣下去,豈不要啄出死傷來。」
魏徵連忙跪下道:「聖上仁慈,實可感動天地,可聖上對一鳥兒尚有仁慈憐愛之心,為何對黎民百姓卻要狠心拆散呢?」
太宗此時,早已忘了群臣諫議的事,聽魏徵說出這話,一時竟沒有領悟過來,便問:「朕什麼時候對百姓狠心拆散過?」
魏徵說:「鄭仁基之女鄭珠兒,早已許配別人,雖未過門,但婚約已訂了。聖上卻要將她召入宮中,以致鄭仁基一家惶恐不安,鄭珠兒幾次三番尋死上吊。敢問聖上,您這難道是仁慈之舉嗎?」
唐太宗聽了,一時愕然無語。才知道魏徵這次前來,實際上還是為了鄭珠兒,下棋、贈鳥都無非是個藉口。唐太宗當下深為魏徵的良苦用心而感動。
只聽魏徵又說:「聖上身為天下之君,便儼如百姓的父母,應處處為百姓著想。您住華麗的皇宮,百姓也得有房子居住;您吃著精美可口的食物,百姓也應該有飽飯吃;您有自己的三千嬪妃,那麼,百姓也應該有自己的妻子啊!臣以為您納鄭珠兒入宮,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因而冒死相諫,望聖上收回成命。」
唐太宗望著面前的魏徵,又看著籠中的小鳥,一股悔恨之情升上心頭,他扶起魏徵,誠懇地道:「是朕一時糊塗,差點做出那傷風敗俗的蠢事來,朕立刻就傳旨鄭家,讓他們安心。」唐太宗又指了指籠中的小鳥說:「卿家也快快將鳥兒提去,讓它們各尋原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