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6億網紅泡泡瑪特要上市了(淨利潤兩年翻287倍)
2023-10-10 00:55:02 1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工資是路人」,這是年輕的盲盒玩家共同的心聲,在一片質疑聲中,12月11日,泡泡瑪特成功上市,到晚間的時候,按照推算,市值突破千億,創始人王寧和妻子楊濤身價超500億。
從一個「愛折騰」的窮學生,到成為千億市值上市公司的老闆,王寧用了12年,而泡泡瑪特如今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而創辦10年才爆火,離不開盛行的「賭桌文化」,它十分精準的猜中了年輕人的消費訴求。
關於泡泡瑪特未來的發展,現在呈現出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它會經過時間的沉澱,變成「中國樂高」,一種認為它最多能活幾年,年輕人過了「新鮮勁」就會走下坡路。
孰是孰非暫且不論,未來的發展趨勢也無法預料,先來看看它近幾年的發展速度,2017年泡泡瑪特的總收益顯示為1.581億人民幣,到了2019年,就到達了16.834億元人民幣,毛利率從47.6%增長到了64.8%,淨利潤從2017年的156.9萬元到2019年的4.5112億元,兩年增加287倍,是我國目前最大並且增長最快的潮玩品牌。
既然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那這些小盒子背後就一定有大家感興趣的地方,是文化?是情懷?還是品質?這些恐怕都不是,那麼泡泡瑪特賣的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它踩中的,是人性中天生的博彩心理,50元左右一個的玩具,市面上一大把一大把,對於現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年輕人來說,這種價位的玩具是可以隨手買不心疼的,但是偏偏盲盒火了,最重要的是年輕人在其中享受到了驚喜和刺激。
相信每個人在看到一組玩偶的時候,內心都會快速的做出對比,然後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經過各種挑選,對選擇出來的盲盒寄予厚望,一旦打開之後,不管是不是自己喜歡的,下一次都還會來買。
這也是人的一種心理把控,如果是自己喜歡的,那下一次就會更有買的欲望,如果不是,就一定會對下一個充滿期待。總之,這些色彩鮮明、造型獨特的玩具,把消費者的心理把控的透透的。
有一位資深潮玩愛好者暴露,自己因為堅信「不臉黑」,為了抽取其中的隱藏款,4個月的時間花了20萬去買泡泡瑪特,甚至不惜刷爆信用卡。
不過,潮玩文化一向是生命周期較短的,三五年之後,「潮」這個理念會轉變成什麼樣子無人得知,再加上這兩年泡泡瑪特後勁不足,做出的新產品愈發沒有新意,想要保持長期發展,還真得好好規劃一下。
對於泡泡瑪特和盲盒經濟,大家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