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會在利潤表體現嗎(誰還會關心帳上有多少利潤呢)
2023-10-09 14:28:32
小福利,發送「901」獲取為您定製的財務日曆
收聽文章音頻
(一)
用錢時,誰還會關心帳上有多少利潤?現金是必需品,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相對於現金而言,利潤是奢侈品,只有等企業做到一定規模,想上市了,才想到要好好將它打扮一下,讓它像春姑娘一樣,花枝招展的,這樣,那些做PE 投機的傢伙們就蜂追蝶逐般地來到了,如果覺得還不過癮,就直接將它送美容醫療機構做整容。
做過企業的人一般關心的是帳上還有多少錢,下個月的工資能不能發出,有沒有錢購買原材料,要不要借錢。他們在需要用錢時絕不會關心帳上有多少利潤,因為利潤只是一個「數字」,永遠看不見摸不著。
毛主席語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告訴我們,利潤也不是用來請客吃飯的,它不是現金,不能幫我們支付任何一筆帳單。
(二)
美國安然、中國銀廣夏事件、雲南「綠大地」事件……,這一系統會計造假案的發生,使得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盈利信息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管理者為了其特定的利益,往往會利用權責發生制的局限性進行利潤操縱。因此,就需要基於現金流量表對盈利質量進行分析。下面介紹基於現金流量表的進行盈利質量分析的指標:
1.經營現金淨流量對銷售收入的比率
經營現金淨流量對銷售收入的比率=經營現金流量淨額/主營業務收入,這一指標反應了在收付實現制下,當期主營業務收入資金回籠情況。
2.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營業利潤比率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營業利潤比率=經營現金淨流量/營業利潤,這一指標反映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實現的帳面營業利潤的關係,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實現的帳面利潤中流入的現金利潤越多,企業營業利潤的質量越高。只有真正收到的現金利潤才是「實在」的利潤,而非「虛擬」的帳面利潤。
3.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與淨利潤比率
淨利潤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淨流量/淨利潤。這一比率反映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與淨利潤之間的比例關係。在一般情況下,該比例越大,表明企業盈利質量越高,利潤的實現程度越高。
4.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
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經營現金淨流量/資產總額。這一比率反映每一元資產通過流動所能形成的現金淨流入,反映企業資金的經營收現水平。一般來說,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資產綜合管理水平越高。
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現金流量表有重要的關係,「利潤」在描述公司財務狀況時並不是總是有用或有意義的。公司財務報告的讀者甚至還可能會被報告的利潤數字所誤導。企業的財務狀況不僅僅是某一會計期間取得「利潤」,還取決於它的流動性和現金流量。
(三)
從現金流量表診斷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狀況主要有以下指標:
1.到期債務償付率
到期債務償付率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與當年到期的債務總額之比,說明企業償債能力的大小。計算公式為:到期債務償付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當年到期的債務總額。
該指標能夠反映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每1元到期的負債有多少經營現金流量淨額來補充。經營現金流量是償還企業債務的真正來源,因此,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越強。該指標克服了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只能反映企業在某一時點上的償債能力的缺陷,因此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2.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期末餘額與流動負債之比,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大小。計算公式為:現金比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餘額÷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是所有償還指標,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中最直接、最現實的指標,它能準確真實地反映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對流動資產的擔保程度。當指標大於或高於1時,說明企業即期債務可以得到順利償還,比率越高擔保程度越高。反之,則說明償債能力較弱。
3.現金負債總額比率
現金負債總額比率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與全部負債之比,說明企業的償還能力大小。計算公式為:現金負債總額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全部負債。
這一指標反映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每1元負債由多少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來償還,它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比率越高,說明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強;反之,償還能力越差。
(四)
財務危機爆發前的預警,主要包括財務預警、業務預警和或有事項預警。
1.財務預警。主要有:
(1)資不抵債。出現這種情況,意味著企業事實上面臨著被清算償債或進行重組的威脅;
(2)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出現負數。這是財務危機「爆發期」的主要徵兆之一,表明企業獲利能力的原動力已出現故障;
(3)過度依賴借款。這類企業極易出現籌資受阻,進而周轉不靈,難以償還到期債務或生產經營難以為繼;
(4)存在大額的逾期未付利潤。這是償付能力出現問題,財務危機出現的重要警兆;
(5)無法履行借款合同中的有關條款,包括不能及時足額還款,未能按約定支付企業債券或借款的利息等。
2.業務預警。主要有:
(1)主導產品屬於夕陽產品,表明企業的產品要麼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麼是被市場所淘汰的舊工藝。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導致該企業被迫做產業結構調整或被迫關停並轉;
(2)已失去主要市場、特許權或主要供應商;
(3)人力資源短缺,表明企業經營業務不景氣,人才大量流失;
(4)財務人員變動頻繁。財務工作是一個連續性很強的工作,人員的頻繁變動一方面很有可能會把公司帳務搞得一團糟,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該公司的管理風格有問題,同時,這也是一個公司營運不暢的徵兆。
3.或有事項預警。主要有:
(1)貼現。商業票據背書、轉讓或貼現是最大可能出現的或有負債項目。
(2)擔保。根據應負連帶責任,因此,它屬於一種危險性很大的或有事項。
(3)抵押借款。如果未能按期還款就會面臨很大的財務危機。
(4)未決訴訟。未決訴訟的存在使企業資產或經營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五)
企業該如何平衡「利潤」與「現金」的關係?「利潤」和「現金」本不是一個概念,但它們又存在一定的關係。利潤可以以任何形式存在,比如庫存材料、商品以及應收帳款等。企業產品不暢銷,採用激進的賒銷政策,企業庫存和應收帳款會「消耗」大量現金,企業賺取的現金比利潤要少。但當產品供不應求,提前收到了預付帳款時,企業賺取的現金就會比利潤要多。
用精煉的語言闡述深刻的財務邏輯,如文章得到您的認可,以示鼓勵。長期堅持不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一路陪伴,一起地老天荒,謝謝。
小福利,發送「901」獲取為您定製的財務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