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筆記

2023-10-09 17:51:39 1

  《目送》是作家龍應臺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龍應臺再推出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筆記一: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時光,我希望可以碰到這樣的一本書:

  它所展現的,正是眼前我們所經歷的生活。友誼,親情,愛情;生活,學習,娛樂。

  它最好不要說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閱讀障礙,內容應該簡潔卻有力,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

  它當然不能太過簡單、空洞、荒誕、離奇,或者只是單純地講個故事,至少在我閱讀過程中或者閱讀過後,有一種隨時想要再打開重新閱讀一遍的衝動。

  它讓你忍不住拿起筆,在深深觸動你的句子處來回咀嚼、反覆誦讀,然後謄寫在自己最寶貴的筆記上。它引起你的深深思索。幸運的,在我高三那段晦澀的歲月,我遇到了這樣的書。

  它在我三點一線的生活中,增添了一番色彩。在所有所有空閒的時光,都有它的陪伴,每每手指觸及到它,就有偌大的充實感和滿足感。把它放在枕邊,睡前翻幾遍,嘴角帶著笑意,安然進入甜甜的睡夢中。

  它是《目送》,一本散文,寫友誼,寫親情,寫失敗的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決然的虛無,寫盡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它告訴我,要真正的注視一切,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裡。

  讀《目送》,你能感悟到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舍」,一種刻苦銘心的痛。作者如是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或許,在作者與兒子,作者與父親三代人角色扮演中,在消逝的時光中,他們目送一個背影,看著另一人走下去。

  在那段青澀的少年歲月,我的父母也只能看著我的背影,看著我獨自走下去。他們心裡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時光裡,我只能一個人走。可是我知道,他們眼中的擔憂,他們眼中的不舍,他們眼中一逝而過的傷痛,縱然我看不到。

  讀《(不)相信》,你能領悟到人生心靈旅程裡最大的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

  正如書中所訴,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色即是空」,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裡。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對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因此,在一人走的路上,你只能是對時光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有人說,少年時讀過的書,奠定了我們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過瓦爾登湖的晨光,奔跑過聶魯達的黃昏。任憑世間萬象映射心間,你仍舊能以夢為馬,踏遍天際的絳紫與金黃。去讀書吧。去找到這樣的書,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個你也曾經經歷的當時。因為當時,稍縱,即逝。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筆記二:

  花了兩天時間,終於看完了電子檔的《目送》

  臺灣作家龍應臺女士的作品。

  七十餘篇文字,讀起來,實在是令人百感交集,欲說還休。

  從我看到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的時候,

  我就明白了「目送」二字的含義。

  人生之路漫漫,

  你能做的只是眼睜睜看著一個有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臉龐

  慢慢的離我們遠去。

  我們就像站在車站的閘門前,

  在眼光注視中,

  漸行漸遠的車,

  還有消失不見的人。

  有的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龍女士的文字在秀氣之餘略帶鋒芒。

  有時感覺像微風,拂面。

  有時感覺像刀鋒,刺眼。

  我在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何有如此致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

  最早先只聽聞其人,未知其是男還是女。

  從姓名上,感覺其應該是一個溫文儒雅的男士。

  後來,看起書,知其人。

  才知道是個知性女士。

  因為少有女士能寫雜文,針砭我們周遭的一切。

  與此同時,一顆細膩而感恩的心,時刻為身邊的愛與恨跳躍著。

  親愛的安德烈,不要怕。

  孩子,你要慢慢來。

  再到寫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還寫道她母親說要回家在香港的機場,還是在火車上。

  不肯睡覺,在黑夜中睜著眼睛,喊到我要回家的時候。

  我知道那是多麼的辛酸。

  我看著「我要上班」等藉口轉身離開至親的同時,

  字裡行間,都是作者的淚雨。

  情到深處,不怕孤獨。

  我看了蔣勳的《孤獨六講》

  有情慾孤獨、語言孤獨、革命孤獨、暴力孤獨、思維孤獨、倫理孤獨。

  我想當作者的母親每次說「我的雨兒」的時候,

  作者在旁邊一遍一遍的說著,我就是你的女兒。

  那是多麼的孤獨。

  語言孤獨倒在其次,雖不能溝通,但能感受。

  倫理孤獨成了內心的一種悲涼。

  沙中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當然淚中亦帶笑,笑中有淚。

  當一個人,帶著思考,帶著情感目送父親的逝去、母親的漸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

  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

  這時候,她又是怎樣的心情去看待一切的呢。

  人固然有生老病死,有聚散離合,有各種情慾悲喜,

  誰都不能置身事外。

  你也跳不出來。

  就算星雲大師多談幾次紅塵道場也無濟於事。

  生死筆記,深邃,憂傷,亦很美麗。

  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漫山遍野會有茶樹開花。

  目送走一切的時候,

  身邊總是有新的快樂伴隨。

  我們誰都曾年輕過,

  不管是多少多少年前亦或是多少年後的同學會,

  甚至是某位同學的追悼會,

  都應是快樂的相聚,快樂的告別。

  當世界讓我們遍體鱗傷的時候,

  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

  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確實,無力抗拒命運的時候,

  我們都想去閉上眼睛,

  以為關上了耳朵,

  咱們就不聽不聞不見就會那些就會離我們遠去。

  其實,當我們一睜開眼,

  那些東西還在我們的眼前。

  溫柔對待的永遠是自己的親朋抑或好友,

  決然不是命運。

  命運這傢伙,

  一旦惹毛了我,

  定會揍它個半死。

  因為我的傷口長出的是翅膀,

  我打不過,我能飛翔。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