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企業跨界風你怎麼看(讓老字號企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3-10-25 14:15:11 1
春節前,在京城街巷的多家老字號店鋪前,都能看到排起的購物長隊,張一元、同仁堂、聚寶源、豐澤園......除了本地居民購置過節商品外,還有外地遊客專門購買來購買特產禮品,這充分彰顯了老字號招牌的強大吸引力和市場號召力。
目前,我國有中華老字號1128家、地方老字號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華老字號創立至今超過100年。這些老字號廣泛分布在食品加工、餐飲住宿、居民服務等20多個領域,既有柴米油鹽,也涉琴棋書畫。從規模看,全國老字號年營業收入超過2萬億元,在消費促進、產業升級、文化引領、民族自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統觀老字號企業的整體發展,還呈現出冷熱不均、優勢不足的情況,據中國品牌研究院的調查數據,中國的老字號企業從最初的1.6萬餘家到現在只剩1600餘家。
在這些為數不多的老字號企業中,有的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品牌效應帶動了企業不斷發展。像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中,北京的多家老字號餐飲企業與線上平臺合作推出年夜飯、成品禮盒、預定等服務,受到消費者青睞;還有的像菜百黃金、稻香村等結合春節元素推出特色訂製產品供不應求;在廟會、文化展演、網紅打卡景點等區域也能看到老字號企業參與展示的身影。但也有一些老字號企業抱著」好酒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兒不愁嫁」等觀念,經營理念和企業管理落後,與當前經濟發展要求和群眾消費需求脫節,導致企業「躺在金招牌上沒飯吃」。在我們周圍可以看到,有些老字號品牌逐步縮小範圍,最後在市場上難覓蹤影。
今年經濟發展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重要工作,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是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的重要方面。近日,商務部與多部門聯合印發了《中華老字號示範創建管理辦法》,表示將出臺支持政策,以智慧財產權、歷史網點、文化遺產為重點,加大老字號保護力度;以技藝、文化、人才為重點,健全老字號傳承體系。同時建設一批老字號協同創新中心,集中優勢資源,推動老字號產品服務、生產技藝、營銷方式全面創新。這一辦法的出臺和實施,將有力引導老字號企業發展、打造更多創新品牌,希望這個辦法能夠在北京得到有效貫徹和實施,北京老字號企業藉助這一契機為首都經濟實現新提升做出重要貢獻。
辦法的貫徹落實要緊密結合北京老字號企業的具體情況和發展現狀,順勢而為,因勢利導。一是要進一步加大對老字號品牌的扶持引導力度,讓有潛力、有發展的品牌得到成長壯大。人們喜歡老字號,不僅因其歷史悠久,手藝精湛,還有動人的故事,有幾代人的情懷,要立足現實講好老字號的故事,最大限度的發揮好品牌價值。
二是要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倡導誠信經營、科學管理理念,特別是面對網際網路推動下碎片化消費、資本侵入的巨大衝擊、消費群體的年輕化等新形勢下,不僅要跟上步伐契合市場,還要向前一步帶頭引領,讓老字號在新時代發展中與時俱進,乘風而起。
三是要重視做好人才隊伍的培育建設。每個老字號品牌產品背後都離不開技術人員的支撐,這是確保品質的關鍵。在堅持對傳統技藝繼承基礎上更注重「工匠精神」的傳遞和發展,把握市場變化、消費心理不斷讓傳統工藝迭代升級,用創新站穩市場、贏得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