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啥時候可以穿內褲(孩子有這4表現時)
2023-10-06 11:07:18 1
昨天帶二寶出去散步,碰到鄰居家凱凱奶奶帶著2歲的凱凱在玩,我們聊了沒多大一會,凱凱的褲子溼了,我趕緊提醒凱凱奶奶:凱凱可能是尿褲子了,快回去換一條吧!誰知凱凱奶奶大聲斥責凱凱:「尿尿不知道說啊你!都多大了,丟不丟人啊!」轉過來不好意思的對我說,本來尿尿都知道蹲下來了,這幾天又不知道怎麼了,還退化了。」
二寶也被突如其來的事情嚇得躲到我的身後,我趕緊勸住凱凱奶奶,小朋友是需要進行如廁訓練的,偶爾失敗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能操之過急。寶寶如果還不能自主排尿前,最好還是穿上紙尿褲,這樣不僅方便,關鍵是比較乾淨,如果擔心紙尿褲悶熱,可以在排尿後,即使更換。
紙尿褲確實可以減輕養育負擔,同時可以減少對嬰兒的打擾,但是隨著孩子長大,紙尿褲對孩子的必要性會逐漸降低,逐漸展露出缺點。
如果只是圖省事方便,就會讓孩子過度依賴於紙尿褲,若寶寶已經很大了,還是全天穿著紙尿褲的話,有可能會比不穿紙尿褲的寶寶晚些學會憋尿,以至於更容易尿床,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又應該怎麼做呢?
這跟寶寶的生理條件有關,每個寶寶的發育也不一樣,只有寶寶的膀胱功能和括約肌發育成熟了,才能自如的控制大小便,在此之前訓練如廁是毫無意義的。通常到2歲左右,看看寶寶是否出現了下面的這些信號,決定是否進行如廁訓練,所以家長在面臨這些問題時不宜過於著急。3歲前:雖然不能完全學會自主排尿訓練,但是可以培養排尿排便的好習慣,最好三歲後停用紙尿褲,特別在上幼兒園之前,能學會自主排便排尿。
1,家長如廁時寶寶很好奇,想要觀摩,模仿。從1歲半到2歲開始:白天可以嘗試去掉紙尿褲,訓練孩子小便到便盆或者馬桶裡。夜間仍需要使用紙尿褲,隨著孩子控制憋尿能力增強,在逐漸去掉夜間紙尿褲。在此之前需要進行夜間如廁訓練。
2,喜歡坐在馬桶上。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小馬桶,當寶寶可以穩坐在馬桶上時,說明可以脫下紙尿褲,進行如廁訓練,並且穿上紙尿褲了。
可以選擇比較有意思的小馬桶,比如正確如廁後會有音樂播放,衝水時水花有特點等等。我家小寶每次如廁以後都要自己按馬桶衝水,成功後會很開心。這些都會讓他們感到如廁的樂趣,會產生一種期待感。
3,可以表達自己的排尿、排便需求。孩子一般在2歲左右就會感受到排尿、排便在紙尿褲中不舒服,就會在排便前給家長準確的信號,可以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時,家長這時因勢利導帶孩子做到坐便器上,使孩子形成排便與坐便器的關係,很快就會建立正常排便習慣了。
4,知道要脫掉褲子大小便。在這裡要強調下,只要不給孩子穿上紙尿褲了,就應該給寶寶穿上小內褲了{純棉材質最好},不論男寶還是女寶,穿紙尿褲或者小內褲,都可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Ps:儘量不要在脫掉紙尿褲後給孩子穿開襠褲,對寶寶私處的衛生護理要到位,避免細菌感染。
當然了,停用紙尿褲接受如廁訓練的孩子,可能偶爾還會尿床,或者夜間睡得比較沉,一般會隨著孩子長大,逐漸消失;也有一種情況可能是孩子夜間尿急醒來,但是因為膽小等原因不敢去廁所如廁,或者出現開頭張奶奶家孫子的情況發生,這可能是由於他們膀胱較小或者其他原因,這就需要家長耐心告訴孩子,夜間上廁所要注意什麼,讓孩子多實踐幾次,並積極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設法排解孩子的精神壓力。
枕邊育兒寄語:
給孩子戒掉紙尿褲一定要及時穿上小內褲,養成按時如廁的習慣。在此期間,家長切忌因為尿褲子、尿床或者夜間如廁不敢去廁所而大聲訓斥或者嘲笑孩子,這樣會增加孩子的精神壓力,反而會加重尿床的症狀發生。當然,頻繁尿床也可能有其他原因,若5歲的寶寶還在尿床,最好帶著寶寶去諮詢醫生。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