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縣的養殖業(彭水生態養殖走出致富路)
2023-05-27 14:27:39 1
11月12日,豔陽高照,趁著晴好天氣,彭水潤溪鄉涼水村村民蘇紅勝拿著漁網,來到自家承包的魚塘,將水面的落葉雜草打撈乾淨。
「今天有遊客說好了要來垂釣,我把魚塘清理一下,給遊客提供一個乾淨舒適的垂釣環境。」蘇紅勝邊說邊將撈起來的雜草放到一邊的垃圾桶裡。
蘇紅勝在清理魚塘。
蘇紅勝是涼水村3組的貧困戶,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本來在外務工的他回到了家鄉,沒了務工收入,父親治病所需的醫療費像塊巨石一樣壓在他的身上。
當時的蘇紅勝萬萬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實現月收入過萬的夢想。「多虧了方書記,我現在終於甩掉了貧困帽。」
蘇紅勝口中的方書記是涼水村駐村第一書記方衝,2018年,方衝來到涼水村,第一件事就是遍訪貧困戶。
「村裡80%的青壯年都外出務工了,留在家裡的多是老人和小孩,缺少勞動力,沒有主導產業,村集體經濟為零。」擺在方衝面前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空殼村」。
通過不斷地摸排走訪,方衝發現,涼水村耕地面積以梯田為主,海拔在400米到700米之間,不適合發展經果林。「涼水村最大的特點就是水質好,在走訪的過程中,我發現村裡有5口廢棄的山坪塘,面積足有40畝,不好好利用起來太可惜了。」
於是,方衝和村支兩委經過商議,決定因地制宜發展生態養魚。
集體養魚還是將魚塘承包出去?經過深思熟慮,方衝決定將40畝魚塘全都承包出去,所收取的租金用於壯大村集體經濟。
「承包出去之後,村民的積極性更高,魚塘管理得更好。」方衝說,5個魚塘租出去,村集體一年收取3.5萬元的租金,集體經濟得以壯大,村民也實現了增收。
在村裡的公告欄貼出山坪塘出租的消息後,蘇紅勝第一時間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方衝,成功以4000元一年的價格租下了這個5畝的山坪塘,用於發展生態養魚。
「去年初,我買了2萬多尾魚苗投放進去,還買了漁網、船隻,花了差不多4萬元。」今年9月20日,蘇紅勝的魚塘對外開放,僅一個多月就掙了一萬多元。「來垂釣的收費標準是每人5小時100元,最多的時候有20多個人來垂釣,餓了就訂我家的快餐,15元一個人。」蘇紅勝高興地說,又多了增收的渠道。
由於蘇紅勝家魚塘的魚從來沒餵過飼料,肉質鮮美,品質高,來垂釣的多是回頭客或是熟人介紹。
閔政就是回頭客之一,自蘇紅勝的魚塘開始營業以來,閔政已經來了6回。「一開始是在釣魚QQ群看到別人推薦的,來了一次之後,發現環境很不錯,魚的品質也很不錯,就成了常客,也會推薦喜歡釣魚的朋友來垂釣。」
如今,蘇紅勝的魚塘成了自家的致富塘,涼水村曾經廢棄的山坪塘也成了村集體經濟不斷增收的「聚寶盆」。「我們正在規劃修建產業路,到時候,車子可以直接開到魚塘附近,遊客垂釣更方便。」方衝說,遊客多了,人氣旺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會變得越來越多,涼水村的致富路也會走得越來越寬廣。
—END—
作者:李亞軍 任魚萍
編輯:彭雪︱編審:黃智宇
審核:陳發倫 | 策劃:溫江華
彭水自治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