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的帝國讀書筆記
2023-10-05 15:49:25 2
財富的帝國讀書筆記
07年一段失業的時光讀了他的這一套書《資本的冒險》《偉大的博弈》《財富的帝國》三本書很多故事都是重複的,在雜書堆裡翻出了這本《財富的帝國》晚上閒下無聊,重新看一看。
看著看著就想寫寫讀書筆記,所以決定挖個坑,先開個頭。
三本書其實都是講美國經濟史的,美國到今天這個地位實際主要就圍繞著經濟來運行,所以講經濟史就等於講美國歷史。這本財富的帝國相對來說更完整一點,基本上把美國到現在經歷的大事情都講到了。寫在隨筆裡是因為我自己的思維比較散,所以覺得寫在這裡比較合適。
在網上翻了翻這本書的相關評價,看到這一段
事實上,財富的帝國的形成絕非一日之功。它所意味著的不是命中注定的運氣,不是冷酷無情的自私,不是你死我活的廝殺,而是千百萬人共同書寫的歷史。在追逐財富的過程中,這些普通人用自己的夢想、智慧和勇氣,開拓著更為自由、寬廣、堅定的人生;這些不斷追求著個人利益的普通人,也用自律、耐心、寬容與責任,合眾為一,共同鍛造出值得自豪的民族和帝國的血脈———可信任的制度與規範,歷盡風雨飄搖,始終堅不可摧。
看到這段介紹,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國人介紹美國的時候,因為他現在獨步天下的地位,所以詞語間充滿豔羨,即使他曾經是那麼血淋淋,在這些人的眼裡始終是溫情的,而中國的歷史即使是溫情的,恐怕很多讀書介紹依然會寫的血淋淋。國外的月亮始終是圓的。
而我看完這本書,從07年第一次看完,到現在讀第二遍,依然是一個感想。
那就是,對於美國發展史,公平正義不重要,經濟危機不重要,貪汙腐敗不重要,投機倒把不重要,甚至民主自由專制獨裁都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什麼?兩個字:發展。四個字:發展+創新。
帝國的建立,是建立在永遠不間斷的前進前進再前進,發展發展再發展。
美國的歷史就是一段經濟不斷的發展史,其他的東西全部都被甩在身後。不管是建國初,內戰期間,一戰還是二戰。美國的成長就是一部經濟發展史,不斷貪婪的追求財富的向上精神,而世界第一,全球霸主,這些東西,都是在發展過程中加上適當的時期無意間獲取的。
至於公平正義,貪汙腐敗,法制混亂,經濟不平衡,或者民主自由,三權分立,都不是重要的。這些東西的被創造,被規範,被平衡,都是因為美國的前進,在阻礙作用還沒有顯現的時候,美國並沒有去主動解決他們。在促進作用還有顯現的時候,美國也不會主動去找他們。
創新是美國的另一個動力,實際上創新還是為了發展,所以我把他放在了發展的後面。
這裡的創新不是僅僅指科技創新,因為20世紀之前的美國,並不是世界的科技中心,他的很多技術是來源於山寨歐洲大陸或者英倫小島。
他的創新在於對於財富無止盡的追求中,對於新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推廣,很多技術源於歐洲,但是真正用到工業化大生產中都是憑藉美國人對於新技術的創新使用。
這個創新除了技術方面,還有經濟組織方面,商業推廣方面。
因為創新後面跟隨著的是高額利潤。
先挖個坑,明天開始慢慢寫,應該不會用太多篇幅。
財富的帝國讀書筆記
這是一部有點乏味的書,儘管它是作者著名的美國經濟三步曲之一,儘管作者秒筆生花,娓娓道來,將枯燥的史實和數字變成了生動的故事.或許是因為美國成功的故事已經是人盡皆知,自由竟爭,最少的政府干預,私有制,這幾個偏方已經被市場原教旨主義者當作美國資本主義的招牌到處販賣,所以這一切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新鮮感.書中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沒有一針見血的批判觀點,也只能讓我們來補充一點關於美國經濟史的知識了.
第一點是關於金融危機.眼下我們正經歷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很多人將這場危機與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相提並論,在很多人心目中,那場危機正是以華爾街股市大崩盤作為導火索而引發的,而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正式以美國的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作為標誌的?那麼目前的這場危機是否也會印發一輪如29-33年那樣的全球性大蕭條呢?29年華爾街的崩盤消滅了無數按金交易的中小投資者,證券公司,巨額財富灰飛湮滅,銀行留下一堆爛帳,信用緊縮隨之而來,但是書中認為壓折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卻是美國29年美國為了保護國內產業,而實施的高額關稅法.上千家經濟學家的抗議無濟於事,不過是給這種極端的經濟上的愚昧行為做了一個鮮明的註腳.別的國家也紛紛採取同樣的措施,高築關稅壁壘.1929年,全球貿易額為360億美圓,而1932年降為120億美圓.1929年美國的出口是52億美圓,32年居然降到了11億美圓.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的話,比1896年還低,經濟一下子倒退30年.隨之而來得就是大範圍的失業,街道上到處是失去工作的人.大蕭條的噩夢就這樣開始的.....
所以,我們大可以判斷,本次世界經濟如果不出現世界貿易的大幅萎縮,那麼就不會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