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娘子相公是什麼稱呼(官人娘子相公由來盤點)
2023-10-07 15:11:58 3
官人娘子相公是什麼稱呼?官人娘子相公是對丈夫妻子的稱呼,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官人娘子相公是什麼稱呼?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官人娘子相公是什麼稱呼
官人娘子相公是對丈夫妻子的稱呼。
夫妻的稱謂,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良人」就是指古時候夫妻之間最早的稱呼,也是共同相互的稱呼。但是良人一詞顯示不出來男女的性別,古時男女地位相差並不懸殊。
後來在「良」字右邊加上「阝」變成郎。「良」字左邊加上「女」變成娘,男喚作「郎」,女喚作「娘」,「郎君」為丈夫,「娘子」為妻子,夫妻關係可謂相當「良好」。
在宋代,妻子有稱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點的就叫做「外子」。丈夫則稱自己的妻子「娘子」或者「內人」。在別人面前,對妻子的謙稱還有「賤內」、「家內」,這都是較文雅的叫法。
後來,在戲劇流行之後「相公」這個稱呼也就跟著流行起來,從官人的「官」,進步到相公的「相」。
上世紀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一些受新文化運動薰陶的知識分子開始用「愛人」這一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裡的」、「做飯的」等有歧視色彩的稱謂,但使用「先生」、「太太」、「小姐」,又顯得有「資產階級」色彩,於是「愛人」便被廣泛地使用。
「丈夫」的由來:原來,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當時的一丈約等於七尺(一尺約合現在的六寸多),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禦強人的搶婚。所以,女子都稱她所嫁的男人為「丈夫」。
「妻子」的由來:「妻」最早見於《易·繫辭》,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稱,那時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沒有身份的。後來,「妻」才漸漸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