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碧血化忠魂
2023-10-16 11:48:39 1
作為南宋歷史上為數不多能打的將軍,嶽飛四次北徵,收回大片失地,卻在關鍵時刻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後功虧一簣,不但未能達成作戰目標,反而被奸臣秦檜誣陷,先是被捕人大理寺,後來含冤而死。
提起來這段歷史,大家往往是覺得痛惜不已,皇帝趙構昏庸無能,不但不知人善用,反而自斷臂膀,致使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可是有的人又很疑惑,作為一軍主將,嶽飛被殺的時候,為什麼嶽家軍沒有做出任何反應?沒有盡力去解救嶽飛呢? 要知道嶽家軍可是有著十多萬的人馬,兵力極其強悍,金人常嘆「撼山易,憾嶽家軍難」。這樣的嶽家軍如果出動的話,朝廷對於如何處置嶽飛總是會思慮再三的吧。
為什麼嶽家軍始終沒有出現呢?
第一,嶽飛本人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造反,他雖然是武將,卻文採非常,儒家的忠君愛國那是深刻在他骨子裡的。主帥都不想造反,更何況他的部下。因此嶽家軍雖然強悍,卻從來沒有想過要造反自立。
當時嶽飛被召回入朝的時候,他的許多部下都覺得嶽飛此行一定是有非常大的風險,想跟隨嶽飛一起進京,可是都被嶽飛阻止了,他希望嶽家軍一直在前線奮勇殺敵,保家衛國,他的這種思想深深地影響他的軍隊。
第二,在嶽飛死的時候,他所統領的嶽家軍已經不復存在了,嶽飛的嫡系精銳部隊被分散瓦解,大部分對嶽飛忠心耿耿的將領都已經失去了軍隊的指揮權,餘下的軍隊大部分都是後來歸順朝廷的農民軍。
這些農民出身的將領,除了嶽飛誰都不服誰,沒有一個權威的統領,一盤散沙一樣的部隊,不能擰成一股繩,起不了任何的作用。在關鍵的時候也是各保自身,沒有先出頭之人。
第三,想殺嶽飛的不是秦儈,而是宋高宗趙構。嶽飛的威望太大了,但是嶽飛又太正直了,他不懂如果消除皇帝的疑心,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南宋朝廷考慮,卻深深地刺激到了宋高宗趙構,反而對趙構起到了逼迫的作用。
例如,嶽飛先是請奏立太子,又是準備迎回「徽欽二帝」,大事上嶽飛一心愛國,小事上嶽飛既不貪財也不好色,甚至還自己出錢犒賞部隊。嶽飛每做一件事都加深皇帝對他的猜疑。 北宋建國為了消除兵亂而實行的辦法是文武分途,嶽飛被後人稱之為「孤篇壓兩宋」,其文採連當時的文人都拍馬不及,可是嶽飛是武將。一個瑕疵很少的武將,往往是當權者最為畏懼的。 嶽家軍也有聰明人,皇帝想讓嶽飛死,這是無法阻攔的。忠臣被冤死,肯定有沉冤昭雪的一天,耐心地等待嶽飛最終被平反的消。息吧,這才是嶽家軍沒有做出反應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