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穀雨賞牡丹習俗報刊(穀雨三朝看牡丹)
2023-10-14 10:24:31 2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實習生 王卓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劉禹錫寫下這首《賞牡丹》,抑彼揚此的手法,奠定了牡丹「真國色」的花界地位。可見早在唐朝,牡丹就已經是人見人愛的傾國之色了,觀賞牡丹的風氣極盛,其盛況在當時甚至轟動了整個京城。
那什麼時候看牡丹最為「合時宜」呢?那自然是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穀雨前後了。古諺有云:「穀雨三朝看牡丹。」意思是穀雨後三天看盛開的牡丹正當時。而牡丹,又被稱為穀雨花。據清代顧祿所著的《清嘉錄》,記載到:「牡丹花,俗呼穀雨花,以其在穀雨節開也。」
天彭牡丹(圖片來自彭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傾國之色 牡丹自古受到成都人的鐘愛
「在成都,千百年來就有栽培牡丹和觀賞牡丹的習俗。在穀雨時節觀賞牡丹,是歷年來成都人的重要習俗。」民俗專家劉孝昌回憶到,牡丹因其色彩絢麗、雍容華貴,所以自古受到成都人所鍾愛。
「據資料記載,成都地處川西平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適合牡丹種植。早在隋唐時期就盛產牡丹,但到唐代末年,成都牡丹卻已絕跡。」劉孝昌講到,直到前蜀時期,皇帝王建又從北方洛陽重新引種牡丹到蜀宮御苑栽培。在資料文獻中,也可以看到相關的記載,如宋代《茅亭客話》一書記載牡丹花:「西蜀,至李唐之後未有此花……至偽蜀王氏,自京、洛及梁、洋間移植。」
而到了後蜀時期,後蜀皇帝孟昶還在御苑中門設置牡丹園,供王妃觀賞。「花蕊夫人《宮詞》其中一首寫到了牡丹:『牡丹移向苑中栽,儘是藩方進入來。未到末春緣地暖,數般顏色一時開。』這是當年後蜀御苑栽植牡丹的最好見證,從花蕊夫人詩中可知牡丹名品尚多。」
久負盛名 天彭牡丹蜀中第一
在彭州舉辦的牡丹花會(圖片來自彭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說到蜀地的牡丹花,那就不得不提到天彭牡丹了。眾所周知,中國最負盛名的牡丹之一,便是洛陽牡丹,自古就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譽。而在蜀地之上,堪與洛陽牡丹媲美的,得屬川西天彭牡丹。
有著「豔冠兩川」、「蜀中第一」之稱的天彭牡丹,背後也蘊含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宋代詩人陸遊曾著《天彭牡丹譜》,對天彭牡丹情有獨鍾。他還親臨彭州搜集考察,為天彭牡丹著說立傳。據書中記載:「天彭(今之彭州市)號小西京,以其俗好花(牡丹),有京洛遺風」,「土人種花得法,栽、接、剔、治」,「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
天彭牡丹(圖片來自彭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彭州,古稱天彭,也早在唐代時,已開始種植牡丹,其境內丹景山的牡丹久負盛名。」劉孝昌補充到,每逢春暖花開時,成都人都要前往觀賞牡丹。「天彭牡丹別具特色,以花大瓣多、氣味清香而見長,杜甫曾寫下詩作《天彭看牡丹阻水》詩便是見證。杜甫慕天彭牡丹之名,專程前去觀賞,但卻發大水阻於途中,只好惆悵而返。」
如今,位於彭州市的丹景山景區,有12大牡丹觀賞園區,栽培牡丹300餘萬株,品種300多個。每年,這裡還要舉行天彭牡丹花會,該花會與「洛陽牡丹花會」、「菏澤國際牡丹花會」並稱為全國最大、最有影響的三大牡丹花會。「每年的天彭牡丹花會,成為了四川人前往觀賞牡丹花的最佳去處。」劉孝昌談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