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俗社火(傳統民俗社火)
2023-10-14 00:11:03 2
社火是中國漢族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為高臺、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民俗活動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社火」來歷源遠流長,南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原始社會中,最早的扮獸戲和「村儺」活動是人類為戰勝野獸而生存,常在獵獸之後慶賀,或聚會扮獸慶賀,教育後代,樹立智、勇、謀各方本領。農家以戶族設「堂」,以村、堡設「社」;與「社」有關的事稱「社事」,諸如「香火朝山會社」、「社火會」、「孝義會」等,每逢迎神報賽、慶賀集會,必然舉行遊藝活動,鑼鼓火把助威,獅子龍燈遊行,人群相隨,顯然是「人威」助長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