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及特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023-10-13 22:36:55
隨著第五次對憲法進行修改,在事業單位考試中,憲法的考查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現象。今天,我們對於憲法中「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考點作一個匯總,以方便各位考生的複習備考。
一、自治法規
在法的淵源這一知識點中,有一個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相關的考點便是自治法規。作為我國法的正式淵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治法規是由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的人大制定的。在這裡,各位考生要注意制定主體中只有人大而沒有常委會。自治法規主要有兩種表現方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時,自治區人大制定的自治法規需要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方可生效,而自治州和自治縣人大制定的自治法規需要經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的省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才能生效。
二、自治地方
作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另外一個重要考點便是自治地方。在我國當前法律制度下,自治地方只包含著三種區域: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自治區是省一級的行政區域,在我國總共有五個自治區;自治州相當於我們熟悉的設區的市,而自治縣相當於縣一級行政區域。這裡需要指出的是,自治州和自治縣並不一定存在於自治區中,還有可能存在於其他省或者直轄市中。在考試中,經常會出現一個迷惑的選項便是自治鄉或者民族鄉,各位同學千萬不要選,要知道,自治地方只有區、州和縣三種,是沒有自治鄉的。
三、自治機關
這個考點是相對比較簡單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的自治機關有兩個,分別是自治地方即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中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府。在這個知識點的考查中,各位考生牢牢記住只有這兩個即可,常見的迷惑選項包含人常、法院和檢察院等。稍加留意,這個點的分數基本上都可以拿到。
四、任職條件
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自治地方人大常委會中主任和副主任的任職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具體來說就是主任和副主任中至少要有一人是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而自治區的主席、自治州的州長、自治縣的縣長則沒有選擇,必須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五、自治權力
作為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享有很多的自治權力,如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立法權;經上級國家機關批准後可以行使相應的變通權以及經國務院批准後組織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的治安權,等等。
以上幾點是對於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相關考點的總結,希望對於各位考生的複習備考有所幫助。
更多信息://www.zgsydw.com/kaoshitiku/gongji/zheng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