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4節氣雨水的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2023-10-14 07:08:16 1
今天雨水。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一般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
今天是雨水,春雨絲絲,帶來春的氣息。在詩人的眼中,春雨又有著怎樣的意味呢?下面十首春雨詩詞,可能會給你答案。
《初春小雨》
【唐代】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初春之際,細雨微風下,遠看草色青青,天地一派清新自然。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首詩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描寫了長安初春小雨的優美景色,寫景清麗,表達了對春天來臨時生機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欣悅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門,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絕句》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詩人拄杖春遊,春風化作「楊柳風」,雨水是為「杏花雨」,詩人這樣形容早春的風雨,比「細雨」、「和風」更有美感,更富於畫意。
《送嚴士元》
唐·劉長卿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裡情。
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這是一首贈別詩,與春景融合在一起,更顯美感。
濛濛細雨不覺潤溼了衣服,自己卻沒有注意到;樹上的花朵飄落到地上,聽不到一點響聲。
薄暮時你離開了,夕陽下江上孤帆遠去;湖南碧草如茵,綿延萬裡,充滿了我的惜別深情。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細是春雨的形狀,潤是春雨的品格。每到春天就來了,來了就滋潤萬物。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做恰當的事情,這就是「好」。一個「好」字,一個「潤」字,道盡了春雨的溫柔。
春日
(宋)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萬絲,當然是比喻春雨的細了。不過,秦觀的落腳點還是「含春淚」的芍藥和「臥曉枝」的薔薇。秦觀這個大男人寫詩,特別女性化。他對「花」的觀察和描寫比女性還要女性化——「有情」和「無力」,那不是林妹妹嗎?
《菩薩蠻》
唐·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江南之美,甲於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戰亂的人,又怎麼會有歸屬感?故這兩句是沉鬱的。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說的是碧綠的春水,比天空還要明淨,躺在遊船畫舫之中,和著雨聲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靈。前二句的沉鬱,與後二句的空靈,就形成了難以言喻的藝術張力。
《渭城曲》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
這一切,都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讀來卻風光如畫,抒情氣氛濃鬱。「朝雨」在這裡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她不僅洗刷了空氣中的塵土,更給這離別帶來絲絲愁緒。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開頭兩句寫垂釣的地方和季節。這兩句裡,出現了山、水、鳥、花、魚,勾勒了一個垂釣的優美環境,為人物出場作好了鋪墊。詞的後兩句寫煙波上垂釣。尾句裡的「斜風細雨」既是實寫景物,又另含深意。這首詞通過對自然風光和漁人垂釣的讚美,表現了作者嚮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春寒
宋·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
▲二月的巴陵,幾乎天天都颳風下雨。料峭的春寒還未結束,讓我感到害怕!嬌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鮮紅的花朵,挺身獨立在寒風冷雨中開放著。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萬物待發,和煦美麗的季節裡,願我們能伴隨美麗的詩詞,迎著飽滿的雨水,生長出風光旖旎的一整年!
我是青欖君,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關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同時我準備了學習大禮包及各年級部編版語數英電子課本,需要的請私信我「資料」。
點擊「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