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芬商品是低劣商品嗎(吉芬商品的由來)
2023-10-14 00:11:52 4
1845年,發生了很多事情。
在東方,這一年也叫道光二十五年,大清剛從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陰霾中走出,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在西方,偉大的無產階級精神領袖卡爾·馬克思在這年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舉家遷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再過幾年,馬克思又將被布魯塞爾政府驅逐出境,舉家遷往英國了。
這一年,英國統治下的愛爾蘭地區也不好過,發生了饑荒。像大中華的農民以種植水稻為生,愛爾蘭地區的農民則以種植土豆為主。時至今日,土豆依舊是英國人的主食。但不幸的是,一種叫晚疫病菌的真菌導致土豆腐爛,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土豆產量銳減,導致土豆的價格高漲,越來越貴。
貧苦的低收入者為了生存,不得不以較高的價格購買土豆,而且土豆越貴,買的人越多;買的人越多,土豆又要漲價,如此反覆。為何會這樣?彼時窮人唯一買得起的只有土豆,眼見土豆還要繼續漲價,在進一步漲價前窮人唯有多囤積土豆。後來,這個現象被一個叫吉芬的經濟學家記錄了下來,故名曰「吉芬商品」。
愛爾蘭的饑荒持續了5年,在這5年的時間內,愛爾蘭人口銳減了將近四分之一,這個數目除了餓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約一百萬因饑荒而移居海外的愛爾蘭人。
前面我們說到,馬克思後來被布魯塞爾政府驅逐出境,舉家遷往英國,這個時間是1849年。為何馬克思會選擇來英國?多多少少跟愛爾蘭地區的荒災有關。彼時馬克思的旗幟已在無產階級中紮根,德、法等國資產階級對他施加迫害、封鎖和驅逐,因為愛爾蘭地區的荒災,焦頭爛額的英國政府已無暇顧及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無處可去的馬克思,舉家遷往荒災之地,已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來到英國後,雖有一處容身之所,但本就拮据的馬克思一家人仍無法擺脫繼續在貧困的泥沼中掙扎。馬克思在思想上是富有者,在經濟上卻是嚴貧戶。他沒有固定的工作,一貧如洗,一家人的經濟來源主要靠他極不穩定而又極其微薄的稿費收入,這使飢餓和生存問題始終困擾著馬克思一家,差不多把馬克思一家置於死地。土豆的漲價對於馬克思來說是致命的打擊,1950年,馬克思最小的兒子夭折,此後幾年,又夭折了一兒一女。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