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日本料理必備程序(日本料理學習分享)

2023-09-23 00:36:06

各位好,上周更新完了一份由6道菜餚組成的和食獻立,在迎來新的獻立之前,小哥想介紹一下一個廣受人們喜愛的食物類型:炸物。

【揚げ物】(あげもの/AGEMONO)

又可名【揚げ料理】(あげりょうり/AGERYOURI)

在大量高溫的油中經過加熱處理的食物,或指這種加熱的手法。一般情況下,要麼是直接把食材丟進油裡,要麼就是裹上一層糊(衣)。

【衣】(ころも/KOROMO):裹在炸物外面的外殼(沒炸之前就是糊糊)。一般這個糊由麵粉、水、蛋組成。

【衣】(ころも/KOROMO)

小哥曾經提到過,最原始,比較古老的調理方式是【焼く】(やく/YAKU)烤。

而【揚げる】,炸這種方式,在日本站穩腳的時期,算是比較晚的了,大概是江戶時代。它能留在日本,主要是,日本料理本來就是比較清淡的,但是一下子給你來個寬油,那股風味,為食客帶來了大大的滿足感,所以作為調理手法而言,它非常重要。

【揚げる】炸

無論是經過預處理(醃or焯水)還是直接炸,依靠油炸把食材原本的風味提高這種做法,想要抓住其中的精要,其實是很困難的。

油炸食品之所以脆,是因為油把食物中的水分逼出來了。但,說實在,把水份蒸乾了,肯定會非常難吃。所以,炸東西的時長,當然會對食物是否炸透,有一個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炸雞,沒炸熟的話,容易殘留沙門氏菌,導致食物中毒。但時長,同時決定了一個東西就是水分蒸發量。到底整掉多大一部分的水分,會比較適合呢?這是炸臺師傅需要把握的一個要點。因為沒人想吃乾巴巴的炸雞,外酥裡嫩的炸雞,才會人見人愛。

炸。因為溫度較高,食物所含的各成分,包括汁液,容易被一下子就鎖在其中,所以,在成分丟失這個層面上,油炸其實是有優勢的,而且還會吸收油脂的風味。(且莫急,小哥下文會介紹各種油炸用油)

手藝足夠好的師傅,炸出來的炸物,並不會油汪汪,吃起來並不會過於濃重。

此為,【揚げ物】炸物。

正如小哥每次介紹一個種類的食物的時候,種類總是繁多的。【揚げ物】當然也不例外。

【揚げ物】也是種類多多。

Ⅰ【唐揚げ】(からあげ/KARAAGE)沾粉炸,小麥粉、葛粉、片慄粉(玉米澱粉)都可以。可以鎖住鮮味,炸成漂亮的金黃or棕色。內部可以是很嫩的,但外皮會酥脆。這種做法一般會在裹粉之前,用醬油、酒、生薑等先進行醃製。當然裹的粉不是越多越好的,那樣油一下子就壞了。特別是商業廚房,使用油的量特別大,為了控制成本,投進油裡炸的食物也要適當處理好,以保證油不會太快變壞。

​醃製

【唐揚げ】(からあげ/KARAAGE)的預處理

只需要裹上所需厚度的粉即可,充分裹上之後,把多餘的粉抖掉。然後低溫開始炸,慢慢升高。或者使用【二度揚げ】(にどあげ/NIDOAGE),也就是復炸。先低溫炸一次,再高溫炸一次。這也是小哥最喜歡的炸制方式。內部汁水飽滿,外頭酥脆可口。

小哥的炸雞操作方式:160攝氏度低溫炸制2~3min,大的話3~4min。撈起,此時顏色較淺,表面堅硬成型,最內部還是生的。放置2min,餘溫讓內部熟透,同時會蒸發一部分水分。這時候基本已經全熟,溫度已經降下來,表面變得潮溼。根據大小180~190攝氏度高溫復炸30~50秒,撈出瀝油,裝盤。此時顏色呈淺棕色,內部熟透,但保有汁水,表面水分再次被蒸乾,變得酥脆。這樣的炸雞,一口下去,外皮是酥脆的,內部是流汁的。而且安全,不怕炸不熟。大雞腿,雞翅,都可以這樣炸,安全度大大提升。油溫:簡單地理解就是160低溫,170~180中溫,190~200高溫。小哥經過學習,個人的使用方式是低溫炸蔬菜,中溫炸天婦羅蝦以及復炸體積小的炸物,高溫復炸炸雞。

像小哥分享的,介紹和食獻立第三道菜裡,小哥提到的竹莢魚的做法:【鯵の唐揚げ】(あじのからあげ/AJINOKARAAGE)就是使用這種炸法。

Ⅱ【素揚げ】(すあげ/SUAGE),就是什麼都不沾,直接放食材進去油裡炸。充分利用食物原本的形狀和顏色,但是水分多的食物不適合,因為水和熱油相遇,危險性也很大。炸魚類,可以從低溫開始炸起,然後慢慢升高溫度,就可以得到比較脆口的炸魚了。顏色鮮豔,如綠色蔬菜,用160攝氏度(低溫)來炸,比較合適。

​【素揚げ】(すあげ/SUAGE)

Ⅲ【衣揚げ】(ころもあげ/KOROMOAGE)我們經常耳聞的【天麩羅】(てんぷら/TENPURA),天婦羅,就是這種方法。用一層糊把食材包裹住,防止食材的水分和鮮味流失。一般這個糊由麵粉、水、蛋組成。

【衣揚げ】(ころもあげ/KOROMOAGE)

天婦羅炸制溫度參考:低溫炸菜165~175攝氏度(食材丟進油裡,溫度會大降)。魚貝類175~180攝氏度。

Ⅳ最後還有一個【変わり揚げ】(かわりあげ/KAWARIAGE),這個做法小哥接觸過兩次,天婦羅和乾粉炸非常常見,這個做法平時不常見。這個其實就是把天婦羅的衣(糊),改為沾別的東西。衣的種類非常多,說個比較熟悉的東西就是腐竹(支竹),把腐竹敲碎,大蝦沾粉,沾蛋清,沾上腐竹碎片,炸了,就是【変わり揚げ】。但容易炸糊掉,所以都是低溫炸。屬於特色做法,在此不多言。

変わり揚げ

簡單而言,往大了分,就是是否帶【衣】,外殼。

往細點兒分,就是【衣】,也就是外殼的種類之區別。

食材與【下ごしらえ】(したごしらえ/SHITAGOSHIRAE)

先來解釋【下ごしらえ】。各位簡單地理解為「備料」即可。

在進行調理之前,對食材進行的一系列加工,就是【下ごしらえ】。其作用是縮短上菜時間(或曰從點單到呈上的所耗時間)。

①【海水魚】(うみみずざかな/UMIMIZUZAKANA)海水魚·白身魚。味道清淡,所以很多其實都很合適油炸。大條一點的魚,改改花刀,直接一整條炸,也是有的。當然一般情況下都是切成合適的大小,再進行炸制。小魚就很簡單了,畢竟熟得快。直接給它開個背,然後直接一整條放進去炸就行。

白身魚

②海水魚·青背魚。可以選用【揚げ物】乾粉炸和【変わり揚げ】特色外衣炸。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話,魚就不會被完全包裹起來。特別是,竹莢魚、青花魚之類的,首先魚本身油脂豐富,同時其含有得水分是帶一定的腥味(or臭味)的,所以不適合【衣揚げ】,因為水分蒸出來,被外殼吸收掉的話...可想而知。可選用鹽,酒,醬油,土生薑,進行一定的預處理,會比較合適。

青花魚

③【淡水魚】(たんすいざかな/TANSUIZAKANA)淡水魚。像鯰(nián)魚、公魚(若鷺)這類骨和鱗都不怎麼多的,可以根據種類選擇直接炸(帶內臟)。或者是把內臟中的汙穢壓出來,稍微過一下(洗一下)淡鹽水,即可。

公魚(若鷺)

④【海老】(えび/EBI)蝦。重頭戲~重頭戲!(嗯,其實是因為小哥很喜歡吃。)我大中華的蝦料理,有時候習慣連頭一起做。但日本料理,去頭,去蝦線,這基本是默認要幹的。然後,蝦的尾部含水,所以炸之前得擠一下,把水壓出來。然後,蝦加熱收縮,容易捲起。需要把蝦的肚子向上,放在案板上,來幾刀,切斷腹部的筋,然後再翻過來,背朝上,用手指擠壓,把纖維擠斷。(是啊,挺不容易的...吃個炸蝦)

【車海老】(くるまえび/KURUMAEBI)明蝦

⑤【烏賊】(いか/IKA)烏賊。取出內臟(幹過的人都知道,那手感是相當的...嘶...)然後切開攤開來,兩面(攤開了就是正反面,但實際上就是表/裡面)的皮(膜)都給它去了。密密麻麻地改上漂亮的花刀(為了,咬起來不費勁兒)。然後切成適當的大小(日本料理裡所謂適當的大小一般是指一口能吃下),常見的,大點兒,麻將牌那麼大,小的,半張麻將牌那麼大。此處畢竟講的是炸物,所以,肉身比較厚的種類會比較合適。(特別是帶盔甲的烏賊,對,非常酷炫)

【烏賊】(いか/IKA)

甲烏賊(對,切開裡頭有「盔甲」的)

⑥【穴子】(あなご/ANAGO)星鰻。把魚打開。(此處不特指任何打開方式,從背部開還是從腹部開,均可。此處不站隊,尊重各方的流派,就足夠了。)洗乾淨。小玩意兒,直接用就行。大條的,會有很多黏糊糊滑溜溜的液體...附著在表面(太難了)。拿出我們烤魚的時候用過的那塊【抜き板】,還記得嗎~木屐狀的木板。把魚放上去,皮朝上,進行【霜降り】。然後切塊。

【穴子】(あなご/ANAGO)

【霜降り】跟肉的那個霜降沒關係。此處是一種予處理手法。簡單而言就是,焯水的簡化版,淋水。具體就是煮一鍋開水,在對肉or魚進行調味之前,把這個水往上一澆,把食材的腥味or上面的贓物or粘液祛除,的這麼一個預處理手法。例如本次的【穴子】星鰻,這樣來一下,去掉粘液,同時魚肉會緊縮,把鮮味鎖在其中。

【霜降り】

⑦【肉類】(にくるい/NIKURUI)肉類。這個很簡單了,肉這個東西,畢竟比較萬用。切成合適大小,然後稍微改幾下花刀,畢竟肉嘛,會縮,一縮,就變形了。來幾刀,減輕變形的程度。然後,姜蔥啥的,該下下,去去腥。給調調味兒,都可。

⑧【野菜類】(やさいるい/YASAIRUI)蔬菜。上文講【素揚げ】的時候,小哥說不適合用水分多的食材,蔬菜類本來就是含水量大的。所以,千萬別用含水量特別大的就好,如番茄...黃瓜...白蘿蔔這些,都能直接出水的,等下就真成番茄...炸鍋了。除此之外,其實都還可以,注意擠一擠水分,或者用鹽,靠滲透壓,榨一下水分。所以蔬菜炸起來還是挺不容易的。所以,改改刀,甚至先給它煮一下,縮短一下炸的步驟所需時間,也是挺好的。

好,各種食材和預處理,講完了。

來了,填一下上文的坑,我們來講一下

【炸物用油】第一種分類方式是精煉程度。

【白絞油】(しらしめゆ/SHIRASHIMEYU)簡單而言,就是經過精煉的油,都可以叫這個名字。比起沙拉油,更粘稠,經常被用作炸東西。原材料嘛,大豆呀,菜籽呀,各種有。

【白絞油】(しらしめゆ/SHIRASHIMEYU)

【サラダ油】(さらだあぶら/SARADAABURA)精煉程度比【白絞油】更高的油。原材料,大豆,菜籽,花生,都有。最大特色就是沒什麼特色。所以,無論是生吃還是冷用,都可以。因為它幾乎完全無色無味,不影響顏色更不影響味道。(冷用,我舉個例子好吧,蛋黃醬。)非常清澈,不渾濁。用來炸東西的話呢,畢竟幾乎是完全無色無味的,所以,可以充分發揮食材的本味,而不會增加油本身帶來的風味。但是,氧化得比較快,而且沒有獨特的香味是個優點也是個缺點,不過有個解決方法就是跟別的油混用,例如你往裡加點兒芝麻油,一來,更香,二來能延緩氧化速度。

今天新買的【サラダ油】(さらだあぶら/SARADAABURA)

然後是根據原材料不同,進行分類

①【胡麻油】(ごまあぶら/GOMAABURA):芝麻,煎了,榨油。超級無敵香,而且氧化得非常慢,超耐用。用這個油炸東西,哇...你能想像,香到什麼程度,所以,會選擇跟別的油混用一下。

這是前陣子新買的【胡麻油】(ごまあぶら/GOMAABURA)

②【大豆油】(だいずあぶら/DAIZUABURA):顏色也還算淡,很常用。產量大,便宜。不過沒啥特別的風味。

【大豆油】(だいずあぶら/DAIZUABURA)

③【菜種油】(なたねあぶら/NATANEABURA):會保有一定的菜籽原有的風味,以及比較粘稠。

【菜種油】(なたねあぶら/NATANEABURA)

④【綿実油】(めんじつあぶら/MENJITSUABURA):風味獨特,而且持久,也算是比較常用了。

【綿実油】(めんじつあぶら/MENJITSUABURA)

好,油的種類,講完了。

我們來講講,糊糊吧。

【衣】(ころも/KOROMO)

我們吃炸物,比較爽的其中一個地方是什麼?是脆。

如果這個炸物的外殼,黏糊糊的,沒啥脆口爽朗的感覺,而且還油汪汪的,那吃起來得多難受。

在中國,麵粉普遍是中筋麵粉,而且說實在,小哥現在最愛用的也是中筋。中高低筋麵粉,在此就不展開說了,簡單說一句就是它們所含供形成麵筋的蛋白質的量不一樣。

麵粉,由小麥製成。日語漢字就寫作【小麥粉】,讀作こむぎこ/KOMUGIKO。

高筋,【強力粉】(きょうりきこ/KYOURIKIKO)

【強力粉】(きょうりきこ/KYOURIKIKO)

中筋,【中力粉】(ちゅうりきこ/TYUURIKIKO)

【中力粉】(ちゅうりきこ/TYUURIKIKO)

低筋,【薄力粉】(はくりきこ/HAKURIKIKO)

【薄力粉】(はくりきこ/HAKURIKIKO)

麵粉中的蛋白質和穀氨酸組成的麵筋,就是麵粉變得黏乎的原因。而麵筋的形成與溫度、攪拌次數、時間有關係。因此,天婦羅的外殼想要酥脆好吃,就需要花功夫。

選材:首先就是,至少要選用低筋麵粉作為原料,從根本減少麵筋的形成。條件允許,選擇經過加工(提取出蛋白質,降低蛋白質含量)的專用粉,當然效果也會不錯。

溫度:粉,常溫問題不大,願意的話最好也給涼一下。容器,水,雞蛋,這些有條件也最好在冰箱中放涼,這樣可以避免因為溫度導致麵筋的形成。

時機:儘量不要太早製作麵糊。等所有準備都做好了,最後做麵糊,效果最好。避免因為放置,讓麵筋形成。

手法:用粗一點的天婦羅棒,幾乎就是用點的方式,把粉壓到水裡面,混合成麵糊,而儘量不進行攪拌。然後,傳統一點的天婦羅的做法,其實並不會把倒進盆中的粉都拌入水中,而是留有一部分粉,讓其自然漂在水面。等你把食材放進去的時候,食材會把一部分粉壓進水中,從而進一步完成麵糊,同時儘量減少麵筋形成。

簡單總結就是,儘量別讓麵筋形成。做出來的天婦羅就不會軟趴趴,才會脆。

普通的比例一般是200cc水 一個蛋黃 200cc杯一杯低筋粉。

如果想要稀一點,200cc水 一個蛋黃 200cc杯8分滿一杯低筋粉。

留有一部分粉

以上就是天婦羅的【衣】(ころも/KOROMO),即糊糊(炸前)/外殼(炸後)的相關與製作。糊糊做好了,怎樣上糊呢?

為了更好地讓糊沾在食材上,可以預先給食材沾上一層薄薄的麵粉。這層麵粉,日語寫作【下粉】(したこ/SHITAKO)。如果想讓食材保持原有風味和顏色外觀,那就輕輕來一層薄薄的糊就行,然後短時間炸一下。

【下粉】(したこ/SHITAKO)

如果說一來想靠外殼來保持水分,同時想依靠油來增加風味,以掩蓋食材原本的部分味道(如腥味)。那就可以裹上厚一點的麵糊,著重炸一下。

小哥學校裡的做法是偏傳統,並且費工夫的做法。沾粉以後,還要用小刷子把多餘的粉掃下來,以保證粉是薄薄的一層,但無論是什麼食材,全部上粉。

之前小哥店裡的西井師傅,因為是京都吉兆出身,父親也是混跡料理界多年的老師傅,認識很多廚師界的老手,於是他親自去問了天婦羅門店的師傅,得出了一個小哥也很認同,並且現在小哥就堅持是那麼做的一個處理方式。那就是,以上說的低溫,少攪拌,炸之前才混合麵糊,都是照做,沒問題。但,沾粉的問題,有所不同。肉類,沾粉 麵糊厚點,無可厚非。但,蔬菜類,不沾粉,直接沾麵糊,然後下鍋炸。

只說了不沾粉,只告訴了我,天婦羅門店的老師傅,是這麼做的,沒告訴我原因。

那為什麼小哥表示很贊同呢?這是小哥的一些個人想法。首先,蔬菜,要是它容易熟,沾粉,沾糊,外殼厚了,難炸透,花的時間長,本來顏色很好看的蔬菜,如【しし唐】(ししとう/SHISHITOU),就會失去其翠綠的顏色。這類蔬菜是負責擺盤拼起來好看的,所以,如果顏色給炸壞了,口感也變差了,那就適得其反。反之就是,薯類。如,紅薯。還有,南瓜,茄子。就是,相對而言,比較難炸透,需要時間的蔬菜,還去沾粉,把糊弄厚了,更難炸透,哪怕炸透了,時間一長,外殼已經不是亮白色,奶白色了,而是嚴重偏黃。所以,小哥很贊同,蔬菜直接沾糊,不沾粉這個做法。

【しし唐】(ししとう/SHISHITOU)

順帶一提,漂亮的天婦羅其實是偏白色的,正如很多櫻花的照片看起來是粉色,其實花瓣是白色的。當然也有粉色的櫻花,不需要加濾鏡,就粉到發紅髮紫。乾淨的油,特別是【サラダ油】(さらだあぶら/SARADAABURA),炸出來的天婦羅是白色的,非常非常乾淨,看起來是很舒服的,幾乎完全不顯黃。但,我們看很多天婦羅是黃色的,一來是濾鏡,二來可能是炸老了,還有一個很大的可能就是,油已經不是新油了,是老油。油越老,天婦羅越黃。

白色櫻花(跑個題)

糊糊的話題到此為止。

炸法

小哥曾經在B站直播過幾次炸東西,也有小夥伴來小哥家吃飯,看過小哥炸東西。在油升溫的時候,小哥會經常去攪拌油。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第一,很無腦,就是攪拌均勻,讓整鍋油的溫度變的均勻。

第二,如果是重複使用的油(經過冷卻,再次使用),裡面會含有水分,水分積聚起來,炸開,很危險。攪拌有助攪散其中的水分,然水分在升溫的過程中,陸續被蒸發走,降低危險性。

然後,就是測油溫了。這是很多朋友都很頭疼的事情。純粹依靠「外力」,也就是看油是粘稠還是已經很清爽(流動性好壞),或者是看筷子插進去冒出來的泡泡這些做法,其實...沒有一定的功力,正常而言,都是很難判斷的,誤差極大。

但是,你有一碗天婦羅的糊糊在手上,難度會突然降低很多。

你只需要拿筷子,蘸起糊糊,滴一滴到油裡面,糊糊就能給你很大的參考。

①掉進去,沉到底下,過一會兒/一小會兒才浮起來。這時候,溫度過低,150攝氏度以下。

②掉進底,但一下子就浮起來了。這已經差不多符合低溫油炸的條件了。在160攝氏度左右。

③掉進去,沉到一半,就浮起來。這已經屬於中低溫了,大概適合炸天婦羅蔬菜了,170攝氏度左右。

④碰到油,幾乎都不沉進去,馬上浮著。已經進入中高溫了,適合炸天婦蝦了,180攝氏度左右。

拙劣畫技

好,油已經準備好了,這時候我們放材料進去炸了。要切記,不能帶大量水分進油,表面就能看見有水的,那肯定,必須馬上先擦乾,再入油,為的是安全。一次過不宜炸過多,滿滿當當看起來很爽,但,那樣不僅容易粘連,而且油溫會迅速下降,難以控制,難以保持。因此,儘量不要放超過油的表面積1/3量的食材,然食材可以在油中飄動。

剛入油時,聲音呀氣泡呀,都很大,動靜很大,一直在騷動。但隨著時間推移,聲音會變小,氣泡也會變小。把食物從油中撈起來,如果覺得,挺輕盈的,而且好像變得緊緻了,那差不多可以上鍋了。特別是天婦羅這種,沾糊糊,炸出來帶外殼的炸法,炸過頭了,食材原本的鮮味早跑光了不說,口感還非常的差。所以,大概炸到8~9成,覺得好像還差點兒意思的時候,其實已經很夠意思了,因為餘溫會讓它徹底熟透。把食物撈起來,瀝油的同時,讓餘溫完成最後的加熱,豈不美哉。

插個小話題,關於判斷天婦羅是否已經炸成的。如蟹腿天婦羅/大蝦天婦羅為例,把食物從油中夾起來的時候,適當地往下一點抓筷子,然後夾起來,你能通過筷子感受到,食物或多或少在震動,這時候,差不多起鍋就行了。不同意此觀點的老玩家,可以無視小哥的看法,因為炸物也是流派眾多,做法眾多,話不說死,人是靈活的。

關於炸法,說完了。

來說說油的保存。

油,一天換幾次,當天老了就換,稍微覺得油色變深了就換,有這麼奢侈的嗎?

有。高端的天婦羅老店。人家耗得起,就會這麼幹。

但,家庭和一般店鋪,肯定要不得。都會儘量多用幾次,多用幾天,才會廢棄。

但,油這個東西,不炸東西本來就會因為時間的經過而氧化。何況,經過多次使用,炸了各種食物的油呢?那氧化,甚至變質的速度,肯定是一溜煙兒地蹦躂著去的呀。

經過測定【酸価】 (さんか/SANKA)超過2.5的,就該廢棄

所以,使用的時候,有一些小手法,可以有所幫助,讓油經用一點兒。

①油炸的時候,掉出來的糊糊,或者是炸粉,儘快撈乾淨。

②炸完了,給攪拌攪拌,讓水分蒸發。

③用完了的油,趁熱,給拿濾紙和細網漏勺,給過濾了。

小哥家的油罐和濾油紙

④在容器中儲存油的話,儘量灌滿那個容器。然後蓋好蓋子,放在避光陰涼處儲存。

這也就差不多了。

炸物所使用的器具。

【揚げ鍋】(あげなべ/AGENABE):剛才小哥提到,東西下太多了,溫度變化大,不好控制不好保持。這一點,跟鍋也是有關係的,也就是鍋的厚度。為啥有時候砂鍋做出來就是比別的金屬鍋好吃?因為砂鍋的溫度一旦上去,有啥風吹草動,人家溫度變化不會太大,一個字「穩」!炸鍋也如此,最好選用厚實點兒的,能保溫。

材質的話,鐵,【砲金】(ほうきん/HOUKIN),銅,鋁之類的,均可。

鐵炸鍋

生鐵炸鍋

【砲金】(ほうきん/HOUKIN)

銅炸鍋

鋁炸鍋

【金箸】(かなばし/KANEBASI)說真的,下油鍋的筷子,小哥個人更喜歡用木的,為啥呢...因為有時候那些糊糊,沾到筷子上,炸硬了,不好洗...實在洗不掉,你可以削掉。但為何還推薦使用金屬筷子呢?因為...怎麼炸,都不會把筷子炸糊(炸焦)。

【金箸】(かなばし/KANEBASI)

【揚げ網】(あげあみ/AGEAMI)炸薯條的那個小籠子,小炸框,具體叫啥小哥也不太清楚,網眼很細的金屬漏網都可以,方方正正的那種,炸薯條也行,炸那些容易飄走不好撈的食物,放進網兜裡,一起放在油裡面炸,方便。像勺子的那種,還可以用來撈殘渣。

【揚げ網】(あげあみ/AGEAMI)

【揚げ網】(あげあみ/AGEAMI)

【揚げバット】(あげばっとAGEBATTO)バット就是盤子,一般金屬的就行,往上頭放個網,最好墊張廚房紙,把炸好的食物撈起來往上一放,瀝油。日料店裡,天婦羅和各種炸的東西,下面會給你墊一張紙,這張紙,一面是粗的,另一面是光滑的。這張紙叫做

是天使的意思。噗,開玩笑。是天婦羅紙,墊在食物下面,最終地吸收一下炸物的油。

【揚げバット】(あげばっとAGEBATTO)

【天紙】(てんし/TENSHI)

好啦,差不多就這些器具啦,用具還是不會太複雜的。因為小哥除了進行一定程度的介紹,還考慮,希望能親民一點,可以讓真的打算參考的朋友,能把「在家裡面做做看」的想法落實。

但,油炸危險性極高,請務必注意危險,謹防燙傷。

【付け出汁】【つけ塩】

【付け出汁】(つけだし/TSUKEDASI):付け(つけ/TSUKE),是一個帶附著/靠過去的概念的詞彙。身に付ける,直譯可譯作:附著在身上。可以是物理上,把什麼東西掛到/粘到身上。也可以是上手一門手藝,讓你身上多一個技能,這種意識層面的附著。【だし】(DASHI)寫作出汁,這個小哥介紹過無數遍了,多數小哥引用的時候,是在講高湯。這裡的是汁子的意思,所以,【付け出汁】就是用來蘸的汁子。

比較出名的就是【天つゆ】(てんつゆ/TENTSUYU),也就是天婦羅汁。正式點叫做【てんだし】(TENDASHI),一般不寫作漢字,但一看,還是可以寫成漢字的,可以寫作天出汁。

【天つゆ】(てんつゆ/TENTSUYU)

汁子為的是調味,讓油炸出來的食物別那麼膩,中和一下。同時增加鮮味和香味。

調製很簡單,基礎底味就是小哥介紹過的高湯,【だし】打西水。此處不詳細說多少ml了,此處表述為比例。5份打西水,1份味淋,1份濃口醬油,搞定。

天婦羅汁,太燙的話,你給天婦羅蘸上去,外殼可能就軟了。但,炸物,熱吃才舒服,拿個冷汁子蘸,把食物弄涼了,更沒意思。所以,能剛剛冒出熱氣的溫度,為適宜。然後加入【大根おろし】(だいこんおろし/DAIKONOROSHI),就是磨成蓉的白蘿蔔,蘸著吃就行。為什麼要加【大根おろし】呢?首先,當然是存在把天婦羅紙煮稠的店子,但如果使用的是純粹液體狀的天婦羅汁的話,它本身沒什麼粘稠度,不容易沾到食物上面去,加了【大根おろし】就會更容易附著在食物上,同時增加一個清爽的味道。當然,【大根おろし】正常都是給另外放起來的,不喜歡可以不加進去汁子裡頭。加生薑蓉也是很好吃的,小哥很喜歡。如果你吃的是「天婦羅丼(dong)」,就是天婦羅蓋飯。一般情況下是默認直接把汁子澆好的,也有店家給你裝起來讓自己加,但小哥就見過一次。

【大根おろし】(だいこんおろし/DAIKONOROSHI)

【つけ塩】(つけじお/TSUKEJIO)也叫【旨味塩】(うまみじお/UMAMIJIO)

其實,後者可能更合適,但小哥選擇把前者也寫出來。因為,【旨味塩】就是這種鹽的叫法,【旨味】(うまみ/UMAMI)就是鮮味的意思,畢竟此處的作用是提鮮。無論是撒上去還是蘸著吃都可以。但,【つけ塩/付け塩】,就跟上面的【付け出汁】一樣,有個付け(つけ/TSUKE)在前頭,就會有種拿個小碟子裝起來,再去蘸的意思,而不會有撒的畫面在腦子裡出現。

但小哥學校是撒,小哥店裡是蘸,各有利弊。直接撒,方便,均勻。讓客人自己蘸,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蘸多蘸少。

你說這個鹽跟普通鹽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就是普通鹽。但會放到鍋裡,不放油,幹炒,蒸乾表面水分來用。但,如果講究一點,是真的會大概3鹽比1香料的比例,分別幹炒,然後混合在一起,放進缽裡,進行碾壓混合,然後過一次篩。(例:山椒鹽。3鹽 1山椒。)所以,會比不經處理的鹽,更香一點。

小哥見過的有:抹茶鹽,咖喱鹽,山椒鹽。(怎麼樣是不是聽起來很黑暗)

抹茶鹽(すり缽/すりばち/SURIBATI/研磨缽)

咖喱鹽

山椒鹽

小哥說過,日料比較注重當季食材,活用其中的顏色打造氣氛完善擺盤。所以,上述的抹茶鹽和咖喱鹽,只是用咖喱粉or抹茶粉跟鹽混合在一起,為的是香味和顏色,味道還是原本鹽的鹹味。

【加減酢】(かげんず/KAGENZU):把檸檬汁跟濃口醬油1:1混合,適當加點打西水。或者用日本的【ポン酢】加入打西水,也可以。要的是那個酸味。(這個小哥還是很喜歡的,當然小哥更喜歡純檸檬汁,吃炸雞非常爽。)

【ポン酢】(ぽんず/PONZU)這個,到底翻譯成啥比較合適,小哥一直很迷惑,姑且翻譯成:橙醋吧。

【ポン酢】(ぽんず/PONZU)

味料,說到這吧。

最後來說說,擺盤。

之前那些文章,小哥講擺盤都是講那一道料理怎樣擺。

今天講的是炸物這一種類的食物,沒有特定的料理。小哥就講講,炸物它擺盤講究的地方。

天婦羅,炸出來馬上吃,和過一會兒吃,可能是天地之差。過會兒,外殼把內部食材的水分吸收了,就軟趴趴了。所以炸物這個東西,放不得,得配合好前廳,趕緊出菜。

所以,墊天婦羅紙,很重要。吸吸油,吸吸水,而且不會怕碟子油汪汪的,難看。特別是那些,板前的座位,油紙得勤點兒換,顯得更乾淨。

剛才提到的【大根おろし】,肯定是不能放在紙上面的,得放一邊or另外拿碟子裝起來。

疊天婦羅紙的方式也很講究,當然這是受日本文化影響。正如浴衣的穿法,無論男女,浴衣都是左側的衣物搭在右邊的衣物上面的,萬萬不可反過來。這就跟國內,拜神,入殿時,哪只腳先入的講究一樣。天婦羅紙,也是,是從右下往左上疊。一般這樣疊就可以,一些慶祝儀式,喜事,也是這樣疊的。反過來就不吉利了。

天婦羅紙疊法

這就是一些比較講究的小點。

小哥最愛炸物前三名:

1、【天婦羅盛合わせ】(てんぷらもりあわせ/TENPURAMORIAWASE)天婦羅拼盤。

【天婦羅盛合わせ】(てんぷらもりあわせ/TENPURAMORIAWASE)

2、【鶏の唐揚げ】(とりのからあげ/TORINOKARAAGE)日式炸雞。

【鶏の唐揚げ】(とりのからあげ/TORINOKARAAGE)

3、【豚カツ】(とんかつ/TONKATSU)炸豬排。

【豚カツ】(とんかつ/TONKATSU)

這是小哥寫過最長的文章了,一萬字長文。

給朋友們介紹了日式炸物的各種形式,以及配料,油,糊糊啥的。

在之後的獻立之中肯定會有炸物的,屆時會根據炸物的具體做法,再進行詳解。

看到這裡的絕對是真愛了,感謝你們。

我們,下一個獻立再見。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