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民族是曾經的匈奴(蒙古發現匈奴龍城遺址)
2023-10-15 20:28:22 1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每逢聽到這句豪邁的詩句,我們總能想起漢家健兒縱橫塞外馬踏匈奴的壯闊歷史。如今一個響徹國際考古界的大事件曝出,7月18日,蒙古國烏蘭巴託大學考古研究小組負責人、烏蘭巴託大學考古學系副教授伊德爾杭蓋博士宣布,經過長達十年的考古探索,匈奴王庭所在地「龍城」(即匈奴人的統治中心和重要禮制性場所)遺址在蒙古國中部的後杭愛省額勒濟特縣被找到。
龍城遺址
伴隨著對「龍城」遺址的深入發掘,考古專家們在現場驚奇地發現寫有漢字「天子單于」、「與天無極,千(秋)萬歲」的巨型瓦當,其中「天子單于」瓦當在蒙古國境內尚屬首次發現。
歷史文獻中僅記載匈奴龍城位於蒙古國杭愛山脈一帶,而沒提供其它任何可尋的依據。此次發現揭開了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匈奴的神秘面紗。
據觀察現存留跡,該都城周圍由內外兩層城垣包圍,裡面有一個人工水池。從殘留的房屋建築頂棚裝飾磚瓦中,考古工作者們還發現上面刻有「天子單于」等古漢語文字字樣的若干瓦片。這些依據證明,這座城市遺址就是匈奴國家政治中心龍城所在地。
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之一,根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之苗裔也,曰淳維。意思指,匈奴是我們華夏民族的一個分支,但是這個說法其實是為了統戰,招降匈奴而出現的。
還有人說是商代遊牧民族,王國維先生的《鬼方昆夷獫狁考》中說到,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叫做檢狁,春秋時期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視為後世的匈奴。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匈奴人的來歷。蘇聯人類學家傑別茨對貝加爾湖地區伊利莫夫谷地出土的,公元前1世紀前後的匈奴人骨做了深入的研究。他發現,匈奴人屬於古西伯利亞類型的蒙古人種,並且其中有部分個體呈現出歐羅巴人種的特徵。
匈牙利人類學家託斯研究了位於蒙古國諾言烏拉以西約300公裡處,呼尼河沿岸的公元1世紀中葉匈奴人墓葬,同樣得出匈奴人兼具著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特徵的結論。
而我國科學家根據對桃紅巴拉、哼縣窯子、毛慶溝、飲牛溝等春秋晚期到戰國時代的匈奴墓葬群的研究,判斷出土人骨以北亞蒙古人種為主,但帶有明顯的東亞人種類型特點。而在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一座東漢晚期「漢匈奴歸義親漢長」墓中發掘的人骨,則帶有不同於北亞人種而接近於東亞人種的特徵。簡而言之,匈奴人種構成是以蒙古人種為主體,並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步融入了歐羅巴人種與華夏血統的成分。
幾千年來,匈奴人不論是在歷史中,還是影視劇中,都充當著強盜的角色,民風彪悍,殘暴兇狠。幾乎就在秦國統一六國和漢朝建立的同一時間段,匈奴經過極速擴張,把東到大興安嶺,西到阿爾泰山這一廣袤地區所有非農業性質的部落都徵服了。並統一納入到匈奴的組織體系內,構成了具有國家性質的遊牧部落聯盟。「匈奴」這個名字也從一個部落的名字,變成了北方所有部落的統一名稱。然而就在漢武帝時期,漢朝對匈奴的戰略政策從防禦轉為進攻,著名的「龍城之戰」正是在這個時期發生的。
影視劇中的匈奴人
但根據史料記載,當時漢將衛青的「龍城之戰」並不是在此次所發現的龍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而這就要從匈奴人的信仰崇拜說起。
我們當下的人很多都知道蒙古族是匈奴人的部分後裔,他們的精神崇拜是狼。然而當時的匈奴人則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狼和老鼠都是正常生活上的害蟲,如果遊牧民族崇拜狼,就和農業民族崇拜老鼠差不多。匈奴人,崇拜的對象是龍,所以祭天的地方叫做龍城。北魏據潛云:「西方胡皆事龍神,故名大會處為龍城。」所以時期的不同,都城地理位置不同,龍城出現的地方也不相同。
雖然他們存在的時間不算短,國家的政治體系完整,但是由於他們沒有文字,所以記載下來的匈奴人的習慣與他們的細節不多。即使是有漢字的出現,也不能確認時間。所以,這次所發掘的龍城是什麼時期的遺址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察研究。
即便如此,這並不能阻擋人們對匈奴人的好奇。其實匈奴人看似強悍,但是某種情況下卻又那麼脆弱。惡劣的氣候環境對匈奴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有時候僅僅是冬天的一場雪就會造成一個部落的滅亡,但是巨大的文化差異讓他們沒有辦法與南方的農業區人民融合在一起。所以在氣候惡劣的季節他們就要去農業區搶劫生活物資。人口增長多了,草原上養不起那麼多的人也要去搶劫物資,因為除了這種方式,他們沒有別的辦法為自己找到生計。
但即使再強大的民族也會有土崩瓦解的時候,西漢時期,漢朝方面相繼發動了漠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三戰之後匈奴元氣大傷,右賢王率領四萬餘人投降歸屬漢朝,伊稚斜單于及左賢王率領少數部眾向西遷徙。至公元前60年漢朝已經完全控制,匈奴從此再難威脅北疆。東漢初年,匈奴內亂。公元48年日逐王自立是為醢落尸逐鞮單于。他率部投降臣服漢朝,後來這一直被稱為南匈奴,漸漸的開始融入中原文化,借用中原的漢字。而留在漠北的成為北匈奴。
匈奴軍隊
北匈奴在與東漢的戰爭中接連失利,公元91年漢軍出徵金微山(今阿爾卑斯山)大破北匈奴,後者被迫西逃從此消失。
到了東漢末年中原動蕩,剛剛懂得一點漢文化的南匈奴趁亂自立,但他們很快就遇到了曹操。隨後這種中原政權控制著匈奴的格局一直持續到西晉。公元291年開始西晉陷入八王之亂,匈奴人劉淵趁機獨立建國以至於五胡南下北方紛亂,直到隋朝,當天下大一統的時候,那個在北方雄踞了近千年的民族——匈奴,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龍城」在漢朝與匈奴的歷史中都具有重要意義,此次發現「龍城」的位置,將對我們重現當年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提供大量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