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滿族是哪個地方起源的(滿族的族源來歷略考)

2023-10-15 20:38:41

滿族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但是關於滿族的族源一直都是爭論的焦點,一些人說,滿族人並非是金代女真人的後裔,同時說,滿族人和通古斯一詞有何某種關聯。那麼,什麼是女真人?什麼又是通古斯,本文追溯滿族的源流,最初發布於天涯論壇。

大家都知道,滿族的主體是建州女真,滿族是在建州女真的基礎上融合蒙古族、朝鮮族、漢族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要知道滿族的族源,只需知道建州女真的族源即可。那麼建州女真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呢?為何它會叫做「建州女真」呢?為何它的名字裡有個「女真」呢?要知道,這不是自稱,而是明朝對其的稱呼。建州女真與金代女真又有什麼關係呢?

  但是在說女真人之前,我想先解釋一個詞語,這個詞語曾經是如此的偏僻,以至於很長時間沉睡在故紙堆裡。但是這個詞語現在卻又是如此的時髦,很多人都爭先恐後地在談論它,不管懂不懂這個詞語的真正意義,這個詞語就是「通古斯」

一,什麼是通古斯?

  通古斯簡而言之是雅庫特人對於鄂溫克人的一個稱呼,後來被俄羅斯人借用,用來指代一個語族--通古斯語族。這個語族從屬於阿爾泰語系,使用這個語族的都可以叫做「通古斯人」。現在的滿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錫伯族、赫哲族等的語言都屬於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所以,他們都是通古斯人。如此一解釋,似乎很簡單,雖然「通古斯」這個名字,有人聽了覺得新鮮,但是它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含義。

  通古斯語族在西伯利亞有很廣泛的分布,西至西西伯利亞平原,東至勘察加半島,北至北極圈附近均有分布,下面是一張圖,顯示的是通古斯語族的分布

  那麼,金代的女真族是通古斯人嗎?他們使用的語言是通古斯語族嗎?答案是肯定的,金代的女真語屬於通古斯語族,但是金代女真語與現在的滿語並不是一種語言,也沒有繼承關係。

  研究到這裡,我們知道了通古斯的概念,原來通古斯與「日耳曼」、「凱爾特」一樣,只是語族的名城,最初只是一種代稱而已,並不是一種民族,而是幾個民族的合稱,如同義大利人、法蘭西人都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一樣,義大利人和法蘭西人並不是一個民族。

  現在我們邁出了第一步,下面就是研究的第二步--金代女真人是什麼樣的民族?

 二,金代女真族的語言

  要揭示金代女真人的秘密,首先必須了解金代女真人的語言,那麼,金代女真人說的是何種語言?這種語言屬於什麼語系什麼語族?他們和滿語有何聯繫?

  金代女真語從語言歸屬上講屬於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南通古斯語支,女真人在1115年建國以前一直在今天黑龍江的森林地帶從事狩獵和農耕,後來生女真的完顏氏才建立了金國,所以這裡要說明一下,本文中的「金代女真」指代的是狹義上的女真,即黑水靺鞨的後代,也即生女真與熟女真,不包括邊遠地區的通古斯語族部民。

  關於女真語,金元的典籍中多有記載,不過金代女真語留存到現代,還多虧了一位帝王-明成祖朱棣。

  在明朝永樂五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開設了一個四夷館,專門編寫少數民族的語言,包括了韃靼(蒙古)、女真、西番、回紇、擺夷(傣族)、高昌、西天和緬甸八個分館。其中,就有一本珍貴的《女真譯語》,記載了女真語,現在研究女真語的最主要資料便是這本書。那麼,這本書中的「女真」指的是金代女真還是明代的建州女真呢?事實上,建州女真在永樂年間取得了建州衛的冊封,但是當時建州女真語應該還沒有傳至中原,所以這本書記載的是金代女真語。

  翻開《女真譯語》,我們見到了神秘的金代女真語的真面目,女真語中的金代女真語中,「馬」叫「木力」,「牛」叫「亦哈」,「風」叫「額都」,「山」叫「阿力」,而滿語中的「馬」寫作「母林」,「牛」寫作「委罕」,「風」寫作「厄都溫」,「山」寫作「阿里因」。一些人由此認為滿語繼承了金代女真語,這種說法不靠譜,僅憑几個單詞不足以定論,比如英語大量詞彙來自於古德語,但是英語並不等於德語。事實上,語言學家已經研究了,滿語與金代女真語不是一種語言,沒有繼承關係。

  由於金代女真語與滿語同屬於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南通古斯語支,所以它們有很多的相同之處,從語法到詞彙均有,顯示出某種語言上的聯繫。所以,儘管滿語與金代女真語雖然不是一種語言,但是它們從屬於一個語族倒是事實,這也就說明了為何明朝將建州女真稱作「建州女真」而不是「建州蒙古」或「建州契丹」的原因,因為蒙古與契丹的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而女真與滿族的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的通古斯語族。

  明代女真大多使用的是通古斯語族的語言,擁有語言的共通性,據《滿洲實錄》記載,葉赫部首領曾向努爾哈赤傳話說:「烏拉、哈達、葉赫、輝發、滿洲,總一國也,豈有五王之理?」所謂「總一國」就是說他們都是使用的一族語言,這就好比德意志人一直將丹麥人、荷蘭人、挪威人、瑞典人都視為日耳曼人,因為他們說的語言都屬於日耳曼語族,彼此之間有時也聽得懂。

  說到這裡,我們得出結論,金代女真語與後來的滿語屬於同一個語系、同一個語族,即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

三、金代女真族的文字

  上文已經說過了,金代女真語與滿語不是一種語言,但從屬於一個大的語族,是並列關係,類似於法語與義大利語、德語與英語的關係,下面我們來研究金代女真人的文字。

  不過要事先說明的一點是,語言同族的民族,文字倒不一定相同,因為文字總是伴隨著文化交流而發展,比如說俄語使用西裡爾字母,來自希臘字母;其宗教東正教也來自於希臘,說明其受希臘-拜佔庭文化影響很深。而波蘭人則是使用拉丁字母,信奉天主教,顯示其受羅馬-拉丁文化影響較深。俄羅斯人使用西裡爾字母,波蘭人使用拉丁字母,但是俄羅斯人不等於希臘人,波蘭人更不等於拉丁人,他們還是斯拉夫人,只是文字不同。

  同樣,滿族的文字使用了蒙古族文字,並不意味著滿族就等同於蒙古族,同樣,契丹人、西夏人使用漢字系統,也不意味著就是漢人。前面說過,文字帶有很強的文化傳播性,文字並不能作為評判一個民族歸屬的依據,如同你這樣類比的話,那麼俄羅斯人=希臘人,波蘭人=拉丁人,泰國人=印度人,以此類推,就全亂套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金代女真人的文字,女真人一開始沒有文字,當時的金國與契丹語言不通,文字更不通,使用的是射箭來傳遞信息。後來女真人覺得必須要有文字了,便參考契丹文字造了自己的文字-女真大字,這在《金史·完顏希尹傳》中有詳細說明:

「金人初無文字,國勢日強,與鄰國交好,乃用契丹字。太祖命希尹撰本國字,備制度。希尹乃依仿漢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國語,制女直字。天輔三年八月,字書成,太祖大悅,命頒行之。賜希尹馬一匹、衣一襲。其後熙宗亦制女直字,與希尹所制字俱行用。希尹所撰謂之女直大字,熙宗所撰謂之小字」

  這段文字說明金代女真實際上有兩套文字,完顏希尹創製的叫女真大字,金熙宗創製的叫女真小字,它們都是參照契丹文字創製而成,而契丹文字又是參照的漢字,所以,女真、契丹、西夏都是參照漢字創製的文字,從文字這點不足以說明其民族歸屬,因為從語言來看,女真屬於通古斯語族,契丹屬於蒙古語族,而西夏屬於漢藏語系,但是他們的文字都是採用的漢字來改造的。

女真大字和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一樣,參考的是漢字的偏旁

  不過女真文字後來失傳了,在明朝,不僅不通行於明代女真內部,也不通行於明代女真與朝鮮等往來。到了16世紀,女真文字就成為了死文字,包括建州女真在內,各部都採用了蒙古文字,因此,努爾哈赤於1599年,命額爾德尼等人借用蒙古字創造出老滿文,到了1623年,達海對老滿文進行了關鍵性改革,也就是現在的滿文,所以滿文源自蒙古文字。

滿文是參考蒙古文字創造的

  說過了女真的語言與文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建州女真與金代女真語言屬於同一語族,顯示其具有某種聯繫,但是文字不屬於同一系統,顯示其具有某種差異,不過單憑文字無法辨析一個民族。

雖然滿族的文字和金代女真人並不相同,但他們都屬於女真民族,一個民族先後使用過兩種文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就像越南人和朝鮮人也都曾經用過漢字,現在分別用喃字和諺文。

我們再來看看建州女真與金代女真的髮式與服飾,看看能不能找到某種聯繫。

四、金代女真人的髮式

  關於滿族的髮式,應該說全中國人都知道,是剃髮並梳辮子,即「辮髮」, 具體的做法就是將前額至腦後的頭髮剃去一圈,將留下的長髮編成一條長辮子,垂於腦後,有的人頭髮短,編不成長辮子,就用假髮,線穗等續接。

  不要小看髮式,髮式也是反映一個民族的重要標誌,那麼,金代女真人是何種髮式呢?

  關於金代女真人的髮式,我們來看看歷史是如何記載的:

  《三朝北盟會編》卷三載:「(金人)婦人辮盤髻,男子辨發垂後,耳垂金銀,留腦後發,以色絲系之,富者以珠金為飾」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一引楊汝翼《順昌破敵錄》載:「(宋軍)但見禿頭辮髮者,悉皆殲之」

  嶽珂《嶽鄂王行實編年》載:「先臣以騎大破之,斬禿髮垂環者三千餘級」

  《建炎德安守御錄》載:「皆剃頭辮髮,作金人裝束」

  《宋會要輯稿》卷一七九載:「紹興元年十一月末間,賊犯通太,賊船五十餘艘,編發露頂」

  《北風揚沙錄》載:「人留辨發與契丹異(契丹為髡髮),耳垂金環,留顱後發,以色絲系之」

  所以,這些歷史記載都說明了女真的髮式,即「辮髮垂後」,但是辮髮也有很多種,有梳成一條辮子的,也有梳成很多條辮子的,有留住前額發的,有不留前額發的,金代女真人屬於哪一種呢?

  要想了解滿族與金代女真的關係,就必須了解金代女真的髮式,這個是極其重要的環節,來不得半點馬虎。而一般的電視劇卻在這個重要問題上很不考究,或者是有意用帽子遮掩,或者就是漢人的髮式。

  1988年,黑龍江阿城發現的完顏晏的古墓為我們研究金代的髮型,服飾提供了很大的參考,雖然完顏晏所在的金熙宗時期已經開始了漢化,不過其髮型還是可見一斑。根據壁畫以及金代繪畫,可以得知金代女真人在髮飾方面,男子剃髮梳辮,將前額頭髮削去,有點像髡髮,但是不披頭散髮,而是在兩耳後梳兩條辮子,披在耳後,即兩側丫辮,前面小劉海,然後剩下的是禿頭。

  有一句話叫做「一幅圖勝過千言萬語」,我就算說一萬個字,你也未必知道金代女真人到底是何髮式,與滿族有何不同,下面就用幾張圖來說明吧。

  契丹、蒙古人的髮式---契丹,蒙古人為髡髮,禿頭,只留頭頂一撮頭髮,如圖

金代女真人的髮式--禿頭,露出頭頂,但是鬢角邊留兩條辮子,垂於耳旁(或耳後),如圖

滿族髮式,禿頭,但是在後腦勺留一撮辮子,垂於後腦勺,如圖

所以滿族人後腦勺留一根辮子,這是他們最大的不同,所以金代女真人的髮式與滿族並不相同,這樣就一目了然了。

  事實上,金國也曾經實行過剃髮令,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年),金太宗曾下旨,凡女真人皆留辮髮,後來也下詔要民眾也要如此,但是遇到反抗,後來不了了之,在這一方面,沒有和後來的清朝一樣強硬到底。

  那麼,有人就要問了,為何電視劇,什麼《射鵰英雄傳》之類的金國王爺都是梳的漢人髮式啊,那些造型師全是文盲嗎?不懂得查找資料?

  這句話就說錯了,事實上,在1983年版的《射鵰英雄傳》裡金國王爺是辮髮,但是在1994年以及以後的《射鵰英雄傳》裡,金國王爺全是漢人的髮式了,這是為何?

  這就還要講到1988年,黑龍江阿城發現的完顏晏古墓了,這座古墓為我們了解金代女真人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第一手資料,裡面的金國王爺完顏晏,雖然有辮髮的痕跡,但是卻梳理著漢人髮式,而且穿的是宋朝製作的絲綢衣服下葬的。這就要說到金代女真人的漢化了, 關於金國的漢化,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說金代皇帝與妃子對對聯,是「二人土上坐,一月日邊明」,顯示出金代皇帝高度漢學修養,也表明其漢化的程度深,不過與同樣高度漢文化的清朝不同,金朝後期,開始了漢化過程。到了金朝後期,金熙宗已經完全說漢語,讀漢學了。也就是說,從金熙宗開始,金代女真人和曾經的拓跋鮮卑,慕容鮮卑一同走上了漢化的道路,拋棄了辮髮,開始留上了漢人髮式,不過很多女真貴族還是不習慣,因此也有很多人是辮髮的,皇帝尚且如此,百姓自不必談了,所謂的「剃髮令」自然是一紙空文了。

所以說,金代女真人和滿族都是辮髮的,顯示他們都是通古斯語族的成員。

五、金代女真人的服飾

  金朝女真的服飾以皮衣,毛衣為主,女真人為抵禦寒冷,多是從頭到腳都用皮毛,甚至連襪子都是,而所用皮毛則是多種多樣,豬,牛,羊,鹿,熊,魚均有,有點像現在赫哲族的魚皮衣,金代女真女裝服飾為交領長袍,受了唐宋影響,外套是一件對襟褙子,但比唐宋的短小很多,有自己的風格,而這些又是受契丹服飾的影響。

  滿族服飾則受蒙古影響較多,形成了大家多見到的清朝服飾,後來又融入了中國文化大家庭,逐漸形成了馬褂,長衫,唐裝,旗袍等等,所以金代女真服飾受契丹影響較多,而滿族服飾受蒙古影響較多,兩者均有其各自的來源。為了進一步研究其關係,我們來看看滿族的姓氏。

 六、金代女真人與滿族的姓氏

  金代女真人屬於生女真,曾經建立過金國,縱橫北中國百餘年,最終卻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與契丹,党項一樣,直到明朝初年,才又出現了建州女真。

  滿族不僅僅包括建州女真,還融合有蒙古族,朝鮮族,漢族等等,對於這些,在姓氏中也有反映,比如說「佟」,便來自於朝鮮族,「葉赫那拉」便來自於葉赫部,有較多的蒙古血緣,滿族在吸納漢八旗的姓氏的時候也加上一個「佳」字,比如「馬佳」「章佳」「郭佳」等。而納蘭性德的姓-納蘭則是來自於蒙古衛拉特部,即明朝的瓦剌部落,所以納蘭容若其實是蒙古人後裔。

  再來看看金元女真人有哪些姓氏,元朝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載了很多改為漢姓的女真姓氏,說明其最終融入到了漢族中,稱:「女真人改用漢姓:完顏曰王、曰陳,烏古論曰商,紇石烈曰高、曰盧,徒單曰杜,女奚烈曰郎,蒲察曰李,顏盞曰張,溫迪罕曰溫,奧屯曰曹,孛術魯曰魯,斡勒曰石,納刺曰康,夾谷曰同,裴滿曰麻,尼忙古曰魚,斡淮曰趙,阿曲曰雷,阿里侃曰何,溫敦曰空,吾魯曰惠,抹顏曰孟,都烈曰強,散答曰駱,呵不哈曰田,烏林答曰蔡等等」

  《元史》列傳中寫明為女真人的11位,像高鬧兒、趙良弼、李庭、劉國傑,僅從姓名上已無法看出他們其實是女真人,而不是漢人。其中的李庭,本姓蒲察氏,金末遷中原,改姓李氏。再比如劉國傑,本姓烏古倫,金朝滅亡後改姓劉,號劉二拔都,戰功赫赫,鎮壓北方,被封鎮國大將軍,其子劉脫歡,官至四川行省平章,這些人從名字上來看,已經看不出是女真人了,他們在元代大多成了漢人,應是歷史事實。

  金宣宗時代,曾經將大量的「軍戶」遷徙到河南,所以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黃淮流域是女真人最為集中的地區,這些女真人除了一些死於戰亂外,長期與漢族雜居,與漢人存在著大量的通婚,不少生於中原的女真人,「父雖虜種(女真人),母實華人(漢人),非復昔日女真」。在今北京市通縣發現的一座金代古墓,墓主叫石宗壁,是漢人,其妻為克石烈氏(紇石烈氏),為女真人,在金元時代他們的子孫一定成為了漢人。

  此外還有加入蒙古人的女真人,比如原居今內蒙古自治區一帶的約40萬女真人(這裡指猛安謀克女真,事實上還混有大量的契丹人與漢人在內),與蒙古諸部接觸較早,交往頻繁,深受蒙古人的影響。特別是成吉思汗發兵攻金後,他們較早歸附或在蒙古的統治下,在元朝「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漢語者,同蒙古人」的政策下,有相當一部分加入了蒙古族,如完顏石柱因功累遷總管八都軍。襲父職後,屢建戰功,官至四川行省參加政事,此外,明朝時,還有一些完顏族人參與了朱元璋軍中,比如說完顏佩,轉戰江淮,攻城略地,後來明朝建立後,在安徽肥東一帶屯田,徹底變成了漢人,其子孫後來遷徙到了河南鹿邑,其子孫至今還生活在那裡,這便是前文所說鹿邑的女真遺民了,這說明女真人融入漢族的很多。

  因此,大量的金代女真人融入到了各個民族中了,數十萬女真人就此淹沒在了元明數千萬人口中,金代女真的主體本身,則已融合於華北和遼河流域的漢人中間而消失於歷史舞臺了。

  金代女真就這樣被很多民族同化了,漢人、契丹人、蒙古人、高麗人,滿族人都融合有部分女真人,其中以融入漢族最多,當然其融合有早有晚,遼東的女真在契丹時代即和渤海人一起融入契丹,中原的女真在元代即融入漢族中,而在朝鮮半島的熟女真則晚於元明時代才最終融入高麗人,在《元史》中記載的 「籤女直、水達達軍三千人」(《元史》卷六), 「將屯田軍及女直軍、並水軍、和萬五千人,戰船大小和九百艘,徵日本」(《元史》卷八) 這中間的「女真人」便是在朝鮮半島的女真人,他們是長白山女真,鴨綠江女真(又叫東女真,西女真),他們最終都融入了高麗人。

  曾經建立遼國的契丹人也是如此,或遷徙至雲南,或在西遼融入了回鶻中,或融入蒙古族,女真族,達斡爾族中,女真人和契丹人一樣,就此散落在各個民族中。

  其中有一部分金代女真人住在朝鮮半島,他們後來進入了滿族中,這就是滿族中所稱的「老姓」,比如鈕祜祿氏等,當然,滿族姓氏中也有一些新姓氏,這些姓氏是金元沒有的,比如說「愛新覺羅」。還有一些姓氏本來是契丹人,後來隨著契丹人融入金代女真人,再融入明代女真中,成為滿族的。比如說遼代國王的姓氏「耶律」,在金代,被稱為移喇氏,後來這一部分金代女真人再加入了滿族,就成了滿族的伊喇氏,這一姓氏目前的漢姓是「劉」,隸屬於正黃旗。

所以,滿族的組成中,建州女真大約佔40%,蒙古八旗佔20%,漢八旗佔20%,朝鮮人佔10%,金代女真人佔的比例比較小,大約是10%,已經先一步融入建州女真了。但金代女真和建州女真,同樣都是屬於女真人,這是毫無疑問的。

七、女真習俗、薩滿與通古斯

  下面,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金代女真人,我們來看看金代女真人的習俗。金代女真人有一些很獨特的習俗,比如女真人過去不知道用日月時辰來計時,也不紀年。若問某人多少年齡,他只會回答「我看見草青了幾次了」,也不知道自己幾歲,只記得草青草黃。金代女真人治盜極嚴,發現偷東西要被族人嚴重懲處,此外東北人經常使用的「炕」便是金代女真人發明的,一直沿用至今。

  在河南的鹿邑有許多完顏女真遺民,他們還保留有很多金代女真人的習俗,不過這些習俗和現在的滿族人有差異,他們不行滿族的「抱拳禮」,也沒有除夕背奶奶的習俗,其他的一些風俗,比如敬重馬,喜愛狗等。

  下面,我們再試著從宗教的角度來看看滿族的歸屬,滿族信奉薩滿教,金代女真人也信奉薩滿,南宋徐夢莘所撰《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兀室奸滑而有才。國人號為珊蠻。珊蠻者,女真語巫嫗也,以其通變如神。」用「珊蠻」一詞,記述了女真人信奉的薩滿教,「薩滿」一詞源自通古斯語Jdam man,意指興奮的人、激動的人或壯烈的人。

  下面再來說說宗教與圖騰,前面說,金代女真人是信奉薩滿教的,滿族早先也信奉薩滿教,薩滿教是一種原始宗教,在北亞廣泛流傳,不過後來入主中原以後滿族就信奉了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這點也是受蒙古影響較大。

  關於圖騰,金代女真與建州女真也不一樣,雖然他們都屬於通古斯語族的民族,都屬於鳥圖騰,但是金代女真的圖騰是海東青(類似於鷹),而建州女真的圖騰是神鵲(類似於喜鵲),有著差異性,此外金代女真還敬重黑烏鴉,這與滿族敬重喜鵲也有差異。

  好了,說了這麼多,我們看似做了無用功,因為我們現在什麼都沒得到。但是事實上已經得到很多結論了,標註出來如下:

  1、滿族(建州女真)與金代女真的語言屬於一個語族,但不是一種語言。

  2、滿族與金代女真的髮式都是辮髮,但有區別。

  3、滿族與金代女真的文字不同,服飾也不同,宗教相同。

  當然,所有這些還不足以說明他們之前的關係。因此,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前面我們總是在研究金代女真,研究它的語言、文字。宗教、圖騰、去向。下面,應該研究建州女真,建州女真從何而來?這是下面我們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八、猛哥帖木兒

  記得第一節說過,滿語與女真語是一個語族,但是並不能等同,那麼滿語與歷史上的何種語言最為相似呢?知道了這點對於研究滿語的起源,滿族的族源是很有幫助,女真史史專家孫進己說,滿語與歷史上的「水達達語」最為相似,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前面已經提到了水達達,其住在胡裡改路,是較為偏遠的女真人,水達達語因此又叫做胡裡改語,此種語言與金代女真語是一個語族,有很多相通之處,但不是一種語言。

  在烏蘇里江以東,一直到大海,有一大片土地,這就是清末被俄羅斯割讓的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與黑龍江以北的40萬平方公裡土地合稱「外東北」,這裡有廟街,海參崴,伯力等大家較為熟悉的地名,外東北之於清朝就如同東普魯士之於德國,都是發祥地,但是都不在現在的版圖內,都被割讓給俄羅斯了。

  黑龍江中下遊一直到鄂霍次克海,庫頁島的女真人就被叫做「水達達」,這部分女真人是支較為偏遠的女真,社會發展水平還很落後,與建立金朝的女真人沒有直接的承繼關係,當金代女真南下建立金國,在北中國叱吒風雲的時候,胡裡改的女真人仍然生活在原地,處在奴隸制階段。

  胡裡改人是居住在金代胡裡改路而得名,胡裡改路因為胡裡改江(今牡丹江)而得名,治所在依蘭縣五國頭城,其轄境非常廣大,東北一直到鄂霍次克海,韃靼海峽與庫頁島,這裡的水達達人大多居住在今天的外東北,他們言語也是屬於通古斯語,但是和金代女真沒有直接的傳承關係,他們語言同族,民族同源不同族,當金代女真建立金國的時候,胡裡改人住在外東北一代,過著比較原始的穴居生活,處在奴隸社會早期。

  在明確水達達人,也就是胡裡改人的歸屬時,有一個問題要弄清楚,那就是金代女真人把胡裡改人當成女真人嗎?關於這一點,有一個故事,在《金史?烏春傳》中記載:「世祖使烏春(女真人)與跋黑(胡裡改人)約婚,烏春不欲,笑曰,狗彘之子同處,豈能生育?胡裡改與女真豈可為親也?」這裡把胡裡改人比做狗彘,顯然是一種蔑稱,反映金國時代,胡裡改人生產水平還十分落後,也說明歷史上的金代女真人瞧不起胡裡改人,並沒有把他們當成女真人,儘管他們語言同族。

  胡裡改部此時便生活在外東北一帶,到了元朝末年,其中的兀良哈部,斡朵裡部兩個萬戶府,逐漸從外東北逐步南遷,先南遷至綏芬河,再南遷至圖門江流域,由於猛哥帖木兒是努爾哈赤的直系祖先,所以可以認定這就是後來的建州女真的祖先,由於他們使用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的語言,所以他們也被叫做「女真人」,又由於猛哥帖木兒任建州左衛都督,因此名為「建州女真」,所以,毫無疑問的是,胡裡改人是建州女真的來源。

  而同時居住在黑龍江下遊的野人女真也開始南遷至呼蘭河流域,形成輝發,烏拉等部,因此叫海西女真,海西女真長期與蒙古混居,帶有很多蒙古血緣,而沒有遷徙的野人女真則繼續住在黑龍江的下遊,由於其比較偏遠落後,因此被冠以「野人女真」之名,又叫東海女真。

  1403年明朝設建州衛,以阿哈出為參政,大量女真部族紛紛來投,明成祖用女真文頒布敕諭招呼女真,稱:「女真、斡朵裡、兀良哈、兀狄哈等招撫之,使貢獻」。這裡的「女真」指的是狹義上的女真,即金代女真中的生活在朝鮮半島的一小部分,後來大多融入了朝鮮人了。而這裡的斡朵裡、兀良哈則就是胡裡改人,即建州女真,很明顯建州女真與金代女真此時還處在並列中,並不存在繼承關係。

  1405年,明朝在圖門江的南岸的朝鮮會寧,設置建州左衛,次年,猛哥帖木兒被明廷任命為建州左衛第一任指揮使,這個建州左衛與建州衛不存在隸屬關係,後來猛哥帖木兒由於軍事壓力,饑荒,不停地在圖門江南北兩岸遷徙,並與建州衛會合,此時的建州女真還處在奴隸制階段,社會發展水平很低,而居住在朝鮮的金代女真人的後代,社會發展水平很高,和高麗人差不多,是封建制的社會。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建州女真的祖先是水達達中的斡朵裡部和兀良哈部,他們是在明初從外東北南遷至圖門江的。但屬於女真語族,是毫無疑問的。

 九、滿族族源來歷

  通過上述研究,我想,現在我們終於可以得出結論了,建州女真與金代女真人,語言相通,文字不同,服飾不同,社會發展水平也不相同,他們是並列的關係而不是繼承的關係,這也就回答了很多人的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何明代女真與金代女真相比,社會發展狀況反而出現了倒退?那是因為建州女真並不是金代女真的傳承後人,明代女真當時還處在奴隸制時期,而金代女真的後人,無論是熟女真還是生女真都已經在封建制階段了。

  那麼,現在的教科書等說滿族是女真後代,這一說法正確嗎?

  事實上,說滿族是女真人,這一說法也並無錯誤,因為這裡的女真,指的的廣義上的女真,即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的諸民族。

  而狹義上的女真,指的是遼金時代的女真。從這一點來說,明代女真並不是金代女真的直系後代,作為滿族主體的建州女真其實和金代女真沒有傳承關係,因此從狹義上來說,滿族並不源自金代女真。

  有一番話很重要,這段話太特別了,以至於很多人不相信,所以這裡必須飲用,這番話出自皇太極在1635年頒布的著名的諭旨:

  「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揮發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西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

  於是皇太極命令停止使用「諸申」族名,改民族名為「滿洲」;停止使用「後金」國名,改國號為「大清」,年號也從「天命」改為「崇德」,於是滿洲族就從此日誕生了,因此,在構成上「滿洲族」包括了建州、蒙古、朝鮮、漢人等多個民族的成分,八旗即其組織形式。好笑的是,把建州女真當做女真的恰恰是明朝和朝鮮,因為語言屬於通古斯語族,但是皇太極不這樣認同,他重新創造了一個新的民族--滿族。皇太極的這番話也是說明了上述問題,即明代女真不是金代女真的後裔,他們之間沒有傳承關係。很多人之所以搞不清楚這個問題,是因為其混淆了狹義女真人(建立金國的金元女真)與廣義女真人(使用通古斯語族的民族),比如《滿族簡史》中說:「金亡以後,東北地區的女真人轉而成為元遼陽行省所屬各路下的居民」,這裡的女真人主要是廣義上的女真,並不是狹義上金代女真的遺民。

  那麼狹義上的女真,即金代女真人在明朝還存在嗎?根據朝克先生的說法,早期的遼金女真人在朝鮮北部確實有一支人數很少的後裔,這就是所謂的「瓦爾喀人」,即在瓦爾喀河流域,他們大多是金代女真,甚至遼代女真的後裔,他們的祖先是長白山女真與鴨綠江女真(朝鮮歷史上叫做東女真與西女真),他們與朝鮮人通婚往來,這是一部分未融合的金代女真的遺留,不過這部分女真人融入滿族的並不多,而是融入漢人、朝鮮人了。

十、結論

所以說,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外東北地區的通古斯語族長期以來的泛指就是「女真」,因為滿族人的先祖建州女真人說的是通古斯語族的語言,當然迥異於蒙古人和朝鮮人,所以被明朝人稱呼為女真。

結論就是,滿族人當然是女真人,這是毫無疑問的。雖然融合了很多蒙古人、朝鮮人和漢人的基因,可是民族的底脯卻是女真人,但和金代女真人可能並非一以貫之的遺傳關係,這點是需要說明的。

所謂的「通古斯」,指的不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等地區,發生通古斯大爆炸的地方,而是一個語族的名字,滿族並不是什麼所謂的通古斯人,滿族就是女真。說什麼滿族來自於俄羅斯通古斯,並不是源於中國,這種言論是極其錯誤的。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