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的種類及介紹(人人都知道戲曲)
2023-10-24 19:05:37 1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臺上閃耀著它獨特的藝術光輝。但是「戲曲」二字的由來你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代劉壎,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至鹹淳,永嘉戲曲出」,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
戲曲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戲曲劇種約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
關於劉壎
劉壎(壎xūn 1240-1319)字起潛,號水雲村。學者稱水村先生。江西南豐人。
劉壎是元初江西頗有名氣的儒生,生於宋理宗嘉熙四年。讀書於麻姑山,刻苦肄習。研經究史,網羅百氏,文思如湧泉,宋季與同裡諶祐自求各以詩文鳴。
他對中國古代戲劇尤其是南豐儺戲有研究,其《水雲村稿》中《詞人吳用章傳》載「至鹹淳,永嘉戲曲出,南豐潑少年化之」的文字,是至今最早記載「戲曲」一詞的史料,亦說明南豐戲曲文化之早之盛,是研究南豐戲曲文化的珍貴史料。
關於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諡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州(今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
王國維對中國戲曲的貢獻,不在藝術實踐,而在理論總結;他在學術層面上的造性的研究、探索成果,關係乎中國戲曲的命運、地位及價值的革命性、歷史性的發現及科學結論。
王國維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了戲曲藝術起源和形成的問題,抓住戲曲藝術「必合言詞、動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特點,提出了「真戲劇」的概念,並就「腳色」、「行當」、「曲牌」、「故事情節」、「代言體」等戲曲因子進行鞭闢入理的闡述,在總結中發現並奠定了中國戲曲藝術的基本表現形式。
中國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下期我們就一起看看先秦時的戲曲是怎樣的吧!
今天的「戲份」已備好,等你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