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英雄本色分析(英雄本色的電影藝術表現)
2023-10-27 06:07:39 3
80年代,香港經過二戰後幾十年的經濟騰飛,社會問題日益凸顯,貧富差距加大,信義缺失,道德淪喪,一直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香港希望藉助他們引以為豪的電影來喚起人們心頭漸漸遠去的俠骨柔情,大情大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被西裝和子彈包裹下的武俠劇《英雄本色》橫空出世,在口碑和票房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瀟灑自由,重情重義的小馬哥;充滿正義感,不屈不畏的宋子傑;臨危不懼,背負屈辱的宋子豪等都是一代人的回憶。雖然屬於吳宇森「暴力美學」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就電影本身而言,《英雄本色》在構圖、敘事方式、調色等方面,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構圖與意象表達
在電影前半部分,宋子豪只要出場,便有大量的網狀結構出現,尤其是他在監獄服刑的這一段。以此來表現宋子豪的自困與掙扎——黑幫大哥與家庭兄弟之間的抉擇。
當他要」掙脫牢籠「,改邪歸正,踏出監獄那一瞬間,警察來與他尋求合作,但他不想過問江湖事,其中與警察背道而馳的畫面和牆角斜線的構圖,也再次證明他不會和警察有聯繫。
其中,網狀構圖也在小馬哥身上出現,被打斷腿的小馬哥在地下車庫吃飯。此時的宋子豪已經「看破紅塵」,可是小馬哥卻還有心結,執著於要把自己失去的東西拿回來,這樣的構圖和意象表達實在是太經典啦!!!
2.敘事方式
楓林閣槍戰是整部電影最為精彩的段落之一,首先是以一首閩南語歌舞《免失志》為背景音樂,走廊裡發哥的升格慢鏡頭與屋內黑幫喝酒的常速鏡頭形成鮮明的對比,體現出發哥的從容與優雅,即將大戰,依然臨危不亂。
之後屋門打開,音樂消失,黑幫老大和門口的小弟先後中槍都是升格慢鏡頭,接著一陣掃射是常速鏡頭,大家注意,這部分中,開槍是常速鏡頭,而中槍都是慢鏡頭,中槍後人物的反應特別誇張,極不真實,可這在當年可是看得熱血沸騰啊!!!
最後一段,小馬哥以為幹掉最後一個人而放鬆警惕,此時不安的背景音樂響起,果然黑幫老大爬出屋打中了小馬哥的腿,這也是一個慢鏡頭。可以看出,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龍套,吳宇森都一視同仁,只要中槍就是慢鏡頭,這就是吳宇森早期的「暴力美學」。
3.精湛的演技,時代的記憶
地下車庫見面的這個片段,可以說是整個華語電影的經典片段。
叛徒阿成出場時高亢的英雄曲,與小馬哥低沉的英雄曲形成對照,英雄落寞之感已不言自明。當宋子豪說出「你寄給我的信裡,怎麼不是這樣說的?」時,發哥逆天的演技和低緩的背景曲的配合不知讓多少觀眾流下了辛酸的眼淚,整個情緒也達到高潮。
這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後來有許多的電影都把這個片段當做是年代的節點,足可見它的影響力。(大家都在哪些電影裡,看到過這個片段呢?歡迎留言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