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乃亮演的田小野是什麼電視劇(演而盡其心演員賈乃亮)
2023-10-21 03:23:07 3
「
「對角色的理解不應該只停留在圍讀劇本時,也不應該只定格在人物小傳,是要在拍攝進程中,不間斷的領悟和感受,以其心行其事,那麼出來的人物感才會是通順的、接地氣的。
全心全意的,把精力放在一部戲裡,一場戲也好,一千場戲也罷。走到最後,你會發現每一場戲你都不負自己,都是好的東西。」
」
描寫幾個家庭和兩代人,濃縮了當代中年人處世哲學的《相逢時節》日前收官,熱度在優酷平臺達歷史新高;衛視平臺上,相逢時節38集也拿下了第一和第四的成績,當天微博相關話題討論量達到1293.8萬。
當晚,#賈乃亮發文告別田景野#登頂熱搜總榜第一。劇播出期間,相關話題閱讀量破10億,討論量達19.2萬。賈乃亮通過收放自如的演技為自己事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解構田景野
在《相逢時節》中,賈乃亮飾演的「臨水四傑」之一田景野是串聯起劇中友情線的重要人物,也是一個自身經歷坎坷的中年人。不同於其他角色成家立業,相對成功的人生走勢,田景野的出場是和老友在看守所大門前略帶滄桑感的重逢對望。
而在出獄後,在更衣室被叫名字時的下意識立正喊「到」,讓觀眾的心瞬間被揪了起來;想去彌補和女兒丟失的那幾年,卻只能眼看著孩子對自己的生疏和妻子的阻撓而無可奈何;與好友回憶往昔歲月,唱起年輕時的歌謠,多少愛恨糾結,就著眼眶裡的淚和手中的一杯酒,一飲而盡;而當生活慢慢步入正軌,過往就權當是一場笑談,握住當下的人的手才是最重要的。
有時候,觀眾對一個角色的心疼,不是因為他的遭遇是多麼戲劇般的慘痛,而是人物散發出經歷磨難依舊笑對人生的堅韌,直擊大家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所以,人物的底色雖然是沉重的,但賈乃亮在演繹時並不想把田景野過分的往苦情化方向處理。相反,他給劇本中沒有那麼幽默的田景野加入了一絲輕鬆感。
他說,田景野是一個重情重義,痞帥不膩的人。
如此解讀也確定了這個人物一定是在經歷過人生不易之後依舊能持有本來的希望感和樂觀性。這樣的田景野在給觀眾帶來驚喜之餘,也成功的變成了人人都想擁有的「別人家的朋友」:平時能做氛圍的調和劑,串聯起大家;還能給人充分的信賴感願意推心置腹;更是在朋友焦頭爛額時,極盡所能的幫忙。
「我是覺得生活欠缺幽默。在符合劇情的基礎之上,穿插一些快樂的元素在裡面,是一種人生態度。而從幽默當中反襯出來的是對生活的看似是好玩,但在一笑過後,更是生活的心酸。」賈乃亮談到對角色的把握時說,有把平時自己的一些特色融入到裡面,使其更加立體,也讓觀眾在與角色共情的同時,感受到人物的彈性和親和力。
這些人物上的細微調整,都是隨著拍攝的不斷推進,和導演、演員不斷溝通碰撞出來的。賈乃亮說:「其實在拍戲的很多時候,就是一個二度創作。在現實拍攝中,演員之間迸發出來的最即興的、最真實的反映,雖然會跟人物有點兒分差,但是格外真實和合理。」
他以和雷佳音,袁泉的一場戲舉例說到,「有一場戲是我們仨哭中帶笑,笑中帶哭。」為了更好的找到那種敞開心扉的感覺,賈乃亮特意喝了三瓶啤酒,在拍攝過程中也會根據情緒自主發揮一些,自然的就流露出了老友互訴衷腸的感覺。「其實體現情感的時候,我們更會拋開劇本,身處在劇中去感受一下70、80後的心酸,講講心裡話。而在鏡頭前把自己的心裡話表演出來,這個事其實是最難的。」
在他看來,對角色的理解不應該只停留在圍讀劇本時,也不應該只定格在人物小傳,是要在拍攝進程中,不間斷的領悟和感受,以其心行其事,那麼出來的人物感才會是通順的、接地氣的。
在主觀判斷上努力為角色添彩的同時,賈乃亮坦言,簡川訸導演給予了他實踐對角色塑造的可能。「導演給我們最大的幫助是給我們創造了一個非常祥和、非常快樂的創作空間。我是第一次跟簡川訸導演合作。他能給演員無限想像的空間,也給演員帶來了很多的靈感。」
而在面對強情緒的戲份時,哪怕演戲經歷十分豐富的賈乃亮也表示:「情感戲是非常累心的,一場演完了之後你是真睡不著覺。」在和妻子邵彥爭奪孩子撫養權的那出戲中,田景野迫於無奈籤了字。一個人在臺階上落寞神傷的樣子儘是一個中年男人的不得已。
「我籤了這個字,就是代表跟原來的生活決裂了、沒有關係了。那筆寫完之後,我一個人在臺階上,是一種無氣無力的狀態。」雖然導演沒有給到正面特寫,但是賈乃亮通過和角色情緒的共振,做到了即便不是大特寫,也讓人物身處的環境充滿了與情緒匹配的悲傷感。
生活反哺角色
劇中,「臨水四傑」互相支持的友情感動了觀眾,但這並不是靠後期表演刻意塑造的,在劇外,賈乃亮和雷佳音、袁泉、練束梅早已是相識已久的朋友、同學。這也就是為什麼,劇中四個中年人的友情會有如此自在的感覺。而在處理人物關係上,賈乃亮延續了這種自然而然的氛圍感,讓人物變得更加鮮活。
談到因綜藝《極限挑戰》而和雷佳音積累的情誼,賈乃亮直呼「感謝緣分」。「我特別幸運能夠在這個年紀交到真心的好朋友。兩個人在一起,從《極限挑戰》裡的兄弟情延續到戲裡面,是無縫連接。演的時候,很多的小的感覺,是設計不出來的。所以觀眾看到我們的對戲會特別的靈動。」賈乃亮說道。
朋友的意義是逆境時的排憂解難,也是順境時的互促互進。大一就開始演戲的賈乃亮和早年積累大量話劇經驗的雷佳音有著不盡相同的演員進程,但好友之間的互相請教更能幫助彼此打開新的視角。「一個好的表演,好的人物,真的需要演員內心非常的豐盈。雷佳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說我治癒他,我說他賦予我更多的東西,幾千場話劇的經驗都願意跟我分享大家會互相取長補短,抱團取暖。」
回看劇中,不少田景野和簡宏成的對手戲是在田景野的小屋裡展開的。但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賈乃亮和雷佳音的表現不會給人帶來成功人士端著架子客套寒暄老友的虛偽,而是一起大口吃麵,一起打遊戲,一起爛醉如泥,滿是大學摯友的純粹和鬆弛,體現了兩位演員的默契和遊刃有餘,也證明了從戲外的友情是如何滋養了戲中兩個人堅實的關係。
「我倆演戲的時候基本上沒有說坐在哪裡。我在這晾衣服,他在這塊打遊戲。雖然簡宏成是上市公司的大老闆,但好朋友之間,不管誰將來多麼成氣候,多麼的厲害,同學這份感情是不會變的。」
我們都是被幸福追著往前跑的人
演員帶給賈乃亮的,是通過不同角色的人生經歷找到可以解答現實疑惑的答案。但能參與到《相逢時節》這個作品中,對他來說,仍是一份獨特的,充滿裨益的體驗。
他說很開心能夠在三十多歲的時候能為自己的事業描下那麼漂亮的一筆。「這部戲中,大家的感情、家庭都是離得離、散得散,很不容易。人們總想追求特別好的幸福,後來你會發現,其實你是被幸福追著往前跑的人。所以有的時候你要把自己放下,放慢腳步,去感受快樂。」
把角色教給自己的東西反哺到生活,與此同時,演員也不要被角色綁架。賈乃亮說,一個成熟的演員需要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喊開機的一刻必須要為角色負責。但演完之後,不論你難不難受,更重要的是擦乾眼淚調整情緒,後面還有那麼多場戲需要拍,得駕馭角色,要自我調整。」
這種能夠快速入戲,也善於調節自己的背後是賈乃亮對於演員這份職業的尊重,也是對演戲這份事業的熱忱。
經過大大小小的角色,有過只顧著向前奔的生活,這兩年的賈乃亮開始更多的審視自己:「其實跑得越快的時候,人更容易馬失前蹄。慢點走,這條路就會走得很穩。拍戲也是一樣。全心全意的,把精力放在一部戲裡,一場戲也好,一千場戲也罷。走到最後,你會發現每一場戲你都不負自己,都是好的東西。」
《相逢時節》拍出了生活的不易,是無奈,是一地雞毛,更是每一個中年人漸進的自己。一個合適的角色出現在賈乃亮適時的人生階段,與其把它當作一個碰巧的工作機會,不如將它看作是賈乃亮和田景野早就埋下伏筆的相逢。角色讓他感受到一個特定年齡階段的不易心酸,而他也用自己多年來積累的人生思考在人物身上完成了對自己的一次復盤。
沒有任何一個時段的賈乃亮會更適合此刻的田景野,長久以來的人生經歷鋪墊出了和人物最完美的交匯角度,這便是演員和作品最好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