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最讓人懷念的四大英雄(不應該被遺忘的五位民族英雄)

2023-10-21 01:05:12

同樣是民族英雄,但有的名垂青史,被世人祭奠,有的卻默默無聞,被世人遺忘。今天小編就列舉五位,與大家共勉!

第一位:頒布「殺胡令」的冉閔

冉閔是不是民族英雄歷來爭議很大,贊同的人說他頒布「殺胡令」挽救了上千萬的北方漢人,反對的人說他的「滅胡令」殺戮太重,不配為君。在小編看來,面對敵人的殘酷殺戮,以殺止殺,不失為一良策,跟財狼講道理是最沒有道理的。

冉閔,字永曾,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他以勇猛著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君主石虎的養孫。

冉閔出生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代,即五胡亂華時期。當時匈奴、鮮卑、羯族、氐胡、羌族等北方胡族入主中原,西晉王室和士族大舉遷徙,而留在北方的漢人則慘遭屠戮。

據《晉書》記載,五胡亂華時期的中國是「北地蒼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中原士族,十不存一!」,北方漢族的人口由原來的1200萬人,銳減到僅有400萬,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而與之對應的,北方的胡人數量卻增加到了600多萬,遷入的胡人數量超過了漢人。北方漢人的延續,岌岌可危。

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冉閔站出來力挽狂瀾。公元350年,冉閔建立大魏,史稱冉魏。隨後冉閔下令殺羯,稱「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

在這期間,冉閔發布了振奮漢族人心的討胡檄文,其中最出名的兩句話就是:「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

這篇討胡檄文,是北方漢人對胡人的強烈控訴,是冉閔大帝內心的真實寫照。

冉閔雖然建立的冉魏政權僅僅存在了三年,但他頒布的「滅胡令」卻讓中原的漢族民眾有了更大的生活空間,也讓胡人對漢族產生了恐懼之感,據統計,冉閔在建立冉魏政權之後,前後大約殺掉了二十萬的胡人,羯人則幾乎被屠殺殆盡。

雖然冉閔的滅胡令殺戮太重,讓後世的史學家頗有微詞,但他對中華文明的延續,對漢人正統的回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公元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據傳,冉閔被殺後,山左右七裡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於是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閔,祈求上天降雨,當使者念出冉閔的諡號為武悼天王時,天空開始飄起鵝毛大雪。

是不是老天也想讓世界為冉閔這樣一位黑暗英雄戴孝披麻?

第二位:收復臺灣第一人——沈有容

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的手中收復臺灣,被譽為民族英雄,其實還有一位被遺忘的民族英雄,他比鄭成功還要早六十年。他就是收復臺灣第一人沈有容。

沈有容,出生於1557年,安徽宣城人,他從小習武,「走馬擊劍,好兵略」,並於萬曆七年時考中了武舉人,後北上投軍,在邊防及海防前哨服役當兵。

沈有容當兵後因屢立奇功,由旗牌官逐步擢升為都督同知,從河北昌平州千總因功而升為廣寧中衛千總。

1602年,日本人豐臣秀吉為對外擴張,派兵從海上進犯,侵佔澎湖和臺灣列島。

沈有容奉命出師東番島(臺灣)。他冒著遭受颱風的危險,率領21艘戰艦拼死渡海,全殲了這股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是在1662年1月28日,比沈有容收復臺灣遲60年,沈有容因此一戰成名。

後來,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使節韋麻郎等擁三艘巨艦約一千多人,佔領了馬公島(澎湖島),並準備進攻臺灣。沈有容經過嚴密部署,不顧自身安危,單舟馳往荷蘭艦船,指陳利害,嚴正曉諭,不費一槍一彈迫使荷蘭人退兵。沈有容未用一槍一彈收回澎湖,這是第二次收復國土,但沈有容的光輝事跡還沒有結束。

1618年3月,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命令村山秋安率戰艦13艘、士兵3333人進攻臺灣,沈有容應命出任福州參將率部前去抗擊日軍,最後雙方在東沙島(馬祖群島)經過一番血戰,沈有容擊斃村山秋安,迫使日寇棄戈投降。

沈有容三次保衛臺灣,其功於國於臺,殊非淺顯。1627年沈有容在家鄉病逝,死後被追贈為都督同知、光祿大夫,這樣一位民族英雄不應被遺忘。

第三位:抗法、抗日名將李永福

黑旗軍抗法

劉永福20歲時參加天地會反清復明,29歲創建黑旗軍,起義軍失敗後,率部在廣西、雲南的中越邊境一帶活動。同治十二年(1873年)秋,劉永福應越南王的邀請率黑旗軍入越抗法,在攻打越南河內法軍中擊斃了法軍司令安鄴。光緒九年(1883年),取得了震驚中外的紙橋大捷,殺法軍海軍上將李威利。

據《清末民初民族英雄:劉永福》一文中記載,劉永福與法軍作戰時裝備非常落後,但他卻總能重創法軍,讓法軍聞風喪膽,就連法軍上將孤拔都震驚的說道:「劉永福這些人的英勇氣概實在是太神奇了!」

劉永福和黑旗軍的善戰,是大清與法國宣戰的動力,1884年初法國陸軍攻入中越邊境鎮南關,清朝正式向法國宣戰。在清政府對法國宣戰的詔書上寫著:

「劉永福雖抱忠懷,而越南昧於知人,未加拔擢。該員本系中國之人,即可收為我用,著以提督記名簡放,並賞戴花翎,統率所部出奇制勝,將法人侵佔越南各城迅圖恢復。」

1884年年底,劉永福的黑旗軍配合清軍,圍困佔據宣光城的法國人三個多月,城中法軍彈盡糧絕,後來趕來增援的法軍,依舊沒能解除法軍的危機。

然而次年法軍繼續增兵越南,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法軍不費一槍一彈就佔據了諒山之地,文淵州的清軍守將楊玉科犧牲後,法軍又趁勢佔領鎮南關。

同年二月,清政府任命年近7旬的老將馮子材幫辦廣西軍務,領導鎮南關前線的抗法鬥爭。

3月,在劉永福黑旗軍的協助下,馮子材取得了震驚中外的鎮南關大捷,此役共擊斃法軍一千多人,不僅收復鎮南關、涼山,還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

而此時的清軍,也因為之前的力戰精疲力竭,劉永福部所存不足五百,多方招募也不過千人,陷入進退維谷之地。

清廷方面,丁寶楨稱「軍需甚重,措辦為難」,軍餉也出了問題,因此在英國介入下,清朝與法國再次籤約,越南被交給了法國,清軍從此撤出越南。

光緒十一年(1885年),劉永福奉召率3000黑旗軍入關回國。劉永福在援越抗法保邊衛國戰爭中的輝煌戰果,得到了光緒帝賜的黃馬褂及慈禧太后贈的御書「福」字。

孤身抗日

兩廣總督張之洞在中法之戰時,就支持劉永福和黑旗軍,熱情表彰其抗法業績,稱讚是「為數千年中華吐氣」的奇男子。甲午之戰時,張之洞上奏清廷,建議起用百戰之將劉永福,然而清朝是會重用像劉永福這樣造反起家將領的,他的黑旗軍被裁撤了大部分只剩下300人。

張之洞無奈之下,又把劉永福推薦給了臺灣巡撫唐景崧,同時電告劉永福,建議他「忍小任大,和衷共濟,建立奇功」。張之洞的眼光沒有錯,劉永福隨後就在臺灣創造了一個抗日奇蹟。

1895年4月,甲午戰敗,清朝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臺灣被割讓給了日本。消息傳到臺灣時,臺灣人民「若午夜暴聞轟雷……奔走相告,聚哭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民眾激憤,上書唐景崧:「萬民誓不服倭,割亦死,拒亦死,寧先死於亂民之手,不願死於倭人手。」

6月,日軍登陸臺灣,強行接收,唐景崧倉皇內渡,命劉永福兼署臺灣鎮總兵,劉永福回復願「與臺存亡」。劉永福在臺南草擬了《盟約書》,表示為保衛國土,「自問年將六十,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之延,亦應保全,不令倭得」。

劉永福率領臺灣軍民的拼死抵抗,使日軍遲遲不能按時佔領臺灣。無奈日軍向清廷施加壓力,恫嚇並威脅清廷說,「如果清國的軍隊和武裝人員繼續以各種方式與皇軍對抗,那遼東的日本第二軍將向北京進軍。」慈禧被嚇得驚慌失措,「沿海內地各省,一槍一彈、一兵一卒,都不許往臺灣送」!李鴻章則坐鎮上海,將一大批大陸官民援助臺灣抗戰的軍械和糧餉截留下來。

抗日英雄的最大悲劇不是失敗,而是被漢奸賣國賊出賣。

既無外援也無糧餉,劉永福完全是孤軍奮戰。即便如此,劉永福還是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囂張氣焰。據日本史學家的資料記載:「日軍投入49835人的兵力和26214名隨軍夫役,付出了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近衛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以下4642人陣亡的代價,花了4個月時間,才勉強地佔領了臺灣。」

劉永福的抗日戰績應該說是前所未有的,超過了整個大清朝。他的抗戰精神,令日本人也不得不感嘆,自甲午與中國開戰以來,「在臺灣才開始遇到了真正的抵抗」,「雖為敵人,其勇敢真值得讚嘆,可稱為中日戰爭以來未曾有的勇兵。」

劉永福雖然敢戰能戰,但是無力改變大清楚的墮落與腐敗,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最後離開臺灣,嘆道:「是朝廷誤我,非劉永福誤臺灣!」

第四位:血戰日軍不退的左寶貴

左寶貴,1839年出生,山東費縣人,回族,任高州鎮總兵,長期駐奉天(今遼寧瀋陽)。

1894年春,朝鮮爆發了農民大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鎮壓。日本早已蓄謀吞併朝鮮,進而大舉進攻中國,因此竭力勸誘清政府同意出兵。6月初,清政府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清軍一千五百人,在朝鮮茅山登陸。日本得知中國出兵,以「護送大使返任和保護僑民」為藉口,派大批軍隊在朝鮮的仁川登陸。

6月底,日本派到朝鮮的軍隊已達一萬多人,遠遠超過在朝鮮的清軍兵力。這時候,朝鮮的農民起義已經被鎮壓了下去,於是,清政府照會日本政府,建議中日雙方同時從朝鮮撤兵。日本政府竟無理拒絕,並脅迫朝鮮國王與中國斷交,積極準備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面對日本的戰爭叫囂,清政府毫無準備,一心幻想沙俄和英國出面「調停」,1894年7月25日, 日本突然襲擊中國的運輸船隻和清政府在朝鮮的駐軍,甲午中日戰爭正式爆發了。

駐守奉天的清軍總兵左寶貴,非常關心朝鮮的形勢。他曾派人到朝鮮首都漢城,測繪地圖,以備戰爭之用。他還建議清政府增加兵力,添置武器,做好戰爭準備。甲午戰爭開始以後,他一心想到朝鮮前線去抗日。8月1日,由於外國宣布「中立」,清政府見「調解」無望,被迫倉促對日宣戰。不久,左寶貴接到赴朝抗日的命令。他動作迅速,兩天之內,即做好一切作戰準備,8月6日,率軍抵達朝鮮平壤。

當時在平壤的清軍共有兩萬多人,統帥是葉志超。葉志超為人貪生怕死,他不作任何戰爭準備。各路將領也心懷各異,紀律渙散,彼此不團結。只有左寶貴,率領他的六營奉軍,積極備戰。

9月9日,日軍兩萬多人分四隊向平壤推進。面臨日軍的強大攻勢,駐平壤的清軍將領召開會議。會上,主帥葉志超主張逃跑。左寶貴力主抵抗,他責問葉志超:「戰爭尚未開打,勝負尚未分曉,卻言逃跑,要你指揮有何用?」葉志超大怒,擺著統帥的架子說:「是你指揮我,還是我指揮你?」左寶貴憤怒地回答:「當今正當倭寇猖獗之際,你身為大將,不思報國,反圖保命,誰能信服?」在左寶貴的有力駁斥下,葉志超理屈辭窮,不得不勉強應戰。於是清軍劃分了防區,作守城的準備。

左寶貴的防區在城北玄武門一帶,正是日軍的主攻方向。左寶貴來到之後,在城外修築了兩道防線,分別駐兵把守。

9月11日,他派出三個營的兵力,行軍八十裡,到大同江上遊防守。他們正好遇到日軍偷渡,雙方發生遭遇戰,激戰數小時,未分勝負。正在鏖戰之際,葉志超害怕城內兵力不足,把這三營的兵力調回城內。於是,日軍得以順利渡江,形成對平壤的包圍。9月14日,一隊日軍進抵平壤外圍,搶佔了城北的幾座山頭,居高臨下,威脅著平壤。這時,統帥葉志超慌忙準備逃跑。左寶貴得知這個消息,立即派人去見他,並讓親信士兵加以監視,防止他逃跑。

第二天,日軍對平壤發動總攻,用重炮猛轟玄武門。左寶貴沉著應戰,使日軍大量死傷。但是左寶貴的兵力太少,抵擋不住日軍主力的猛攻,兩道防線先後被日軍突破。

左寶貴見局勢危急,穿好朝服,端戴翎頂,決心以身殉國。他激勵部下說:「建功立業,此其時也!」炮手陣亡了,左寶貴就代替炮手,親自開炮,不幸受傷。左營營官見左寶貴受傷,準備過來扶他下炮臺,左寶貴用手推開他,堅決不肯後退一步。突然,敵人一發炮彈落在炮臺上,我方大炮被擊毀,一塊鐵皮穿過左寶貴肋下;又一發炮彈飛過來,左寶貴腿上也受了傷,鮮血染紅了戰袍。左寶貴迅速地用布包紮起傷口,又頑強地站起來,繼續指揮戰鬥。敵人又一發炮彈飛來,打在左寶貴頸部,他壯烈犧牲了。左營營官背著左寶貴的遺體,準備衝出炮火,不幸,在敵人兇猛的炮火轟擊下,也英勇犧牲了。

平壤北城陷落了,但東面和西南面兩個方向的清軍都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當時,如果葉志超及時抽調兵力反攻,北城仍可奪回。但怕死惜命的葉志超,聽到左寶貴犧牲,高興地從椅子上跳起來,殺死了左寶貴派來監視他的親兵,無恥地命令掛起白旗乞降。接著,他冒著傾盆大雨,帶領清軍撤退,狂奔了五百裡,逃回國內。就這樣,日軍佔領了平壤,進而侵佔了朝鮮全境,而後又侵入了中國。

忠臣就義,惡賊當國,真是什麼世道?

第五位:收復外蒙的皖系名將——徐樹錚

辛亥革命後,沙俄在蒙古扶持了一個傀儡政府,宣布獨立。在歐洲各國列強的反對下,沙俄無奈廢除獨立,但宣布外蒙古自治。沙俄此舉,只是讓國際社會閉嘴,實質還是將蒙古從中國領土中分裂了出去。

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徐樹錚站了出來。

徐樹錚是北洋軍閥皖系名將,段祺瑞的心腹謀士,他一貫主張「武力統一」,對蒙古問題很早就予以關注,他曾多次向段祺瑞進言,要用軍事力量捍衛國家領土完整。

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段祺瑞認為解決外蒙問題的時機到來,於是委任徐樹錚為西北籌邊使,全權解決外矇事宜。

1918年10月,徐樹錚辭去奉軍副司令,全力負責編練參戰軍,做軍事準備。隨後,徐樹錚提出《西北籌邊辦法大綱》,將參戰軍改為邊防軍,並做好開拔外蒙的部署。

由於當時國內軍閥混戰,徐樹錚的邊防軍只有第三旅第七、第八兩個團的兵力開赴外蒙,其餘大部分都駐守內地,以備軍閥混戰之用。

儘管只有兩個團兵力,但徐樹錚明白兵貴神速的道理,他下足血本,採購大批運輸機車,將全軍僅用6天的時間就送達外蒙首府庫倫(今烏蘭巴託)。

為了威懾蒙古王公,徐樹錚選擇晚上入城,將車燈全部打開,部隊進入營區之後,又關燈繞回原路,再開燈進城。

為了營造大軍逼近的緊張感,徐樹錚還命全軍當晚出操,整個營區整夜燈火通明。雷霆萬鈞之下,蒙古王公原本還想討價還價,這下全都歇菜。

1919年10月23日,徐樹錚自京啟程,29日抵達外蒙首府庫倫,11月1日否定所有蒙古王公的條件,11月14日夜直赴外蒙「總理」巴德瑪多爾濟住處,逼其籤字取消自治。

在徐樹錚的高壓下,巴德瑪多爾濟被嚇得戰戰兢兢,第二天便召集王公、喇嘛開會,擬出請求撤治呈文,徐樹錚立刻將呈文送至北京蓋章。

至此,外蒙古全境收回,18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再次回到祖國懷抱。

在海外的孫中山得知消息,發電盛讚:「吾國久無陳湯、班超其人,樹錚於建此奇功,以方古人。外蒙歸復,重見五族共和之盛,此宜舉國歡欣鼓舞者也!」

可是,隨著北洋政府內部的混亂,徐樹錚很快成為內鬥犧牲品,被總統徐世昌免去西北籌邊使之職。

徐被免職後,外蒙商民憂心忡忡,恰克圖商會於1920年7月8日致電大總統、總理、各部總長、參眾兩院,懇求收回徐樹錚免職的命令。

然而徐世昌不但對此置若罔聞,還趁皖系戰敗的機會,將徐樹錚列為「十大禍首」,下令全國通緝。

1920年11月14日,徐樹錚藏在一個箱子裡,從日本公使館被運到軍艦,東渡日本避禍。

五年後,徐樹錚自海上歸國。1925年12月29日下午,徐樹錚乘火車離京,馮玉祥指示畿警備司令鹿鍾麟在途中將徐樹錚秘密逮捕並槍斃(徐樹錚曾暗殺馮玉祥的舅父陸建章,故馮玉祥對他非常仇視)。

徐樹錚死後,遺體被其衛士張振聲用騾車運到北京,段祺瑞用棺木裝殮,並親自撰寫神道碑,將其安葬於徐的故鄉宿州蕭縣醴泉村。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