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到底有多少胡人(五胡亂華持續300年)
2023-10-21 00:39:43 1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304年冬季,氐族領導者李雄佔領成都市,自稱為「成都王」,世稱成漢。匈奴皇室劉淵舉兵於離石,世稱前趙,是五胡建國的剛開始。
310年,晉懷帝永嘉縣四年,劉淵死,其子劉聰殺皇太子趙明繼位。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劉聰屬下石勒,殲晉軍十多萬人於苦縣寧平城,並俘殺太尉王衍等。劉聰又遣將軍呼延晏率軍攻洛陽市,屢敗晉軍,前後左右擊潰三萬餘人。
六月呼延晏抵達洛陽市,劉曜等領兵前去會合,攻克洛陽市,放任屬下搶掠,戰俘晉懷帝,殺皇太子、列侯、高官及兵士老百姓三萬多人,並大張旗鼓挖掘帝陵、燒毀城堡,世稱「永嘉之禍」或「永嘉之亂」等。
313年,劉聰毒殺了晉懷帝。懷帝侄諸葛業(或作司馬鄴),在北京長安即位,是為晉愍帝。316年以前趙劉曜攻北京長安,戰俘晉愍帝。
317年晉愍帝被殺,士族王導、王敦等,扶持南朝宋遠房親戚列侯司馬睿,在建康即位,是為晉元帝。歷經五十一年的西晉滅亡,晉代剛開始。
公年317年,司馬睿在健康創建近代政黨。北方地區漢族人躲避胡人執政大量渡湘江南遷。這種南遷的北方地區士族和群眾並稱為「僑人」。
東晉王朝為維護保養北方地區南逃士族的政治、經濟發展權益,以鞏固政權,另外也為緩解南北方士族分歧,便聽取重臣王導的建議,在南方地區士族陣營較差的地方,安裝 僑人,「皆取舊壤之名,僑立府縣」。這就是後代說白了的「僑寄法」。
五胡的結局
匈奴:漢代南北方匈奴瓦解時,北匈奴很有可能遷到了歐洲,創建了匈奴汗國,進而造成 了日耳曼民族的大遷移,間接性滅亡了西羅馬帝國。隋朝之後,已有記述。
羯:後趙被冉魏亡國後,羯族作為戰俘基本上殘殺消失殆盡,僅剩餘一萬餘人撤兵了晉代。
鮮卑:鮮卑族創建政黨後,部族大多數瓦解,老百姓多轉為居住農業,伴隨著封建社會化過程的加重,同各中華民族的結合加速。來到隋唐時期,鮮卑作為中華民族實體線和政黨實體線融進到別的中華民族中,慢慢衰落。
可是鮮卑消退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數量匱乏,當初鮮卑族的簡體中文版現行政策從總體上並不是尤其取得成功,一些鮮卑族起先簡體中文版之後又胡化。歷經之後的歷史背景,到隋朝階段,鮮卑族作為一個中華民族最後消退。吉林大學DNA實驗室的科學研究,確認當代錫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鮮卑後人。
羌、氐:本來日常生活在雲貴高原的幾支,在唐初年裡被松贊幹布統一創建了吐蕃帝國,消退在歷史時間中;此外南遷的一部分在四川盆地產生六詔,最後統一為南詔。南詔亡國後瓦解為每個中華民族;其他的再次南遷,與越南那時候的各族人民相互撰寫了緬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