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四年級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

2023-10-06 15:08:04 1

  導語:《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四年級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吧!多多了解一下《呼蘭河傳》。

  四年級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一

  好詞:

  氣色紅潤容光煥發酒窩深陷白淨柔嫩春風滿面神採飛揚

  神採奕奕喜笑顏開和顏悅色喜形於色面黃肌瘦愁雲滿面

  面如銀盤闊臉暴腮兩腮圓潤面容豐腴黑裡透紅塗脂抹粉

  耳目一新方面大耳肥頭大耳耳聰目明兩耳垂肩眉如新月

  眉如春山眉如臥蠶顴骨高聳黑裡透紅塗脂抹粉酒窩迷人

  笑厴動人輪廓分明面面相覷油頭粉面方面大耳廣額方頤

  好句:

  1、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2、他們都像最低級的植物似的,只要極少的水分,土壤,陽光——甚至沒有陽光,就能夠生存了。生命力特別頑強,這是原始性的頑強。

  3、嚴冬一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著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尺長的,一丈長的,還有好幾丈長的,它們毫無方向地,便隨時隨地,只要嚴冬一到,大地就裂開口了。嚴寒把大地凍裂了。年老的人,一進屋用掃帚…

  4、那鼓聲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個迷路的人在夜裡訴說著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著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愛的母親送著她的兒子遠行。又好像是生離死別,萬分地難捨。人生為了什麼,才有這樣悽涼的夜。

  5、呼蘭河的冬天:「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飛著清雪。人們走起路來是快的,嘴裡邊的呼吸,一遇著嚴寒好象冒著煙似的,七匹馬拉著輛大車,在曠野上成串的一輛挨著一輛地跑,打著燈籠,甩著大鞭子,……這批人馬在冰天雪地裡邊竟熱氣騰騰的了。」

  6、呼蘭河這小城裡邊住著我的祖父。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

  7、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裡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極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

  8、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地就和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9、花園裡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10、據說這花園,從前是一個果園。祖母喜歡吃果子就種了果園。祖母又喜歡養羊,羊就把果樹給啃了。果樹於是都死了。到我有記憶的時候,園子裡就只有一棵櫻桃樹,一棵李子樹,為因櫻桃和李子都不大結果子,所以覺得他們是並不存在的。小的時候,只覺得園子裡邊就有一棵大榆樹。

  11、呼蘭河的火燒雲也特別的奪目耀眼,「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半灰半白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真是色彩繽紛,絢爛至極。

  12、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冬天一片白雪,夏天則滿院蒿草。風來了,蒿草發著聲響,雨來了,蒿草梢上冒煙了。沒有風,沒有雨,則關著大門靜靜地過著日子。

  13、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以為得意。不得意又怎樣?人生本來就是苦多樂少。

  14、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

  15、窗外下著濛濛細雨,滴滴的小雨點,好像伴奏著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誘惑。

  賞析:

  剛讀完呼蘭河傳的時候,我內心是有點困惑的。呼蘭河傳並不是呼蘭河這個小城的傳記,它更像是作者的自傳,但它又不是自傳,因為他只記敘了作者孩童時期的經歷,以及孩子眼中看到的呼蘭河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並未完整記敘作者的生平,倒更像是作者的回憶錄,回憶小時候的呼蘭城和城裡的人和事。我的第二個困惑是,作者詳細描述了她和祖父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也寫到了她的祖母,還詳細寫了他家的左鄰右舍,卻單單沒有寫他的父親母親。

  呼蘭河傳全書共分7個章節,章節之間相對獨立。第一章從呼蘭河的冬天寫起,詳細描述了呼蘭河這個只有兩天大街的並不繁華的小城。從街上的鋪子路上的水坑,寫到巷子裡的人家,寫出了呼蘭河的風土人情,雖然經濟水平落後,思想觀念陳舊,但不失質樸的風貌,作者也未用濃墨重筆褒貶,因此讀來還是頗有味道的。特別是孩子們窩老人的懷裡看火燒雲,看著看著就睡著了那一段,寫得特別親切和溫馨。

  第二章講呼蘭河的民俗活動,什麼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娘娘廟大會等等。然而,只有跳秧歌是為活人而不是鬼神預備的,其他都或多或少跟鬼神有關。這一章讀起來是很有趣味的。

  前兩章都是在介紹呼蘭城,到第三章作者就開始講自己的祖父,這一段是我最喜歡的。在家裡的大花園裡,作者和祖父度過了許多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作者常常跟著祖父一起去花園裡,祖父幹活坐著就在旁邊玩兒。作者和祖父住在一起,祖父給作者念詩,做好吃的,作者偶爾也會戲弄祖父,想來作者和祖父的感情一定很好。

  我本以為作者有個快樂的童年,可是她話鋒一轉,到第四章就不斷地說自己家很荒涼,園子是荒涼的,住的也都是些粗人,過著不知道希望在哪裡的日子。第四章寫了院子鄰裡住的各色人等,他們的日子過得都不容易,只有趕車的胡家似乎還算不錯,一年跳好幾回大神呢。可是這跟荒涼有什麼關係呢?

  第五章講得是胡家的小團圓媳婦的故事,也就是童養媳,即使是看起來不錯的胡家,也是很不圓滿的。這一章讀起來非常痛心,好端端的一個女孩兒就被折騰死了,實在讓人扼腕嘆息,封建迷信觀念真是害死人啊!祖父大約是知道那個孩子沒有病,可是也很難做些什麼來改變。當整個群體都對某一種觀念深深認同的時候,這個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這股力量有時候是好的,比如說民族精神就是這樣一種力量,但是封建迷信觀念同樣也是這樣的一種力量,文革時候的那股破壞性的力量也是這樣一種力量。

  在《呼蘭河傳》中,正是這樣一種力量殺死了小團圓媳婦。小團圓媳婦的死並不是一個人的過錯,而是大家齊力而為的結果,但是矛盾的是,大家都覺得自己是為了小團圓媳婦好。婆婆為她跳大神,抽帖兒,用各種偏方,確實花了不少錢;街坊鄰居也都好心想出這樣那樣的法子「救」小團圓媳婦。

  四年級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二

  這一章主要講了蕭紅童年時代,與她的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的點滴記憶。開頭一篇便是我們課本中學到的《祖父的園子》。課文總之沒有原著好,太多的刪刪改改,沒有了原來的味道。這一章的文字真是質樸無華,散發著田野的芳香,寫得太自然了。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

  我太喜歡這段文字了,在那個年代,能寫出這樣自由的文字,真是不一般!我仿佛看到那「藍悠悠的天空、明晃晃的陽光」、「蝴蝶亂飛,蜜蜂嗡嗡地叫著」,所有的一切,都那麼無憂無慮。

  我還喜歡蕭紅的祖父。「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她的祖父對她很好。村裡的小豬小鴨掉井了,祖父會用泥包起來燒給她吃。「把小豬的皮一撕開,立刻冒了油。」再蘸點鹽、韭菜花,啊!真香啊!我都要咽口水了。她的祖父是個和藹慈善的老人,我最喜歡他的就是,他從來不會批評、訓斥小孩子,總是心平氣和。蕭紅學種地,把好好的菜種踢飛了,犯了錯,祖父依舊笑呵呵的。她吃燻小豬時,沒有一點兒吃相,「滿嘴油,隨吃隨在大襟上擦著」,祖父看了也並不生氣。他的祖父有教養、有氣度。我猜想他一定是個家道中落的文人,說不定還是個秀才呢。文中提到:「祖父教我的《千家詩》,並沒有課本,全憑口頭傳誦。」我覺得他一定不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有文化,蕭紅的文學修養也許就是祖父從小培養的結果。所以我更加欽佩他的祖父了。

  蕭紅不喜歡她的祖母,我也是。她的祖母潔癖嚴重,以她屋的窗紙最白淨。而蕭紅偏偏要捅破這雪白的窗紙。而嚴厲的祖母就躲在窗外,她一捅,祖母就拿個大針在她的手指上狠狠地一紮。這樣的教育方式到現在也算得平常,比如小孩子亂摸亂動,要挨手扳、要罰站,掉飯粒要挨罰,吃手指要挨敲。。。。。。而且她的祖母還愛罵人,她罵祖父是個「死腦瓜骨」,罵蕭紅是「小死腦瓜骨」,哎!可惜她先死了,不知道這個「小死腦瓜骨」長大以後,竟成了有名的作家。

  她的祖母死時,家裡來了很多人。我也說不上那些人究竟是些什麼人。總之他們是來辦喪事的。還說「陰間有十八關,過到狗關的時候,狗就上來咬人。」可是,他們有絕招,用油鍋炸了許多的麵餅,說是什麼「打狗餑餑」,「用這餑餑打狗,狗就不敢咬人了。」哈哈,這些封建迷信可真是「神乎其神」啊!真的有「十八關嗎?」,《祝福》裡的祥林嫂不是最愛問「有沒有地獄?」「死後有沒有魂靈嗎?」,我也很想知道!

  四年級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三

  逛書店,在書架推薦的書目中,看見了一本我熟悉的書,那是蕭紅的《呼蘭河傳》,書的封面是土黃色的,加了很多精美的畫片。而我家中藏有的這本書的封面是黑色的,只有一張作者的小照,憂鬱的眼晴看著前方。

  初次看這本書的時候,年齡還小,對於書中表達的深層次的悲哀無所體會,只覺得作者描繪的童年生涯是格外的生動有趣。慢慢長大,再次閱讀蕭紅的時候,卻從她那字裡行間讀出了淡然的憂傷。《呼河蘭傳》由幾節故事組成,看似這些故事是零是零落的,形不成完整的線索,但文章始終帶著細膩的抒情。她用一種很散淡的語言來描寫荒涼,「我家是荒涼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種筆調就像有人給她寫的傳記中說到的那樣:這個人的手臂裡有內傷,傷到了骨骼,那骨骼就是給扁鵲看,也已經變色。但是她倒背著雙手。她到門外面去,她說天涼,說風大,說橡樹的紅色葉子落了滿地。

  蕭紅的一生是很不幸的,雖然她被魯迅認為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但她柔弱多病的身軀幾乎承受了那個動蕩時代的全部屈辱和苦難:社會的、民族的和性別的;精神的和肉體的。她在臨終時的留言:「我一生最大的痛苦與不幸,都因為我是個女人。」令人心酸。印像中蕭紅總是在路上漂泊,在戰火紛飛中從中國最北方的城市到中國最南方的城市,她總是在行走,而在行走的路上,過往的、留下的,皆又是最寂寞的風景。

  《呼蘭河傳》寫作的時間跨度很大,在「七七」抗戰爆發時開始醞釀,「八?6?1一三」上海抗戰失敗後開始動筆寫作,直到1940年12月才在香港完成。而這個時期幾乎是蕭紅一生不幸的縮影,她在疾病中還因戰亂顛沛流離;在感情是中深泥淖。她雖被開除出「祖籍」,故鄉也早淪於敵手,但人總是會有一種思返的心理,尤其在對前路深感茫然的時候,這樣的想法愈發的強烈。

  從《呼蘭河傳》的字裡行間我們可以深深地感覺到當時的蕭紅是孤獨、寂寞的。她曾對老朋友白朗這樣說:「未來的遠景已擺在我的面前,我將孤寂、憂鬱以終生!」她渴望著從現實的重負中解脫,而這種解脫恰恰是難以做到的,於是,她便想留守著一方童稚年代的美麗的土地,幻想著遠離喧囂的寧靜。

  但是,作者小時候對於荒涼的記憶像是深深的烙印,存於她的思想中。所以整部小說的基調是深沉的、哀婉的。印像最深的那一段是她寫的跳大神:「跳到了夜靜時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個個都打得漂亮。若趕上一個下雨的夜,就特別悽涼,寡婦可以落淚,鰥夫就起來彷徨。那鼓聲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個迷途的人在夜裡拆說著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著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愛的母親送著她的兒子遠行。又好像是在生離死別,萬分地難捨。人生為了什麼,才有這樣悽涼的夜。」人世間,再多的繁花勝景,終了也難以逃脫最後的悽涼。很平淡的一些句子,卻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悲哀。

  那裡的人們似乎都過著卑瑣平凡的生活:「天黑了就睡覺,天亮了就起來工作。一年四季,春雨冬雪,也不過是隨著季節,穿起棉衣來,脫下單衣地過著。」「老,老了也沒有什麼關係。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吞;走不動了,就癱著。」「病,人吃五糧,誰不生病呢?」死了,哭一場,埋了之後,活著的仍舊過日子。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小說描繪的日子何嘗不是現實生活中的縮影,過去是怎麼來的,未來又會怎麼樣,生或死,都是自然的規律,該發生的事就那麼平靜而自然地發生了,有什麼是不該發生的事呢?人們麻木地生活著,一天又是一天。

  我不知道,作者筆下後園的小倭瓜是不是還在年復一年地開著小黃花,但我卻知道,歲月可以流逝,人會變老,而有些記憶卻永遠都不會走遠。於是我開始嚮往,嚮往著去那片黑土地上走一走,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時空的流轉,也許,在現在與未來的道路上,我們永遠都知道,風景向遠方。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