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茅師公鬥法

2023-10-13 06:05:19 4

 說起茅師公,在江西廣豐一帶無人不知,他就是銅鈸山高山下莊坑人,原名劉如銀。

  劉如銀在茅山學道有成,回到家鄉,走至村裡的大阮壟,就見在田裡插秧人紛紛收工回家。他覺得奇怪,抬頭一望,太陽還高著呢,就好奇地問:「這麼多秧還沒插完,怎麼就收工啊?」村裡人一見是他回來了,說道:「現在下莊坑天天鬧鬼,不到天黑鬼就出來害人,還是早點回家的好,免得路上碰到了鬼!」

  「有這樣的事?」劉如銀想了想說,「你們這麼多活沒做完,先做了再說吧!有鬼由我擋著。」大家聽他這樣一說可高興了,於是就繼續回到田裡幹活。

  過了幾個時辰,秧插完了,肚子也餓了,可太陽還不見下山。村裡人正覺得奇怪,劉如銀來了,笑著說:「現在可以回家了!」等大家回到家,太陽忽地一下不見了,天陡然黑了下來,大家這才知道,是劉如銀暗暗用法術將太陽釣住了不讓落山。

  劉如銀是茅山老道的關門弟子,深得茅山法真傳。村裡人問:「下莊坑出鬼害人,你能不能用茅山法去鎮住它?」「能!」「那好,如果你真的鎮住了那下莊坑的鬼,我們就拜你做銅鈸山的茅師公,怎樣?」劉如銀哈哈大笑:「好!」其實,他早已經摸清,下莊坑的三個巖頭鬼是從福建臨江湖逃來的,每到午後就出來害人性命,他決心為民除害,滅掉這三個妖孽。

  這日,他按茅山法術設了一個驅鬼法堂,叫夫人吳氏找來三根絲線,吊著一口石碓,懸掛在廳堂中央,自己坐在石碓下念咒作法,並囑咐夫人,告訴她如見一股青煙從他嘴中冒出時,就用剪刀剪斷這三根絲線。夫人點頭應承。可當他念咒作法時,夫人卻慌了手腳,她想,如剪斷這三根絲線,石碓不就壓在丈夫頭上了嗎?慌亂中,她只剪斷了中間一根,石碓隨著那股青煙落下。只見那冥冥青煙中三個巖頭鬼現出形來,其中一個當場就被石碓砸死,另外兩個受了傷,爬起來掉頭就跑。

  劉如銀大步追了出去,一直追到下莊坑水口,見二鬼躲進了一個山洞裡,便作起法術,用鋼釘將兩個巖頭鬼釘死在洞中,又在洞口貼上符咒,讓他們永遠不得出來。

  除掉這三個巖頭鬼以後,劉如銀在銅鈸山一帶名聲大振,從此,人人都叫他「茅師公」。茅師公法術高強,為民驅鬼除害治病,聲名遠播。

  看到茅師公如此受人愛戴,相隔不遠的福建浦城官路有位張師公不服氣了,一心要與茅師公比個高低。恰巧,此時張師公的父親生病了,張師公特地把茅師公請來給其父看病。為了試探一下茅師公的法術深淺,張師公別出心裁地說:「家父之病由我們二人各看一半,如何?」茅師公一下沒弄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張師公解釋說,就是分別施法,各治一半身子。茅師公心想,哪有這樣治病的,分明是故意刁難,卻又不甘示弱,於是答應了。

  說來也怪,兩人給張父施法各自診治一半身子,茅師公治的一半全好了,而張師公治的另一半卻越治越壞,最後幾乎不能動彈了。

  這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張師公只得服輸,懇請茅師公給其父診治另一半身子。茅師公說:「你既然不信任我,為何還要請我給令尊治病?」張師公愧疚不已,只有一再說好話。茅師公說:「要我治病可以,但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張師公一聽茅師公鬆了口,喜道:「只要你答應,要多少銀兩隻管說。」茅師公說:「銀兩不要,只要你把隨身所帶的龍角(法器)裝滿穀子就行。」張師公一想,此事太簡單了,不就是這一龍角谷嗎?還裝不下一鬥谷,就滿口答應了。

  於是,茅師公開始施法,把張父另一半身子也給治好了。張師公見狀馬上叫長工開倉裝谷。哪知,開了一倉又一倉,那龍角總裝不滿……原來是茅師公暗中用法術驅使陰兵陰將把他家的穀子運回自己家了。

  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從官路運糧到下莊坑必須經過福建浦城五顯嶺,那嶺頭上有座五顯靈官廟。這夜,五顯靈官見有一隊陰兵陰將在偷運糧食,而且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這麼個偷法,實是罕見,再大的糧倉也會運光,於是,他便施法制止了他們。

  五顯靈官這一出手,那邊的龍角立即就滿了。茅師公掐指一算,知道是五顯靈官在作怪,匆忙收起龍角,離開官路,趕到了浦城五顯嶺。

  五顯靈官見茅師公進廟來找他,假裝什麼也不知道,只顧自己打坐。茅師公見五顯靈官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出得廟門,便暗施法術,將一雙破草鞋丟進了廟堂。五顯靈官一見,知道他是要鬥法,隨即將那破鞋變成新鞋扔出。茅師公一見此招不靈,又將一把破紙傘丟了進去,五顯靈官又將一把新傘扔了出來。兩人就這樣你一來我一去,頻繁試招,可茅師公每出一招,都讓五顯靈官給破了。到最後,茅師公黔驢技窮,明白自己的道行不如五顯靈官,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了。

  茅師公回家後,算到五顯靈官還會找上門來與他鬥法,他知道,要想鬥贏五顯靈官,一定要再拜明師才行,於是他決定去廬山學高深道術。為免驚動五顯靈官,他使了個元神出竅之法,將自己的軀體留在家中,用魂魄去廬山。出門前,他又擔心五顯靈官會將自己的肉身給毀了,於是用紙將門窗糊死,廳堂香几上放置一碗清水,房梁正中掛一張米篩,門前各置一個簸鬥和一鋪竹蓆。一切布置妥當,他才去了廬山。

  果然不出所料,茅師公前腳走,五顯靈官後腳就來到了下莊坑。

  五顯靈官先是來到下莊坑後背山,往下一看,只見下莊坑是一片汪洋,哪有什麼農家。他覺得奇怪,在山上四處尋找,卻找不到下山的路。正當他不知如何是好時,遠遠見一小孩牽頭牛走了過來。五顯靈官變作路人上前問:「孩子,你知不知道茅師公家在什麼地方?」小孩用手往下一指:「那裡就是。」可五顯靈官還是什麼也看不到,於是就拿出一些銀兩給小孩,讓他到茅師公家裡看看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小孩得了銀兩自然高興,回來說:「看到香几上有碗清水……」五顯靈官甚喜,又給小孩銀兩,叫他去把那碗水倒掉。小孩來到茅師公家,把那碗水倒掉後,下莊坑就顯現在了五顯靈官面前。

  五顯靈官來到茅師公家門前,只見一條老虎和一條蟒蛇守在門口,廳堂中間有窩馬蜂。五顯靈官知道這是茅師公施的第二道法術,於是他又叫那小孩進去探看。小孩看過之後說:「門前有簸鬥、竹蓆,廳堂中央掛著米篩。」五顯靈官讓小孩把這些東西都搬走,老虎、蟒蛇和馬蜂也隨之消失。

  五顯靈官搖身變作茅師公的娘舅進了門,茅師公的夫人正在灶房蒸糯米飯準備做酒,五顯靈官笑道:「好香啊!」夫人見娘舅來了十分高興,立即端出一碗糯米飯給他吃。五顯靈官也不客氣,端起碗就吃,問茅師公去了哪裡,夫人說他出遠門了。

  五顯靈官見裡間門縫用紙糊著,就在紙上捅了個小洞朝裡看去,發現茅師公的肉身躺在床上,於是他推門進去,把一口糯米飯噴在了茅師公的身上。轉身叫夫人說:「你說如銀不在家,原來他早死在床上,屍體都生蛆了!」夫人進去一看,大哭起來。五顯靈官說:「人死不能復生,趕緊把屍體火化了吧!」

  夫人見娘舅這樣說,只好照做。

  此時,茅師公正在廬山學法,突然全身火熱灼痛,頓感大事不妙,他急忙趕回家中,可為時已晚。

  茅師公死後就變成了午獠神,對幫助五顯靈官破他法術的小孩一直耿耿於懷,於是趁中午大人忙碌時,見有小孩坐在屋簷底下,午獠神就會懾其魂魄。於是,在廣豐農村,忌諱小孩中午時坐在屋簷底下。

同类文章

奇人王剃頭

 清朝末年,安州最大的袍哥組織當屬博雲堂,博雲堂的龍頭老大是名震江湖的飛刀尚義。   尚義據說原本是個武師,因為善使飛刀,被當時的川戲紅衣班聘請去,專門在連臺大戲《目蓮救母》中表演飛叉和飛刀絕技。尚義身懷絕技,哪裡肯與戲子為伍,暗地裡發誓,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出人頭地。   有一年,尚

順天府尹豔畫風波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貪玩的皇上,太監劉瑾便投其所好,想盡了辦法找出新鮮好玩的來吸引他,贏得了朱厚照的寵愛。劉瑾便藉機把持朝政,網羅黨羽,權勢燻天。但他心裡最明白,他這權力卻也是危如累卵,要是有哪個正直的大臣奏上他一本,再趕上皇帝不高興了,他就得玩完。所以,他就費盡心力,剪除異己。   順天府

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隻白狐狸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隻狐狸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蒼鷹從空中俯衝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

一幅壯錦

1.從前,在一座大山山腳下的茅屋裡,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起生活。老媽媽的壯錦織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織壯錦賣錢過活。   2.這一天,老媽媽在圩上賣完了壯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畫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還有花園、果園、池塘……老媽媽拿著畫愛不釋手,當即就買下了它。

狗吃屎的傳說

黃狗是書香子弟黃太直的書童,事事都替太直張羅,與太直感情深厚。太直得道成仙后,改號為太直真人,於天南山紫霞洞修煉,黃狗則隨主到紫霞洞陪侍左右。一日,真人在黃狗陪同下巡遊山中,見一男子對一女孩施暴,便喝住男子,男子大怒:「何方野人,敢管大仙閒事?」黃狗說:「光天化日之下,強暴民女,該當何罪?

奇緣

劉旺是山東人,從小隨父親學打鐵,十六歲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看到兒子已經長大,劉老鐵匠對劉旺說,出去闖闖吧。聽了父親的話,劉旺就帶上打鐵的傢伙和幾個夥計到河北來了。當時河北北部還算太平,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雖然大宋國已經將很多土地劃給了遼國。   劉旺在遼國打了三年的鐵,有一天,

胤嗣泉與張仙射天狗的傳說

濟南環城公園黑虎泉西側,有眼很不惹人注目的小泉子,叫胤嗣泉。清乾隆間管世銘的《城南諸泉記》中曾介紹道:「越南門橋而東,泉從石罅側出,碣曰『胤嗣泉』,然甚微。」   該泉為何稱為「胤嗣」?原來,建國前在該泉的上面曾有一小廟,廟中供奉的乃是身穿藍袍、五綹長鬚、挾弓持箭給人送子的張仙。該泉在張仙

話說端午「艾」和「粽」

 說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   這天天剛蒙蒙亮,從村子裡走出個二十多歲、手裡提著個竹籃的姑娘。姑娘來到山下四處張望,看到懸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連幾天,姑娘把這座大山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到了第六天,姑娘

端午看望新嫁女

 在浙江富陽的石梯村,有個姑娘叫陳蘭花,不但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還勤勞善良,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這年冬天,陳蘭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凍,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滾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懸崖絕壁,跌落下去還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沒有救了,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跑過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