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堤壩橋(來我家瞧橋)
2023-10-13 16:48:18
湖北橋 瞧湖北
瞧的是這十年的飛躍
瞧的是這十年的發展
瞧的是這十年的變革
湖北17市州的這些橋
各有氣質 各有特色
真是越瞧越美!
武漢
風輕雲淡望江湖 一眼七橋數繽紛
▲
點擊圖片瞧橋
盛夏時節,武漢天氣持續晴好。鳥瞰長江武漢段,7座色彩各異的跨江大橋盡收眼底,宛若彩虹。
襄陽
人民的橋人民建 建橋史上創奇蹟
▲
點擊圖片瞧橋
這座大橋的每一寸筋骨,每一段橋身,都由襄陽人親手建立起來,它溝通了「襄」和「樊」兩個區域,讓「襄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襄陽。
宜昌
貫穿高峽變通途 串聯產業騰飛路
▲
點擊圖片瞧橋
作為三峽移民後續工作的重大項目,秭歸長江大橋連通萬億旅遊經濟長廊,成為湖北旅遊的「黃金橋梁」。
黃石
半城山色半城湖 依託資源謀幸福
▲
點擊圖片瞧橋
因礦興市的黃石,通過產業轉型甩掉「光灰城市」的帽子,打造「山水園林市、最美工業城」。
十堰
問道武當經此橋 道法自然樂逍遙
▲
點擊圖片瞧橋
劍河橋,位於十堰武當山紫霄宮以北的九澗渡上,是鄂西北地區現存歷史最早的石拱橋。古往今來問道武當山者,多過此橋。
荊州
一時兵家地 千古風流城
▲
點擊圖片瞧橋
荊州古城大北門外有一座得勝橋,橋的這頭是三義街,那頭是得勝街。相傳劉吳大軍聯合抗曹,赤壁之戰大破曹操,追至南郡得勝而回,過此橋取名得勝橋。圖為1988年再次重建後的得勝橋。
荊門
重重紅門深似海 道道古橋越百年
▲
點擊圖片瞧橋
明顯陵,位於湖北鍾祥市郊的純德山,於2000年11月底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走過五道御河橋後便可一探明顯陵的恢弘。
鄂州
空中樞紐起飛機 陸上配套跨燕磯
▲
點擊圖片瞧橋
燕磯長江大橋是打造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的綜合配套工程,以及促進武鄂黃黃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工程。項目建成後,從花湖機場到黃岡市區只需15分鐘。
孝感
匯通人間煙火 串聯孝感百味
▲
點擊圖片瞧橋
孝感人記憶中的大天橋,連接了當年孝感最熱鬧的幾個地方,北正街、孝感商場、後湖、一條龍、米酒館……
黃岡
鄂黃二地聯雙帶 長江一水飛百虹
▲
點擊圖片瞧橋
黃岡長江大橋建成後,實現了大別山革命老區——黃岡市與武漢從公路、鐵路及軌道交通方面全方位的「無縫對接」。
鹹寧
湘楚毓秀 宋明遺韻
▲
點擊圖片瞧橋
地以橋名是鹹寧地名的一大特色。有稽可考者,以宋代所建汀泗石拱橋為最早。始建於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橋面兩邊鑲有精雕石欄。
隨州
神韻隨州 一見「鍾」情
▲
點擊圖片瞧橋
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隨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以編鐘為名的編鐘大橋與麻竹高速連接,以清新秀美的姿態喜迎海內外賓客。
恩施
虹橋千步廊 半在水中央
▲
點擊圖片瞧橋
恩施獅子關浮橋被譽為湖北最美漂浮橋,也被稱為廊橋遺夢。開車是可以直接上浮橋的,車過去的時候浮橋飄起打得水面形成一道道的水波紋。
仙桃
舉仙桃天門之力 集兩岸大眾之智
▲
點擊圖片瞧橋
這座大橋的通車改變了仙桃、天門兩岸的交通格局,過去靠輪渡往返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天門
連通水鄉達四方 一腔鄉愁灑大江
▲
點擊圖片瞧橋
1970年5月,第一座橫跨天門河的大橋——天門大橋建成通車,從此,「橋」成為連接這座城市和人民生活的「命脈」。歷經近半個世紀的風雨,該橋被鑑定為危橋。2020年11月,著名楚商、天門老鄉陳東升捐資4000萬元用於天門泰康大橋建設。
潛江
潛江龍蝦美名揚 農民致富能興邦
▲
點擊圖片瞧橋
餐桌上每100隻小龍蝦,就約有7隻產自湖北潛江。每天,滿載著小龍蝦的運輸車從蘆洑大橋開往318國道,送至全國各地。
神農架
華中屋脊尋秘境 凌空駐足穿雲海
▲
點擊圖片瞧橋
神農架飛雲渡是一座橫亙燕子埡壑口上空的全鋼結構的觀景橋,這座鋼橋是亞洲海拔最高的景觀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