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馬的傳說
2023-10-13 08:03:59 2
三國時期,江南有一個山村小鎮叫神馬鎮,鎮裡有一個老木匠。老木匠手藝精湛,做出來的活計精妙絕倫,件件都像工藝品,讓人讚不絕口。老木匠在繁華地段開了一個木匠鋪。因為手藝好又講信用,所以買賣非常興隆。老木匠的活兒太多,幹不過來,就收了一個徒弟,名字叫吳良。吳良是一個苦命孩,父母雙亡,從小無家可歸,到處流浪。老木匠看他可憐,才收他為徒。拿他就像親兒子一樣看待,誠心誠意教他學手藝。吳良心靈手巧,學什麼會什麼,老木匠很高興,決定把所有的手藝都教給他。
吳良漸漸長成了半大小夥子,一晃十七歲了,按約定應該十八歲出徒,可他覺得老木匠的手藝就這麼多了,再學也設什麼了,甚至覺得自己的手藝已經超過師父了。每天聽師父的指揮,太不自由了,再在這裡幹下去會埋沒自己的。於是他向老木匠提出,自己要出徒單幹。老木匠勸他說:「吳良啊,再學一年吧,你的手藝還嫩點兒,出去單幹獨撐一個門面不容易呀。」吳良已是鐵了心,一口咬定非出徒不可,老木匠沒辦法,只好答應了。
吳良對老木匠的話不但不聽反而挺生氣,心想:你說我不能獨撐門面,我非要露上一手,看看咱倆誰的手藝精,誰的買賣好!於是他就在老木匠的對面租了兩間門市房,也開了一個木匠鋪,要和師父對著幹,還要把他頂黃了。他想,只要把師父頂黃了,自己就可獨霸一方,到時候就能大把大把地掙錢了。就這樣吳良和師父較上了勁。為了和師父搶生意,無論幹什麼活兒,他都比師父少要錢,有的活兒甚至不掙錢也幹,真是有點兒不擇手段了。還別說,吳良的買賣幹得還真不錯,只一年光景,老木匠的生意就被他搶走了一大半兒。
吳良的幹法生意場上叫攪局,讓他這麼一攪,老木匠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如果再攪下去,說不定哪天真就關張了。面對徒弟不擇手段的競爭,老木匠就對自己說:看來真得拿出我的絕活了。這個絕活就是做木馬。老木匠做的木馬,跟真馬一樣,能拉車能馱物,還能騎人,馱著三四百斤的貨物,翻山越嶺就跟走平地一般輕鬆,真是太神奇了。木馬一上市,就成了搶手貨,供不應求。老木匠做木馬的消息越傳越遠,百裡開外都有前來定貨的。老木匠的買賣好極了。人們把這種木馬叫神馬,小鎮竟借著木馬的名聲改叫成了神馬鎮。
對面的吳良雖然生意很好,可年底一算帳,卻沒掙到多少錢。為啥呢?因為收費低,他接的活兒就多,活兒一多,就偷工減料,糊弄顧客,過不了幾天,人家就來找他返工重做。這樣一來,就得搭工費料,浪費了不少,自然掙錢就少了。吳良一看師父做木馬掙了大錢,氣壞了,暗罵道:「這老東西!表面待我不錯,可背地裡還留了一手。真壞!就不信我就做不上來,等我做成功了,照樣還頂你!」他是鐵了心和師父過不去了。於是,他也學著做木馬,可他實驗了上百次,還是沒有成功,有心到師父那裡學學吧,又怕師父不教。吳良這個上火呀,牙都愁疼了。他想:看來木馬自己是做不成了,還是老老實實到師父那兒討教討教吧,等我學成了再說。於是吳良一咬牙,決定豁出這張臉去求教師父。他買了很豐厚的禮物,去了師父家。老木匠問他幹啥來了,吳良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說:「師父,先前是我不對,不應該早早出徒,我知道錯了,跟你比我真是太嫩了。你老就原諒我吧,我也想跟師父學學做木馬。」老木匠雖然對他平日的所作所為也很不滿,但他心善,一聽吳良道了歉也認了錯,心腸就軟了。心想:咋說吳良也是孩子,他還是我徒弟,別跟他計較了。我這麼大歲數,也不能再收徒弟了,這手藝可不能帶到棺材裡,怎麼也得傳下去呀,不教他又能教誰呢?想到這兒就說:「本來,我是想把這個絕活傳授給你的,可是你沒等到時候就走了。你現在學也不算晚,其實做木馬也沒啥難的,我活太忙,你拿把尺子,就自己量吧,只要把木馬各個部位的零件尺寸量準了,回去照樣做,就成了。做成之後,你就像吆喝真牲口一樣,一吆喝,木馬就走動了。」
吳良一聽別提多高興了,就拿了一把尺子,把木馬各個部位的零件,一一量好了尺寸,記在本子上。然後他謝過師父,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吳良按照自己測量的尺寸,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開始做了起來,做完一組裝,跟師父做的一模一樣,活靈活現的,跟真的一樣,可精神了。吳良樂得自我欣賞半天,心想,這回我把師父的絕活都學來了,不過我還是要和你比一比,看看誰能勝過誰。美過之後,吳良按照師父的話,對著木馬「得兒駕,得兒駕」地吆喝起來,可木馬卻一動也不動,用鞭子抽也不走。吳良以為尺寸做錯了,就拿出記錄本,一一對照,各個部位的尺寸分毫不差,可它怎麼不走呢?吳良百思不解,沒辦法,只好厚著臉皮又到師父家請教。
老木匠聽了他說的經過,又拿過他的記錄本,仔細一看,毛病找出來了,他說:「孩子,你啥都量了,尺寸也準,可就是沒量心啊,沒量心,你做的再好,那木馬也是不能走的。」老木匠鋪子裡的人,一聽吳良「沒良心」,就七嘴八舌地嘲笑起他來。吳良羞得滿臉通紅,狼狽地溜走了。
就這樣「沒量心」變成了「沒良心」,吳良也臭名遠揚了。
從此,人們不再理睬吳良。吳良在這個小鎮實在呆不下去了,就搬到很遠的地方,再也不敢露面了。
有一天,諸葛孔明帶著兵馬去攻打曹魏,紮營在神馬鎮,發現了這種神奇的木馬,喜歡得不得了,心說:這木馬不吃草不吃料,還不打響鼻不叫喚,不但節省大量兵力,更適合夜間秘密軍事行動。我蜀國要是有了木馬,就等於增加了千軍萬馬呀,何愁打不敗曹軍呢!想到這兒,諸葛亮心情無比振奮,於是,他親自來到老木匠家,熱情地邀請他為蜀軍趕製木馬。老木匠十分敬佩諸葛亮的為人,很願意幫他攻打曹軍,就痛快地答應下來。他說自己有一個徒弟也會做木馬,雖說這小子良心不好,但他一旦被曹軍得到,就會製作木馬幫著魏國攻打蜀國,還望丞相撒出人馬把他找到。諸葛丞相一聽言之有理,於是派出人馬尋找吳良。不多日便把吳良找到。老木匠盡棄前嫌,和吳良齊心協力日夜為蜀軍趕製木馬。諸葛亮根據木馬原理,又設計了木牛。木牛脊背較為寬平,更加適合馱載貨物。後來人們把木馬和木牛合稱為木牛流馬。蜀國自從有了木牛流馬,保障了軍隊的給養,壯大了軍事力量,為此打了很多勝仗。老木匠和吳良立了大功,諸葛丞相拿出很多銀兩獎勵老木匠,讓他頤養天年,還把吳良招到軍中,提拔他當了掌管制造木牛流馬的軍官。
因為老木匠沒有留下姓名,所以史書上就把木牛流馬的發明加在諸葛亮的頭上。還有,儘管後來吳良改邪歸正,為製作木牛流馬出了很大力氣,但「沒良心」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