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抗戰精神奮進新時代(在弘揚抗戰精神中砥礪前行)
2023-10-13 02:54:20 4
傳承抗戰精神奮進新時代?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上午,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傳承抗戰精神奮進新時代?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傳承抗戰精神奮進新時代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上午,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敬獻花籃、肅立默哀寄託著對抗戰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凜然千秋的英雄之氣迴蕩於祖國山河,激蕩於新時代。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正是無數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偉大鬥爭迎來了這山河壯美與大地春色。緬懷革命先烈、重溫抗戰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弘揚抗戰精神,我們當深悟抗戰精神的偉大內涵,沿著中華民族奮勇拼搏的軌跡,不斷汲取幹事創業的精神養分,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把「大義」印刻在民族脊背上,薪火相傳著「同舟共濟」的偉大人格。偉大的抗戰精神匯聚了勇氣、信念和智慧,在新時代創造了「中國速度」和「中國擔當」,凝聚成無往不勝的大國力量。抗戰精神是歷久彌新、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是蓬勃生長於中華兒女血脈的無畏氣概,是流淌奔湧於中華山河的復興偉力。抗戰精神烙印在民族記憶中,高揚著堅韌不屈的時代光芒,無論是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共克時艱的聯防聯控,抗洪搶險陣地戰中共赴前線的中國面孔,還是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的快到驚人的建成速度,都是抗戰精神的歷史意蘊在新時代的延續與生動體現,中華兒女在「千子合抱」的深情厚誼中,用實際行動築起了各民族榮辱與共的「同舟」擔當和「共濟」精神,執衝鋒鋼槍、開頂風之船,頂得住千難萬險,豁得下小我之利,印刻了「慨當以歌」的「大我」,託舉了凜然不可侵犯的「大義」。這種無私無畏的偉大人格彰顯了中國風範,是抗戰精神的鮮明品質,又深化和升華了抗戰精神。
把「國家」鐫刻在光輝旗幟上,薪火相傳著「熱愛家國」的偉大情感。槍林彈雨何足懼,願把熱血灑江天。在這場救亡圖存的抗日戰爭中,中華兒女用決死奮戰的無畏氣概捍衛著國家的尊嚴,用威武不屈的錚錚鐵骨守衛著抗戰的陣地和國家的秘密。黨和國家在他們心中高於一切、重比泰山,生為中國人,死是中國魂。戈壁沙洲的酷寒消磨不了抗戰英雄的愛國之心,烽火狼煙的危險消弭不了抗戰英雄的愛國之情,從伏擊戰到地雷戰,從防禦戰到破襲戰,從持久戰到勝利戰,他們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用最硬實的肩膀扛起了歷史使命。國家和人民就是他們的情感依歸和精神支柱,為了舉國上下的和平,為了天南地北的人民,抗戰英雄們將生死置之度外,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絕不讓一分一釐之地,抗戰精神的每一個分子裡都激蕩著家國情懷,流動著穿越歷史的偉大情感,有著感動時代的豐盈力量,是抗戰精神的豐富內涵。我們當以愛國情感為支撐點,賡續奮鬥在邁向民族復興的大道上。
把「堅韌」銘刻在錚錚鐵骨上,薪火相傳著「百折不撓」的偉大力量。「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時代的律動強音來自錚錚鐵骨的浩然迴響。大戰百團立功勳的左權,與敵周旋五晝夜的楊靖宇,酷刑之下志不移的趙一曼,再到東北義勇軍燃起的抗戰烽火,前赴後繼的抗戰英雄們勇敢堅定地站在了風暴眼,慷慨赴國難,成為疾風吹不垮的勁草、狂風卷不走的頑石,在艱辛曲折的抗戰道路上留下了光輝印記,把堅韌寫在了共紓國難的偉大實踐中。從來就沒有與生俱來的英雄,更沒有從天而降的勝利,無論是平型關大捷還是臺兒莊戰役,所有的勝利都飽嘗過臥薪嘗膽的滋味,都歷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國從落後挨打到奮力抗爭,從頑強拼搏到走向勝利,正是來自這一力量的有力支撐。抗戰精神之所以彌足珍貴,是因為這段苦難歲月集中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堅定立場和不屈意志,雖飽經風霜,卻以「猶有花枝俏」的頑強屹立和倔強綻放迎來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洗刷了外侮入侵的民族恥辱。偉大成就源自偉大實踐,偉大實踐需要功在不舍,抗戰精神引領著中華民族的復興徵程,呼喚著我們一步一印地篤行於發展道路,百折不撓地奮鬥于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將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好。
抗戰歲月雖已遠去,但抗戰精神近在咫尺,革命先烈留下的精神歷久彌新。我們當在這「咫尺之距」中深刻領悟抗戰精神的意蘊內涵,延展精神脈絡,以之為指引,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添足幹勁,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積蓄力量,「戰」出「最力量」,以不朽的業績報效祖國,奮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郭素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