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6大禁忌(過年10大風俗9大禁忌全了解)
2023-10-13 14:57:41 1
快樂·中國年
中國年春節,即中國農曆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春節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除夕的風俗除夕是除舊布新、全家團圓、拜神、祭祀祖先的日子。
家裡大掃除,搞衛生,舊的衣物家具不用的就處理,抹洗家裡的東西、門窗;
大掃除,搞衛生
貼對聯,貼窗花、貼年畫、換新衣;
貼對聯、掛燈籠
有些地方還有用香茅草 柚子葉煮水泡澡的習俗,有深度清潔肌膚、止痛止癢、舒筋活血的功效。
香茅草
拜神,祭祀祖先:這一天在農村是要拜各路神的,也包括燒金紙銀布,祭祀祖先;
拜神,祭祀祖先
有些地方嫁出去的女兒不在娘家拜,在夫家拜,這個是有講究的,說的是怕將娘家的運帶走,所以有哥哥嫂嫂的就很忌諱,有些地方又沒這個說法。
全家團圓-吃年夜飯,北方的包餃子吃餃子,牛羊肉,南方的雞鴨鵝魚豬肉等,各地人員回家團聚一起吃飯喝酒聊天。
吃年夜飯
守歲就是不能太早睡覺,要等下24點,開始放鞭炮和煙花。
有些地方還一個拱齋的儀式,就是守夜到24點,炒好粉絲、腐竹、髮菜、冬菇等煮一鍋「羅漢齋」,供桌上,明天早上初是吃齋日,可吃這些齋菜。
拱齋
初一的風俗■
習俗
開門紅:穿新衣(大紅衣服)開門納喜,燃爆竹「滿堂紅」。
燃爆竹「滿堂紅」
去拜年:過年好!恭喜發財!相互打招呼,問候新年快樂。
去拜年
壓歲錢:到長輩家裡,磕頭拜年,拿壓歲錢。
拿壓歲錢
拜神祈福:一般是到廟裡拜神許願。
初一拜神祈福
吃齋飯:因為「齋」與「災」同音,所以吃齋也就意味著「吃災」,能夠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進而保佑一家人平安順遂。
禁忌
忌掃地扔垃圾:初一不掃地,掃也放一邊,初五才一起倒出去。
初一不掃地
忌往外潑水:水也是財,這天不能潑水倒水,防止把新年財運倒走了。
忌諱吃藥:如果不是大病大災,大年初一講究不要吃藥,期望新的一年健健康康。
忌諱打人罵人:新年講究大吉大利,都說吉利話,祈求賜福納祥保平安。
忌諱打碎碗盤:小孩不小心打碎,也不能發火,連忙說:碎碎平安!歲歲平安!並用紅紙包起來。
忌諱打碎碗盤
初二風俗■
初二講究一迎一吃、一招、一忌,財源滾滾來
迎婿日:回娘家的日子,又叫「迎婿日」,回娘家要攜帶禮物,禮物要成雙成對。有些地方結婚第一年是新女婿,要上門送厚禮,給嶽父嶽母遞茶。
吃開年飯:開年大餐招待客人,寓意大吉大利,富貴滿堂。
祭財神:在民間,有祭財神的傳統習俗,祈求財神保佑,招財進寶,財源滾滾發大財。
禁忌
初二回娘家,不能空手回家,叫稱「回門禮」。而且禮品送「雙」不送「單」,寓意好事成雙。
這天不要洗衣服、倒水,還不能倒垃圾,有垃圾先從外到裡,掃一起。等待破五清理乾淨。
初三風俗■
大年初三習俗赤狗日: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
赤狗,足不出戶
不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初三赤口
豬日:這天是肥豬拱門,不能殺豬。
天慶日: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春節一樣。
初三豬日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
初四風俗習俗■
迎灶神、接火神:家家戶戶的人都要守在家中,準備飯菜迎接灶王爺來清點。
迎灶神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
五路財神
扔窮:正月初四這天要徹底打掃家裡家外,並且還要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初五清理。
禁忌
忌出遠門: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保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
正月不剃頭:不出十五不剪頭髮的。
正月不剃頭
忌打碎器物:打碎器物時要趕緊說一聲「歲(碎)歲(碎)平安」或者「越打越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等等
初五風俗習俗■
破五窮:是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就是指破除過年期間的所有傳統禁忌。送窮神:先破除「五窮」後,接著再把窮神送走。
送窮神
打掃衛生:把室內、室外徹徹底底地清掃一遍,把春節期間積攢的垃圾,統統清理出家門,把家裡整理得乾乾淨淨,漂漂亮亮,將「五窮」徹底清理掉。
打掃衛生,倒垃圾
補充
也有說初五接財神的:正月初五早上,天還蒙蒙亮,就敞開大門,打開窗,喜迎財神進家門,並進行祭拜,祈求新年到,財神到,好事到,財運到,財運亨通。
請財神
初六風俗習俗■
走出家門:做生意的人放鞭炮開市大吉,那普通人就多出去走走,俗話說得好:三六九,朝外走。去公園廣場走走或者趕廟會。
三六九,朝外走
初六這天要吃麵食:代表長長久久,順順利利。
補充
開市日:春節不營業。但到了正月初五初六這一天,恰逢財神生日,開業大吉,財源滾滾。
開市
春耕日:在民間,將正月初五定為牛日,也就是艮牛耕春,那麼初五初六就是春耕日。
正月十五元宵節風俗■
放煙花:助興活動,新一年美好未來的嚮往。
吃元宵:元宵又稱湯圓,有團圓美滿之意。
也有一些地方,這一天很熱鬧,專招待朋友同事其他親友的日子,是春節期間最後一個大日子。
舞獅: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鬧花燈、猜燈謎、燈會、踩高蹺:正月十五這天,各地廟會、公園便紛紛推出賞花燈的活動,屆時天上繁星萬點、地上火樹銀花,人間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非常熱鬧。
走桃花運:元宵節這天單身的朋友利於多走動,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運勢。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在元宵節之夜,很多婦女就會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這樣就能祛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