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鳳凰記載(山海經鳳凰傳1鳳凰來歷與圖騰的精神寄託)
2023-10-12 23:05:21 3
山海經鳳凰記載?「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這是《山海經》中形容「鳳凰」的描述 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是中華文化重要的元素之一,常被人們用來象徵祥瑞,是吉祥和諧的象徵,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山海經鳳凰記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山海經鳳凰記載
「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這是《山海經》中形容「鳳凰」的描述。 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是中華文化重要的元素之一,常被人們用來象徵祥瑞,是吉祥和諧的象徵。
「鳳」和「凰」原指兩種五彩鳥,鳳是鳳鳥,凰則是皇鳥,據《山海經》記載:有五採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鳳和凰為雌雄不同的同一種鳥,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鳳凰、龍、麒麟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隨著歷史的演變,鳳凰和龍的形象一樣,越來越複雜,自秦漢以後,龍逐漸成為帝王的象徵,帝后妃嬪女兒們開始稱鳳後、皇后(凰後),鳳凰的形象也逐漸雌雄不分,整體被「雌」化。
據傳,鳳凰共有五種即五鳳。《小學紺珠》卷十:「鳳象者五,五色而赤者鳳;黃者鵷鶵;青者鸞;紫者鸑鷟,白者鴻鵠」。而《大藏經》記載:「羽嘉生應龍。應龍生鳳凰」,認為鳳凰是應龍後裔。
鳳凰生性格高潔,「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所以就有了鳳棲梧桐、鳳食練實、鳳引醴泉等說法。鳳凰在歷史上、現實生活中,和龍一樣,是人與神之間的一座橋梁。人類藉助於龍、鳳,溝通和大自然的聯繫。龍、鳳同為中華民族兩大圖騰,崇鳳是一種濃厚的民族情結。自古人們就賦予了鳳凰很多美好的特徵:美麗、吉祥、善良、寧靜、有德、自然。
鳳凰是「華貴、偉岸、進取、太平」的象徵,鳳凰自古就是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認為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而風的甲骨文字和鳳的甲骨文相同,即代表具有風的無所不在和靈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為至高至上之意。
而同時鳳凰也是愛情的象徵,鳳能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吉祥,自然也包含了愛情的幸福。鳳有了象徵愛情的涵義。龍鳳呈祥,鳳自古被人們用來祝賀婚姻美滿,比喻夫妻和諧。
北宋年間,流行以贈送鳳釵來定情,而鳳釵是婦女的一種首飾。男女訂婚,女方多以鳳釵贈與男方,以表示自己對男子的忠貞不渝。
鳳凰作為華夏民族的精神圖騰和龍一樣,也是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隨著社會的進步,鳳的象徵意義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人們不再把鳳當作專制皇權的象徵,而是把它當作民族文化的象徵。在距今約六、七千年前的中國原始彩陶文化中,就有鳳形象的雛形。在距今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代青銅器上也出現了鳳紋。以致在以後中國歷代的裝飾藝術中,都創造出許多以鳳為題材的藝術珍品。這些以鳳紋為題材的藝術作品是傳統藝術的代表,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趣味。從龍鳳藝術的角度來看,鳳的藝術形象給人們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與龍一樣,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即可以說,華夏民族也是鳳的傳人。
鳳凰在民間自古就代表著和美、和諧。愛情的忠貞。鳳凰作為一種和諧觀念的精神與物質載體。是建立在巫術與鳥圖騰的結合之上,融合各個時代與不同部落所崇拜的圖騰。鳳凰文化的和諧理念涵蓋了生活的社會與物質生活的方方面面。
先秦時期,鳳凰的圖案出現在權力的象徵玉器和青銅器上,後世又逐步成為皇家獨佔御用的紋飾,出現在各種皇宮建築,使用器物之上,並以禮制和法律的形式予以維護。鳳凰和龍一樣,自古就是我華夏人們的精神寄託,它寄託了自古以來無數華夏人對圖騰的崇拜崇敬。(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