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之所以叫元宵節(唯一一個用食物命名的節日)
2023-10-13 14:41:42 1
在我國很多節日與傳統食物密不可分,比如說我們過年時候必須要家人圍在一起吃餃子,共同守歲。端午節的時候大家都要吃粽子,吃雞蛋。但是卻沒有出現"餃子節"或"粽子節"。只有元宵節是唯一用食物命名的節日。那么元宵節是怎樣命名的呢?這樣的一個"吃貨"節日為何不放假?這與我國悠久的歷史有關,讓小編為大家一一來解釋下。
在道教中,把元宵節稱為"上元節",這一天是農曆中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在漢朝一些信奉道教的皇帝選擇在這一天作為祭祀先祖的日子。並且逐漸將這個節日推廣到民間。漢朝那個時候人們還稱這個節日為"上元節",也沒有賞花燈,吃元宵等節目。那麼智慧的古代勞動人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吃元宵,賞花燈的呢?
在唐朝後期,唐朝陷入了沒落的時期,叛軍攻佔了唐朝大部分的領土,大部分時間處於動亂時期。當時唐肅宗統治時期,在大將郭子儀的率領下終於收復了洛陽長安兩座重要的城市,他十分想獎賞手下浴血奮戰的將士們。但是由於戰爭不斷,國家財政空虛,沒什麼可以賞賜給將士們的。一些搶佔回來庭院也是年久失修,實在是拿不出手。於是他便想找些不同的東西來賞賜給這些將領。皇帝便下旨給這些御廚們,讓他們發明一種新奇的食物。
這個旨意下來後,可難壞了這些御廚們,因為當時的食物不像現在這麼豐富,只有餅,粥等主食。於是御廚們便開會,討論怎樣做出新奇的食物?就在許多大廚都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一位年輕的廚師,突發奇想將糯米磨成面,,裝在笸籮裡面,再放上一些餡。滾成圓滾滾的白面球。煮了之後,竟然挺好吃。這時候,御廚決定這樣的食物一定能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務。於是御廚們便連夜採購了很多原材料,趕製出很多這樣的白麵團,希望這種新奇的白麵團能夠得到皇帝和眾位將領的喜愛。
在上元夜,唐肅宗大設宴席款待郭子儀等眾位將領,在宴席上將一碗碗白麵團端上來。
皇上,群臣和將領從未見過此食物,並且口味香甜可口,便交口稱讚。並且與眼前的圓月相互映襯成。將士們闔家團圓,成為了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郭子儀趁著氣氛正濃時候便提議道"這種麵團還沒有名字,皇帝賜予個名字"。唐肅宗便想了想就稱它為"元宵"。後來這種食物傳到民間,也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從此"上元節"便改為了"元宵節"。
從唐朝開始,雖然李朝歷代都有不同,但是基本每個朝代到了元宵節都會放假。但是為什麼我們現在不放假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自從元宵節這個節日確定後,人們在家中吃元宵,並且出門看花燈,徹底解除宵禁。相當於全面的一場狂歡節。不管是多麼忙碌的商人還是久居深閨的婦人,都會在這一天出門賞花燈。一些待嫁出閣的女子也可以遠遠的看一眼自己未來的夫婿。雖然婚姻大事還是由媒妁之言確定,但是元宵節這天也可以看看子的夫婿。也可以說,元宵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情人節"。
但是自從民國開始,父母包辦的婚姻不再流行,男女都開始自由戀愛,也沒有"宵禁"這樣的說法,人們可以自由的享受"夜生活"。因此元宵節作為一個"情人節"的特性並沒有那麼重要。並且元宵節緊隨在新年這個盛大的節日之後,家人們剛剛在家裡團聚過節,便很難抽出精力過元宵節。
雖然現在我們還保留很多猜燈謎,賞花燈,對對聯等節目,但是在今天這個娛樂較為發達的今天並不被大家所接納。而是作為一個古老的習俗大多保留在我們的腦海中。
小編認為,在今天元宵節沒有假期,也是由歷史的逐漸演化而來。從原來盛大的元宵節,到今天簡化。雖然我們沒有假期,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吃元宵,晚上賞賞花燈,賞明月。各位讀者朋友們,你們在元宵節的時候有什麼獨特的慶祝方式嗎?請在屏幕下方給我留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