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各地區人口一覽表(廣東人口多達一億多)
2023-10-26 10:25:42 3
在廣東地區,對於很多廣東家庭來說,大家都不知道多久沒有打開珠江臺了,究竟是廣東觀眾的口味變了還是珠江臺的味道變了?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曾幾何時,對於廣東人來說,尤其對於廣府人來說,大部分人都是伴隨著珠江臺一起成長,作為省內第一個以粵語發音的頻道,珠江臺往日的輝煌大家是深有體會的,然而在不知不覺當中,它卻逐漸衰落了,逐漸遠離廣東觀眾的視野了,實在讓人感嘆!
隨著2023年的到來,珠江臺也迎來了自己的四十歲生日,在它的前半段播放歷程當中,它有著聊不盡的美好回憶;在它的後半段播放歷程當中,它卻有著道不盡的辛酸;至於它未來的播放之路將會是怎麼樣,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期待呢!
有人說,珠江臺的沒落是敗給了廣東人手上拿著的那一臺手機,這種說法必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這並不是珠江臺沒落的全部原因。
像國內其他兄弟電視臺,它們同樣是在網絡時代生存,但是影響力卻日益增大,比如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那樣,以前很多廣東觀眾聽都沒有聽過這兩家電視臺,但是它們卻在過去十幾年間發展成為全國響噹噹的電視臺。
同樣是受到了網絡的衝擊,但是很多電視臺依然擁有不錯的收視率,與此同時,它們在網上亦擁有很高的點播量,值得一提的是,廣東衛視在全國衛視的排名已經上升到了第七位,為什麼就只有廣東珠江臺不行。
不管廣東衛視多麼厲害也好,但是在大部分廣東觀眾的眼裡,只有珠江臺才是大家心目中唯一的省臺,而廣東衛視似乎並不是播給廣東觀眾看的那樣。
對於珠江臺來說,把它拿來與其他衛視對比既不符合實際同時也沒必要,只要它在廣東地區發揮著與自身地位所匹配的影響力就足以讓廣東觀眾滿意了,可惜的是,它似乎就連這一點都做不到。
廣東擁有1.26億的人口,人口數量與日本和墨西哥相當,把廣東人口放到全世界可以排到了第十位左右,即使不是每一個廣東人都說粵語,但是說粵語的廣東人絕對是主體,更何況很多客家人以及一些潮汕人也懂得聽粵語。
在省臺的影響力之下、在廣東經濟的推動之下、在廣東觀眾的情感寄託之下,珠江臺想再次輝煌起來其實並非不可能,只要用心去創新的話,它依然可以為粵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遙想當年,珠江臺推出了國內第一檔綜藝節目《萬紫千紅》,推出了國內第一部地方自製電視連續劇《蝦球傳》,推出了國內第一部單元劇《萬花筒》,推出了國內首個獨立製作的真人秀節目《生存大挑戰》,推出了國內第一檔流行音樂大賽《85紅棉杯新星歌唱大賽》,引進了國內第一部港劇《大俠霍元甲》。
另外,包括《河畔人家》、《過埠新娘》、《公關小姐》、《冷暖兩心知》、《亂世香港》等自製劇都深得廣東觀眾的喜愛,這些電視劇具有廣東地域特色,充滿著本土文化的氣味,直到現在,很多廣東觀眾還要求珠江臺重播這些劇。
到了本世紀初,珠江臺還有很多值到驕傲的地方,當中包括收視率破40點《外來媳婦本地郎》、王牌新聞節目《今日關注》等等,可惜的是,它們經過了漫長的播出之後,味道早已不像過去那樣子了,尤其是當反反覆覆的廣告出現在廣東觀眾的眼前時,大家也只能無奈地發出「痛啊」的一聲嘆息。
過去二十多年來,珠江臺除了《外來媳婦本地郎》之外,推出的自製劇可以說是屈指可數,它還是一如既往地引起那些早已過氣的「口水劇」,接著經過簡單的配音後便向廣東觀眾播放,對於珠江臺的這些粵語配音,有時候真的不知道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才好。
面對如今的粵語環境,很多廣東觀眾都表示擔憂,大家都是看著珠江臺長大的,相信大家都希望它變得更好,在未來的播放道路上,積極創新是必須要做的,無論是廣告還是配音,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視節目,都需要徹徹底底的改變。